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2014年,哪些被照亮的课堂新象值得铭记?
发布时间:2015-03-16 作者:无 浏览量:3876次

精彩导读:美国阿肯色州2007年年度教师贾斯汀是一名小学教师,他致力于教学生电脑不能做的事。他说,老师的职责不是告诉,而是不断地提问。学生不是一个个等待被各种知识倒满的杯子,而是一盏盏灯笼,期待被点亮。

这一年无需定义,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会与改革有关。

当改革成为这个年代的特征,深处课堂之中的教师不可避免地成为改变者或被改变者。无论是改变者或被改变者,重要的是,我们都身处于改变之中,通过改变让我们的教育变得契合理想。

在这个技术改变教育如此之快的时代,我们的课堂会好吗?这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每一位教师,取决于他们在通往理想课堂方面做了多少改进和努力。参与改变的人多了,我们的教学自然会朝向明亮那方走得更远。

未来已来!你可以拒绝改变,但不能拒绝未来。面向未来的学习,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课堂改革的微观世界里究竟发生着什么?这一年,在聚光灯下有哪些被照亮的课堂新象值得铭记?

新学习时代来临

你相信吗?技术可以重建学习。

当慕课来袭,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当技术打破资源壁垒,连接课堂内外,连接过去和未来,我们看到,基于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正在重建课堂——无处不在的学习场,更多样的学习策略,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游戏化体验学习,创客式自主新形态,这些新技术开始让学习真正成为高度私人化、个性化的事件。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即将来临。

在新技术背景下,被改变的学习趋势将使学生成为风景,教师成为背景,课堂资源的呈现将更加生动,多元交互将更加便捷,学情调查将更加精准。

这一年,《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的发布为我们认识这个全新的学习时代打开了一扇窗。《蓝皮书》指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人的学习就会千姿百态,而技术让我们有了区分、支持和激发每一个不一样的学习者的各种可能性。而《蓝皮书》更想表达的是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学法的问题;它既是教师如何突破自我适应未来的问题,也是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把握明天的问题,更是课程与教学本身如何随时代发展而进化的问题。因此,这样的变革必须系统地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与改革,单方面的局部改进不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教育时代。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纳,未来都会到来,尽管信息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但它在实现个性化学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甚至会瓦解学校存在的形式。所以,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合理地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去帮助、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再转型

当新技术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力量,教师角色转变成为再次被提及的话题。

教师的角色决定着教师的“边界”和“行为”。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性格塑造、好奇心、创造力的引领者,教师的角色将日益呈现为“唤醒者、守望者、互动者”。如果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你还没有在新的角色中找到位置,那么,信息技术背景下,一次不得不面对的角色转型将真正开启。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显示,新技术将促进教师角色转变,课堂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教师需要成为学习主题及其过程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更多的压力不再是了解如何应用不同类型的工具,而是更多地整合诸多教学因素以创设更为真实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新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它还伴生着一场理念的革命。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在这过程中,必然出现两大趋向:一是在教育过程中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育模式,二是教育者本身必须利用信息来强化自己。

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自我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当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和角色转变。

如果缺乏对学生心态的认知,不去点燃、唤醒、激发学习的动力,知识的传输过程就可能成为一种从教师课本到学生笔记之间的机械转换。当教师真正直面所处的时代,站在学生发展的视角审视教与学所面临的挑战的时候,当教师真正从知识的“二传”走向“一传”的时候,我们就将接触到最核心的转变。

“互联网思维”你用了多少

11月21,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下帷幕。这次大会让“互联网思维”成了一个热词。当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当互联网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育因为互联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经济领域,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我们该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教育。

据了解,有九大互联网思维值得关注,即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流量思维。作为教育者,这些思维我们了解了多少,又使用了多少。

比如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对应教育,我们是否已经在我们的思想深处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用户思维让“学生至上”成为共识,让体验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深刻的教育力量。

比如跨界思维,当未来的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趋向融合,如何让这一思维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打破课堂的边界,打破学科边界,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使教学从分科教学逐步走向学科的跨界融合?据了解,在打破课堂边界方面,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跨界课堂,山西泽州一中的无界大课堂,湖南株洲景弘中学的自驾课,都是率先做出探索的领跑者。而在如何在更广泛的领域使用互联网思维,还需要有心的教师去发现和探路。

专家指出,互联网思维有六大特点:民主、平等、分享、个性化、免费和自传播。未来网络越大,世界越小,有关系的地方就是思想诞生之地,就拥有无限可能,这是互联网的意义,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使用九大互联网思维来玩转课堂,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严肃命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开放、共享将成为互联网精神的主题词,作为教师,深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是否具备了互联网精神。有人说,“技术带给教育最核心的是改变的精神。”当越来越多的教师都乐于消费互联网资源的时候,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学会了分享,我们向互联网贡献了多少资源。

向美国年度教师学教学

信息化时代,美国教师又是如何面对未来学习的?当未知的世界扑面而来,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好老师在追求什么样的教学?

20149月,当“美国年度教师中国行”在上海拉开帷幕的时候,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教育对话让中美教师在“好老师”和“好课堂”的标准上找到了共识。

2012年美国年度教师丽贝卡的课堂总是能让孩子们有出其不意的小惊喜。她说,教书最重要的不是学科层面的东西,而是用爱与孩子们建立起一种联系、一种亲密的关系。在她看来,作为教师,她可以无底限地相信自己的学生。

美国阿肯色州2007年年度教师贾斯汀是一名小学教师,他致力于教学生电脑不能做的事。他说,老师的职责不是告诉,而是不断地提问。学生不是一个个等待被各种知识倒满的杯子,而是一盏盏灯笼,期待被点亮。贾斯汀认为,美国课堂的焦点应该转移到创造性、高阶思维、应用问题解决,以及“21世纪技能”,包括合作、创新以及批判性思维上,必须确保学生真正地在这个国家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在这里生存。

戴安是美国堪萨斯州2013年年度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戴安信奉一种基于项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帮助学生锻炼沟通、策划、研究和项目执行等技能的课堂。她希望学生建立起一种对文学、沟通和技术的热爱,但同时了解如何用这种爱和激情助推自己和社区的未来。她说:“我教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教什么,都必须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让有创造性的学习真正发生。”

作为美国罗德岛州2012年年度教师,朱莉•波义耳最喜欢听学生讲这样一句话:“我很好奇……”当一个学生有好奇心时,他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学生都是极好的学习者。我的工作就是协助和指导他们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这些协助和指导包括: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主题和内容、细心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以确保不偏离学习目标、及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情况反馈,等等。

如果向美国年度教师学教学,您会最关注什么?“站在学生的立场”,“读懂学生的故事”,“让教学从学生出发”,这些也许永远是中美教师不可偏离的公约性标准。

“无师课堂”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一种课堂叫“无师课堂”。

在过去的一年里,缘起杜郎口中学的“无师课堂”再一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中国教师报》曾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无师课堂”的大讨论。正像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始终伴随着争议声一样,“无师课堂”的概念一经出现,就备受争议。甚至有人会怀疑,这是不是在玩概念游戏,是不是杜郎口中学制造的吸人眼球的又一个“噱头”。其实对“无师课堂”做盲人摸象式的臆测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在质疑之前能真正走进这样的课堂探个究竟,然后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无师课堂”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发?

关注杜郎口的人都知道,杜郎口经验最初受到关注就是它的“10+35和“0+45模式。当你发现“无师课堂”其实就是杜郎口中学“0+45的另一种说法时,可能就更容易接受这个概念了。

把“无师课堂”理解为一种去师化是一种误读。“无师课堂”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学生高度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正如有专家所分析的,“无师的潜台词是有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前,实际上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无师课堂”并不是“去教师”、不要教师,也不是靠打压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来成就“以学为本”,而是让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放手,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自由。

“无师课堂”可以理解为一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探路,意在佐证:当学生的主体意义被唤醒后,没有人不愿学习,没有人不会学习。当学生在课堂上有真正的合作发生时,所谓无师,即人人为师,所谓“无师课堂”是为了打破一个人的控制。

“无师课堂”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主体性行为,没有人可以替代另一个人去学习,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条件之一,学习不等于必须“从师”,“从师”只是学习的一部分,离开学习就没有教师,但离开教师却仍然会有学习。

“无师课堂”告诉我们,教师就是把学的责任交给学生,把学的能力教给学生。教师应始终围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来提供帮助,让教师真正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人,是平等的学习伙伴。“无师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同角色、同身份、同感知,才能产生更多的教育思考,激荡更多的教育智慧,才能走向课堂灵魂深处,贴近教学真谛。”

杜郎口中学从“无师课堂”再出发,把课堂教学改革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模式教学到“无师课堂”意味着教学的升级,也意味着课改的升级。

台湾台北市语文教师李玉贵说,在课堂上,老师永远是要退居次要地位的,一堂好课,是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这是不是也在说明,“无师课堂”代表着好课堂的一种高度。

重拾学习常识

改革,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中教育方有希望,只有在不断改进中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但是,我们同样要不断提醒自己:在改革的旅程中千万别从一端滑向另一端。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信息技术只是服务性工具,技术规律要服务于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育不能被技术裹挟着前行;无论改革走向哪里,无论环境和技术改变有多少,总有一些是不变的,不变的也许就是那些常识;无论教育的生态环境如何变化,作为教育者,在行动和反思中都不能偏离常识、遗忘常识。

百度解释,所谓常识,即“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那么在教育领域,指向学习的常识有哪些——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讲给别人听。”

“最好的教学,就是在教学发生之前,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最好的成长是错误发生时。”

“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常识是用来的遵循的这些常识你了解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的课堂上你使用了多少。技术是用来服务我们的学习,而不是让技术主导我们的学习;新技术可以改进学习,但它不可能改变的学习的本质。所以,回归常识就是回到了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学的关注。

作为教师,其职责就是唤醒、点燃、激励,然后把美好的事物带进课堂。期待更多的教师能从“伪教学”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真正成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的好教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