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缅怀大师钱钟书
发布时间:2014-12-08 作者:无 浏览量:8118次

编者按:“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被广泛引申到人生、社会、国家,代表着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纠结、冲突与妥协。在钱钟书生活的大部分时代,国人深感陷入“围城”之困,而先生却以其独立思想与独立人格独立于“围城”之外。今天(20141121),先生104周年诞辰,缅怀!

从小就比别人健谈

少年钱钟书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当狂傲、自负,目空一切,有任意臧否人物的狂态,不管对什么人对什么事,他全不在乎。他口才好,骂人也别致,家中又有祖父、伯父护着,养成了这种自高自大的脾气,常常得罪人。为此,父亲特地为他改字“默存”,意思是告诫他缄默无言、存念于心。

但改字“默存”对少年钱钟书来说并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告诫作用。倒是年过半百之后,在“文革”之中,他才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默存”。他自称在小时候自己的嘴笨,与别人口角总是吃败仗,讲不出理,自己气愤不过才发愤练习,终于练就了口才。但他的健谈,恐怕不光得力于他的口才。他过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幽默、尖刻的性格,确实也给予他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很大的帮助。

不听课英语水平却是全校第一

与堂弟钟韩一起入桃坞中学读书时,钱钟书逐渐就喜欢上了英语,而且成绩在班中渐渐名列前茅。但是他从不上英语课,也从不看英语教科书。他迷上了外文原版小说,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而且看得很快很有趣味,每次考试时,他的英语成绩都很好,在班上总是第一。

他在读中学时便阅读了《圣经》、《天演论》等不少的西方文学、哲学原著作品,英文成绩突飞猛进。到了初中三年级,他的中英文成绩高居全校学生之首,明显地高出一般同学许多。连外籍教师也夸奖他的英语地道纯正不夹杂一点中式英语的腔调。

因为英文成绩很好,他在校内颇受器重,老师让他当了班长。但是,钱钟书在某些生活方面确实有点“痴气”盎然。比如,他不分东西南北,一出门就迷失方向;穿鞋子不分左右反正,以前穿布鞋时左右混穿还无所谓,后来到苏州上中学,穿了皮鞋,仍然左右分不清楚地乱穿;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清早起来穿内衣时颠来倒去几次,还会穿反。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班长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立正——,向左看齐——,向右转——。”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乱站乱看,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还莫名其妙。

数学15分却考入清华大学

1929年夏天,钱钟书与钟韩高中毕业,他们一起去报考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看着一道道题竟像读天书似的,几乎全不会做,草草做了几题,不知对错,就交了试卷,结果数学只考了15分。

按照清华大学的录取规定,数学考得这么差,应该说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的。但是他的国文成绩和英文成绩都是特优,英文还得了满分,若按总分他已排到第五十几名。主管录取的老师不敢作主,便把他的成绩报告了当时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罗家伦看到他优异的国文、英文成绩,特别兴奋,赞叹备至,不管清华大学的规定,打破常规,力争录取了钱钟书。

与杨绛的世纪爱情

杨绛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就听说了已是三年级本科生的钱钟书的赫赫大名了。他的名气真大,新生一入校便都会知道他,但他的架子也太大,—般低年级的学生根本不敢冒昧地拜访他。所以,许多新生都觉得他神秘,因此,更想一睹他的风采。1932年春天,在一个风光旖旎的日子,杨绛结识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同乡才子。

初见钱钟书时,他穿着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钱钟书的个子不高,脸相清癯,愈显得瘦小,虽然不算风度“翩翩”,但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在目光中闪烁着机智和桀骜不驯的气质。而站在钱钟书面前的杨绛则显得娇小玲珑、温婉聪慧而又活泼可爱。

两人一见如故,谈起家乡,谈起文学,兴致大增,谈起来才发觉两人确实挺有缘份的。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母亲到钱钟书家中去过,虽然没有见到钱钟书,但现在却又这么巧合地续上“前缘”,这不能不令人相信缘份!而且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又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都与前辈大教育家张骞关系甚为密切。更巧的是钱基博、杨荫杭两人都曾被张骞誉为“江南才子”,都是无锡有名的书香世家,套一句过去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话,真可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当然最大的缘份还在于他们两人文学上的共同爱好与追求,性格上的互相吸引,心灵的默契交融。

“甘于寂寞”,耿直率真

先生是个“甘于寂寞”的人,他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上露面。他的《围城》出版了,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对这位作家比较陌生,想见一见他,都被他谢绝了。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打来电话,希望钱先生答应约个时间,让她来见见这位大作家。钱先生便以特有的幽默语言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文革”期间,某天忽然有部门通知学部要钱钟书去参加国宴。钱钟书道:“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结果先生没有出门。

附:钱钟书先生经典语录(节选)
1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2
、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3
、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4
、有些人,临睡稍一思想,就会失眠;另有些人,清醒时胡思乱想,就会迷迷糊糊地入睡。
5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6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7
、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8
、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9
、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
10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11
、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12
、历史该如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13
、有些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
14
、文凭就好象有亚当夏娃下身那树叶的功用,可以包羞遮丑。自己没有了文凭好象精神上是赤裸裸的,没有了包裹。
15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16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17
、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18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19
、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20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