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高考之数学——“骗分”导引
高考是竞争,考场如赛场。考场答题是在同阅卷人对话,与阅卷人相约,向阅卷人汇报,向阅卷人上书,向阅卷人写信,向阅卷人讨分!赛规一旦确定,运动员只要不犯规,可以“不择手段”地去夺取分数!“骗分”是智者的行为,不等于弄虚作假!
1.“骗分”的目的:得分最大化。所谓“骗分”,就是在一时没有好的思路的情况下,尽可能获得思路;即使没有思路,也能尽可能得到部分分数。
2.“骗分”的书写基础:答题规范。考试的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1)基本要求:在规定的空格内书写,题号不错位,字迹端正,卷面清晰,答错后不要乱涂乱画、打“补丁”等。
(2)基本题要详写,过程较复杂的试题要求能够采点写(大家可以结合平时较正规的模拟试题的评分标准去体会如何采点,对于计算题算对答案很关键)。
(3)对理性思维的考查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在书写过程中能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述,并注意表达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要掌握好某些重要数学方法的实质与模式,不能没有章法。
(4)答点分离,考点分解。所谓答点,就是答案的要点。对客观题来讲,就是简单答案;但对主观题讲,却是解与答的几个“分点”。评分标准就是“分点标准”。因为主观题按“分点”计分,而阅卷人又在按分点判分。“答点”是对“考点”的分解,“答点”实为“得分点”,例如“函数与导数”压轴题第一问:一定是“三步舞曲”:定义域为前提、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最关键。
(5)数学答点,提精串答,逻辑链接。为了使阅卷人能迅速清楚地看到答点,建议数学答案的行文写成“诗行短语”,不要写成大块的“散文段落”。“诗行短语”容易显示“答点”,而“散文大段”容易“淹没”答点。如果一行短语含一个“答点”,那么阅卷人则能一眼看清:他所关心的几个“答点”是否到位!这时,你的短语行数就是他应该给你的分数。
3.骗分的心理基础:调整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考生的心理状态一般分为以下四种:一是考前盲目自信状态,表现为外表看起来很兴奋,有时也好像很沉着,但对考试的困难和复杂性估计不足,相信能轻易取得成绩;二是考前过分紧张状态,表现为对考试兴奋过度,焦急不安等;三是考前信心不足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缺乏信心;四是战斗竞技状态,表现为有良好的考试态度,并力争出好成绩。考前心理准备:(1)动机适中,目标适宜,强化自信;(2)克服考试焦虑,优化情绪状态;(3)讲究学习策略,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4.“骗分”的基本技巧
(1)基本思路:解填空题,直抓结果;小题小解,一望而答;解解答题,分阶而上;解高难题,分割蚕食;准压轴题,大中含小;押后难题,认准方向;能全则全,不全则残;盘算全局,直达顶峰,
(2)惯用“伎俩”:特值法,猜填空题的图形;对称法,猜解答题的最值;极端考虑,执果索因;猜想解题,时空开阔;有空便钻,唯分是拿;考场答题,志在功利。
5.“骗分”的必杀绝技:瞒天过海,答题人与阅卷人的博弈。面对难题,讲究策略,采用“分段得分”。我们可以发现:填空题中的后几题及解答题的后两题中的最后一问基本上都是难题,对于填空题可以采用特殊方法解决,对于解答题也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技巧力争得部分分数:
(1)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2)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阅卷怀疑某考生在答点上“跳步”是为了逃出 “止步”,但按评分标准,也把止步后粘贴的答点给了全分。
(3)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瞒天过海
(4)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既必不可少而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
6.“骗分”的大忌:低级错误,细节决定成败。在使用骗分时应特别注意“伪装”结论必须是正确的,一旦结论错误,马上露出马脚,所有招数失效,分数也会成为泡影。在使用“瞒天过海”之计前,应先从结论入手倒推,确保中间结果每步正确且可逆。另外,如果一个命题长期找不到证明,则很可能是错误的,直觉上的正确可能是由于思维惯性、图形特殊、代入值特殊,不一定普遍适用。此时应先另寻他法,万不得已再“骗分”。在“骗分”中,要把握“少骗”的原则,只对个别“卡住”的地方进行隐瞒,有可能成功;即使被发现,也只扣除“骗分”部分的分数,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得分。由此可见,由于一步卡住而不继续做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如暂时承认中间结论是正确的,继续向下做。尤其不要通篇错误、处处骗分,否则解题过程与标准答案相去万里,阅卷人一定认为是“新方法”而仔细研读,其后果不堪设想。
7.“骗分”的最高境界:不骗分。骗分就是在不会做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发挥自身实力(所谓“超常发挥”),如何尽可能产生思路,如何尽可能将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使阅卷人尽可能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得到应得的分数。“骗分”表面上是“骗”,似乎是一种不正当手段;其实是“巧”,体现了我们解题的综合素质。在平时练习中,无论遇到何种类型的题,请不要应用本文的“骗分”方法,不要养成“偷懒”的习惯,而要用数学方法加以严格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实力,真正学会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最终达到“不骗分”的最高境界。“精彩的骗”,一个精彩的“骗分”手段,往往能使我们惊喜感叹,回味无穷。“骗分”就像魔术,表面看上去十分神奇;但事实上揭开神秘的面纱,只是一些技巧的应用。通过熟练的练习,人人都能成为数学解题的“魔术师”。
我把解答写诗行,要为阅卷帮帮忙;提示行中有答点,考官高兴好解囊。
衷心祝愿同学们数学考试取得好成绩!更期待同学们能享受考试中数学解题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