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肖群忠
中华传统美德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社会和谐都有重要时代价值。在剔除糟粕、不断扬弃的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及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以认识其价值为理论前提。
传统美德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无德不兴。”道德不仅是一种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整合的工具,而且是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软实力。那么,在当代,优秀传统文化或传统美德何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呢?
小康、大同理想是当代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伊始,就提出了中国梦这个得到当代中国人普遍认同的国家、民族发展理想。中国梦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重意蕴。这个梦想不仅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种不懈追求的理想,就是古人长期以来追求的“大同”理想,即求大同与奔小康。“大同”理想和“小康”社会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与群众基础,易于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而中国梦可以说是传统中国社会求大同和奔小康理想的现代发展。因此,将中国梦与大同、小康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将增强人们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凝聚起追梦圆梦的强大力量。
传统忠德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传统忠德虽然有忠于君主之臣德的糟粕成分,但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尽心竭力、利人利公的做人做事态度。“天下为公”即是传统忠德的精髓,它鼓舞着人们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征西、苏武牧羊、花木兰从军、昭君出塞等等,这些先贤事迹之所以为人们耳熟能详并世代传诵,就在于这种忠德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人民幸福安康。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们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传统忠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自觉为国出力、爱国报国,同时,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为它们的兴旺发达尽心竭力。显然,传统忠德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敬于职事的临事态度把中国梦落到实处。“执事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中国古代,“执事敬”即敬业作为起码的社会道德,受到人们广泛遵守。如在政治领域,敬业、不懈于职,不仅是对臣下道德的要求,对于皇帝也如此——作为皇帝,要以谨慎态度对待王事,要主一专心,要勤奋、谨慎地处理政事。在经济领域,要有尊重职业对象的观念,比如,“买卖不成仁义在”,就遵循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经营道德规范。在文化、生活领域,尤其是师德与医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敬业的优良传统。如师德上的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医德上的以医达仁、救死扶伤、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等等。今天,我们提出的中国梦,更需要通过脚踏实地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实现。因此,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传统美德中执事以敬的优秀传统,与时俱进、转化超越,使每个人的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光荣火把。
传统美德是人际和谐、人民幸福的可靠保证
道德不仅包含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它还是一种行为规范,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并对民众的幸福生活起到保障、促进作用。
儒家思想或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以民本为用,它构成伦理与政治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仁爱来说,“仁者爱人”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核心,这奠定了中国伦理的利他主义价值导向。爱不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意志、行动和义务,心中有了爱,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尽义务,关心他、爱护他。亲亲、仁民、爱物,以至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从而达致“民胞物与”。弘扬传统仁德的价值体现在:弘扬爱人之积极情感,可以唤醒我们的道德良知,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从民本来说,民本的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它主张民为国本、本固邦宁,在实践中表现为用利民、养民、富民、教民等手段来进行统治。重民本是中国优良政治传统,是实现天下大治、社会和谐的根本。孔子曾一再希望统治者养民、利民、富民、惠民、教民,博施于民,不仅要在思想上具备这样的德性,而且要在政治上实行仁政,孟子更是强调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对于今天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社会的和谐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即仁爱为情感基础的,也是以执政者怀抱民本思想,执政为民、惠及民生为基础的。可以说,正是传统仁爱思想和民本思想的有力维系,才确保了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绵延不绝。而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正是充分汲取了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和民本思想,才能顺利推进,成功实践。
如果说,仁爱、民本是社会和谐的价值基础的话,那么,公正、诚信等传统道德就是社会有序和民众幸福的保障。“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这些都说明了公正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当然,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仅需要社会安定,公平公正,而且需要诚实守信。正所谓“民无信不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近年来,人民群众深刻感到,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不仅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而且使得消费领域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经常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这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为此,在当代社会,向传统道德致敬,重建公正、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以此确保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幸福安康,刻不容缓。
传统美德是安身立命、养生防病的丰厚滋养
道德的主体是人,人的道德素质和自律是道德发挥作用的主体基础。就个人来说,对传统美德的遵循,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素质,而且当对传统美德的追求成为一种价值信仰时,它就能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以儒家为例。真正的儒者能安贫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安之若素,心安情乐。孔子曾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生活极其贫困,一般人都难以忍受,颜回却非常高兴。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安身立命、淡定从容状态。
那么,道德为什么能让人安身立命呢?这是因为,真正的儒者对道德有坚定的价值信念,他们的行为始终坚持义以为上的价值标准,他们有高度的主体精神和人格力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此可见,清醒而坚强的自我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这样,他们就会获得唯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从而进入一种“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的达观境界。
甚至,儒者们还坚信,道德的修养与坚守不仅有利于他们精神的高贵,而且还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仁者寿”是一种有德者必长寿的价值信念,也是一种以德养生的方法。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成其身。”邵雍也曾经说:“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这些都说明古人十分注重以道德来修养身心,以求得身心健康。事实上,这种处事态度和方法获得了我国传统医学的支持和认可。我国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就已认识到道德高尚的人易于长寿,其《素问》篇说,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名医孙思邈也曾表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人蒙蔽了心智、扭曲了心灵,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充分汲取传统美德的精华,陶冶身心、修身养性,一定会极大地改善身心状态,确保自己安乐无忧。
肖群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美德的继承创新与实现中国梦研究”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