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教育视野>> 文章
我为什么力挺衡水中学
发布时间:2015-10-12 作者:无 浏览量:4590次

叶水涛

编者按:201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透露,衡水中学的纪律比军营还严格:严格规定了各项动作时间,比如,大厕3分钟,小厕1分钟。在他看来,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为了节约时间,保证上课不迟到,有学生和衣而睡整整3年。“教育学者看了痛心疾首,这样能培养出人才来吗?”崔永元反问。

与崔永元的观点不同的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则认为:衡水中学是了不起的。他不认为所有高中学校都应该学衡中模式,但认为衡水中学的经验在许多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关于河北衡水中学和“衡中模式”的是是非非,早已被教育界热议多年,本刊在此如实刊登作者叶水涛的一家之言,希望引起争鸣,或为基础教育深入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我为什么力挺衡水中学

今年元月19日,受东方卫视的邀请,我参与了由崔永元主持的《东方眼》节目,与张文茂校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杨东平教授、《中国青年报》李斌主任共话衡水中学现象。

我并不是衡水中学的代言人,与衡水中学历史上无纠葛,利益上无关联。我并不认为衡水中学所有做法都是对的,但认为衡水中学是了不起的。我不认为所有高中学校都应该学衡中模式,但认为衡水中学的经验在许多方面是值得借鉴的。我不赞成把衡水中学捧到天上去,也不赞成将衡水中学打翻在地,再踩上一脚。

我并不研究衡水中学,不像杨东平教授那样“长期关注和研究超级中学”。我只是好奇——经济欠发达、交通欠便捷地区的一所高中学校何以能够办得这样风生水起,甚至以压倒性的优势独领风骚。在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省会城市集中的形势下,衡水中学何以能够逆袭成功?

任何结果都关联着原因,所有偶然都包含必然。我检索资料,并三次到衡水中学考察。我认为衡水中学的成功在于“以人为本”,以个人前途、家庭期盼和民族命运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唤起青春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学校的教育与管理紧紧扣住三点:1、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生活化和体验化,使之成为学校追求卓越、努力拼搏的永恒动力。2、科学管理的一丝不苟与人文关怀的丝丝入扣相结合,使教师的爱心、职业尊严与学生的责任与理想追求交织成生命成长的传奇。3、教学训练的切实有效,社团及班级活动的丰富多样,使乐观精神、成功体验、阳刚气质融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命发展之中,使之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成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和生命自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认为求证一些碎片化事实的真伪,本身没有太多的价值。论辩双方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攻之曰有,辩之曰无,永远纠缠不清。一所高中学校每年在校生有10000多人,15年来毕业了50000多人,其中有一位学生穿着羽绒服睡觉,以此说明学生没有时间脱衣服睡觉,再由此推论出这所学校是高考集中营。由特例和孤证得出一个极端的结论,这是否妥当呢。指责衡水中学为“高考集中营”,立论有失公允,为人显见刻薄。

对衡水中学最集中的指责是:这所学校制度严密,管理严苛。学生学习负担重,生活节奏快,非常辛苦和劳累。我认为高中教育要分清,哪些严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哪些严是没有必要的,哪些可以有弹性一点,做到刚柔并济,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批评者大多基于对学生的同情,但忽略了衡水中学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基本需求的确保:睡眠的时间和质量,饭菜的营养和可口,人际交往、社团活动和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时间的充分和形式的多样。为确保,所以不免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怎么就非人性呢?一是校园安全,二是学习高效,三是确保休息与睡眠的质量。它合于生物钟的规律,保持思维的积极状态,从知行合一和教学合一的角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品质与学习习惯,这正是教育的人性化,有利而无弊。

衡中时刻在应用积极心理学

四川成都武侯祠有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首要任务是以“立德树人”为指针,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回应学生的心理期盼。高中教育要根据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心理矛盾的积极转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高中教学改革既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更要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

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心理学应用研究的主流逐步由积极心理学取代消极心理学。衡水中学的跑操与欢呼是积极心理学的创造性应用,是在学校教育中扫除无助的沮丧与焦虑的有效手段。

跑操喊口号让青春期高中学生争强好胜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得到充分表达,让自我期许的精神期盼得到回应和激励,让个人融进集体的氛围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教育,有益而无害。康德说:“我总以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高贵的信任感是不无益处的。这种信心焕发了我们一切努力的活力,给予这些努力以更大的推动,它们对于达到真理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的过程是认知、情感、意志共同参与的过程,认知是艰辛的思维探索,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它需要情感的伴随和意志的支撑。教育的目标以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教育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发现的乐趣、创造的意趣和明确的价值导向。所以,将精神激励喻为“洗脑”这是对教育的无知。

高中学习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家长并非愚不可及,送孩子来地狱。老师更不是走火入魔,缺心眼,非要跟学生过不去。冷峻的高考像一座大山,你如何才能翻越,你承认或不承认,考试就在那里,是让考试来迎合你,还是你走近它?

教学和考试的有效到底是得益于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这是衡水中学与一些教育专家的最大分歧之处。口口声声反对应试教育的专家恰恰最迷信应试训练,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长时间、高难度、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便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殊不知,人不是机器和容器,纯粹为应试而进行的单调、机械的强化训练和灌输,超越了人的生理限度,必然激起人的厌恶反抗之情,因此必然不能持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没有学习者思维的积极主动参与,认知建构就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知识学习就不能达到相应效果。没完没了的恫吓、威胁,高压政策、心灵鸡汤之类,只能收效于一时,学生很难将无望而无趣的三年学习生涯捱到头。

衡水中学的学生个个精神饱满、人人意气风发,这是不争的事实。培育学生乐观的进取精神,扫除颓唐的萎靡精神,这便是衡水中学思想教育与精神激励的成功之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关注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师生的人格互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意志力量,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哪一样不是素质教育呢?

教育是包含价值理想的事业

“教育就是生长”。尼采认为,生命的成长、壮大、获得优势、提升和高贵都不是道德或不道德的事,而是力量的增长问题。在尼采看来,提升、促进有利于生命的东西,就是好的。如果以自欺欺人的精神高洁来对抗现实的世界,新造一个应然的幻境,陶醉其间,于是赢得阿Q式的胜利,这是对学生的误导。

那些动不动就声称揭示了本质,把握了规律的学者,他们踞傲地自认拥有正义和公理,却宣传一种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的人生观,并以此来剪裁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生命成长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学生的生命成长只能寓于日常生活,寓于学校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包括各种竞赛与考试,都是教师和学生凭借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自主支配,使自己的意志获得主体性和自由,由此创造着文化并提升生命的品质,同时使生命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与选择性。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的教育。“人的发展”有三个维度。一是自然生命的维度——生命成长各个阶段的自然需要,包括营养、休息、娱乐、学习、交往等。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需求。二是社会生命的维度——切实有效地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创造能力,即联合国社科文组织所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强调投资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家庭或具体的个人而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同样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他的收益期望与社会发展同步。这种期望应该受到赞许和鼓励,民众对于优质教育的期盼正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动力。

教育除了从人的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角度去理解,更要从人自身的精神性角度去理解。教育要养成一种德性,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如何培养人的崇高精神呢?别尔嘉耶夫说:“对精神的认识、对精神自身的认识不可能客体化。对真理的认识就是参与真理,是在真理中的生命。”学生的人性培养和人格培育,必须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赫尔巴特说,一切教学都是教育。

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基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心灵的对话,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道德上的改善,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应该想象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度之上,但却意味着教育者应该有道德的体验,崇高的道德境界生成于生活中的参与、过程中的体验和基于爱心的对真理严肃认真的追求。

教育是包含价值理想的事业。“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把‘自我世界’变成‘属人世界’的过程,也就是把‘自然界’变成‘价值界’的过程。教育正是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使得人的‘认识’具有真正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人作为自然中的一员,他原本具有一切自然生命的属性,人的发展与提升便是不断克服自身先天固有的自然性,实现充分的人性。因此,苟且的生活不是教育应然的生活,怕苦畏难、不求进取不是教育应然的价值。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弱者总是靠相信奇迹求得解放,以为只要他在自己的想象中驱除了敌人就算打败了敌人,他总是对自己的未来,以及自己打算建树,但现在还言之过早的功绩信口吹嘘,因而失去对现实的一切感觉。

在否定之否定中走在改革前列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对衡水中学的批判,折射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现状的不满和期盼,但将种种不满都加诸一所所具体的学校,让它们承担所有过失,这是不公平的。以假想的真实和情绪化的评论引导民意,因果倒置,迁怒于一所所学校,这更无助于教育的改革,也无益于社会的和谐。整垮一所所“超级中学”,并不能赢得素质教育的艳阳高照,并不能满足全社会对教育的热切期盼。

真实的衡水中学到底是什么,理性地评述衡水中学的成败得失,辩证并历史地探讨高中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式,或许这才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

期望专家学者对学校教育多一点温情的理解,倘管而稍严便谓之“集中营”,练而稍多便谓之“魔鬼化”,精神激励谓之“洗脑”,学生跑步也须噤声。学校如何管理,教师如何教书呢?以教育之应然标准去衡量一所所具体的学校,当下大概少有学校能够做到。教育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螺旋式提升的过程,求全责备或操之过急无助于教育理想的践行。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但理想须基于现实,才能引导现实。人总是同时生活在现实和理想双重维度之中。理想有两种,一种是现实关切之理想,一己前程之追求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一种是终极关怀之理想,人自成目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但如果要求所有人只接受一种超越性终极理想,则难免会带来社会的灾难,或使人性失于虚伪。

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无可避免时,教育很难独善其身。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之丰硕不容否认,深化改革攻坚之难更须正视。批判,更要落实于建构。路在脚下,需要群策群力。教育永远是拥有正当性和充满希望的事业,任何时代都会有少数精英超越时代的限制,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的发展,如蔡元培和他的北京大学,陶行知和他的晓庄师范,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衡水中学作为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高中学校,理应面对时代的呼唤,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衡水中学亟需正视自身的不足,虚心听取各种批评意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在否定之否定中走在改革的前列,走向更高更新的境界。

注:来稿有所删减,标题均为编者所加.

文章来源:《现代校长》2015年第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