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理论动态>> 文章
转型课堂:名师的专业发展和引领方向
发布时间:2015-10-26 作者:无 浏览量:3990次

赵才欣

说起课堂,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总体而言,有一句话叫“爱你、恨你不容易”,这大概是目前比较生动的写照。笔者近两年有机会进入不同的课堂听课观察,有人问:听到多少课是“好课”?我说答案真有难度,就看标准是什么。

如果按照当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好课标准”,如引领“新基础教育”的叶澜教授提出的“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课”,或是张民生教授所提出的“有兴趣(动机)、顾差异、重思维(学科思维)、会应用(学以致用)”等标准来看,好课实在是不多。

课堂存在值得重视的问题,往往与课前预设或设计有关。而问题究竟有哪些?这正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

需要直面的课堂现实问题

上海课程改革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不容小觑。但作为一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面对着改革“神经末梢”的课堂,到底是否存在需要重视的、影响改革深化的理念“雾霾”甚至技术“乱象”?这种探索分析,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列举的某些课堂教学现象,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租赁”经验的“无厘头”现象。当前,确实有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涌现了一些典型的经验,有的名气指数还很高,于是乎,大家都去“取经”,将之“租赁”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实践。

但许多教师没有明白他所“租赁”的经验在其生成地是出于什么缘故,没有消化就“无厘头”地搬进自己的课堂中,造成“隔靴搔痒”“药不对症”的情况出现。

唯书唯教的“过设计”现象。不少教师主张教学设计要精细化,这应该不是问题。然而,在课堂落实中,他们往往由于僵化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不顾学生的实际,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如果这种教学设计所形成的教案,只关注教材的知识,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而不先了解学生的基础,不为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留有时空,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唯书”与“唯教”的过度设计。可以说,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课堂中比较普遍。

目标预设的“难落地”现象。上课的核心任务是千方百计地达成教学目标,而其中一个前提是目标需要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结果。

同时也需要明确,目标是一个由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学科目标和单元(课时)目标等组成的体系,具有“顶天立地”的特征:顶天是照顾到教育和培养目标,立地就是单元及课时目标的有限性和实践性。

当前,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在情感态度领域中的普遍问题,就是机械并空泛地将培养目标下嫁为单课的教学目标,使之在课堂中无法达标,难以落地。

技术运用的“虚热闹”现象。大数据时代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之大,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领域中的一道“风景”。需要思考的是,这种被运用的技术即“器”和其内含的知识即“质”之间的关系,两者的融合度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近来,有不少教师简单地将“微视频”作为“微课程”或“微课”:一是缺少作为课程或课的一些基本要素;二是缺少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探究与合作等学习经历,仅仅强调课前的听、看和作业练习;三是注重了重点、难点的“碎片”学习而忽视了整体或系统的把握。

这看似是教学改革,其实,这样的教学“器”与“质”有所失衡,教育教学改革出现被虚化的倾向。

值得关注的课堂转型问题

曾在格致中学听张志敏校长介绍两个材料,其一叫“世界经济生态链”,解释“钱”的流向:其实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了美国等发达国家那里去了;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美国人的劳动形式的差异,前者主要是靠人力和机器劳动,而美国主要靠创造性劳动(注重研究、发展、设计、营销、管理等)。

这两个材料的启发是:如果与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相联系:我们为什么不去培养会创造性劳动的公民?今天的课堂为什么没有与转型的时代要求合拍?这值得深思。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当前的几个转型的特征。

社会转型,创新素养的价值凸显。从社会转型的视角,人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全球化与数字化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社会,这就标志着人类已进入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创新比知识传承更具有推动力,因为现成结论均可在网络上寻找得到。这样的现状,需要教育者重新厘定传承与创新之间、结论与过程之间、智能与动能之间的原有关系,以解决学生在学校教育后能够具有终身发展的素质基础。

社会进入这一时代,云技术、大数据等现象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而言都是同时到来,同时学习,同时享用,具有平等性。有些学校在开展相关实践后甚至还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而教师是“移民”甚至是“难民”,传统的主导地位有了一定的动摇。

知识转型,过程经历的功能发挥。从知识转型的视角看,人类学习正在由“科学(现代)知识型”转入“文化(后现代)知识型”时代,知识性质有了全新的变化:师生所面对教与学的知识,都还是囿于人类一定的认识水准,仅仅表现为一种假设或猜测,并不是充分的、永恒的“真理”。

知识的发展和进步没有最终结论,只是一个个“里程碑”。而教学中,最可贵的目标追求,是师生都敢于对具体的知识质疑发问,在学习讨论的同时,埋下创新追求和欲望的种子。

哪个民族后代更具有这种思维品质,哪个民族就可能成为知识发展进步的未来引领者,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所以,师生只有平等地成为学习共同体,才能促进学生的才智自由发展。

教育转型,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上述两种转型是教育转型的前提和推力,教育尤其是教学只为学生的眼前发展服务,而不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这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终身学习时代和支持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是学力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学力与一般所谓“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还不尽相同,而是指一个人能适应社会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三维素养的集合,是教育范畴中具有内部结构的专业概念。其本质当然是人的能力,但这是有前提的。

按照钟启泉在《现代课程论》中的解释,学力内涵的四个前提:

1.学力是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2.其媒介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通过系统教学而形成;

3.与学习主体的内部条件和侧面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同人的其他能力整体发展有机联系);

4.源于主体侧面(动机、兴趣、意识等)与客体侧面(内容等)的结合统一。

该书还介绍了几位日本学者的“学力结构模型”,如下图1就是广冈亮藏的学力成层结构模型。

这个学力模型表明:人的学力核心是态度,包含开展思维、感受与表达、实践操作等方面,是面对问题自然产生学习的动力;中间是能力,包括对相关要素的理解力和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外围是知识与技能,这是形成这种学力结构的载体。

QQ图片20151026085910.png

课堂是一个教学场,是教师、学生、教材、媒介等基本要素有机组合的时空单元和动态系统。

在这个教学场氛围中,一方面,学生处于“不知——知——不知——知——不知”等无穷循环的感受中;另一方面,教师在不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再到新的“不知”。

所以,新的课堂其实不仅是一个知识场,还是一个情境场和问题场。所以,传统课堂需要转型,其要义可以借下图2来说明。

QQ图片20151026085931.png

根据上述认识,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实施需要关注几个关系。

第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教学目标的多维兼顾;

第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主要是为学生在课堂的生成留出时空;

第三,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主要是要按知识概念转化为情境问题的思想进行设计与实施;

第四,自主与合作的关系,主要是要多创设团队学习与交流互动的氛围;

第五,细节与整体的关系,主要是要关注知识碎片的“串联”和系统建构。而这些要求的实现,还需要名师所积累的一定经验的引领。

课堂改进的名师引领问题

名师的基础首先是“明师”,是对教育教学的通晓。这种通晓包括对课程或学科的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时代要求、对教师岗位的成长规律。

在我看来,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完整的专业成长,一般都会经历浸润、感悟、信仰、思想等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也应该拥有这样完整的发展经历。

浸润是基础,对所从事的岗位有亲身的体验;感悟是提升,对承担的工作有某种道理的领会;信仰是指追求,一旦人和工作岗位相融合,就会有情感上的自觉;而思想是升华,在信仰和追求的基础上,有了一些观点或理念,并可以产生对外辐射的观念价值,从“形而下”走到了“形而上”。

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可以反映在这个进程中,而所谓的名师,是指走到后阶段的教师,因而,对处于前几个阶段的教师就具有引领的作用。从作为高端教师的层次和视角,这种引领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德树人的观念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科素养育人的核心阵地。

好教师眼中首先应该是学生,是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观念主导。这种观念的核心,体现在能把“学科和教师服务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教师在讲台上的主要任务似乎是讲课,似乎是传授,但最不能忘记的是听你讲课和知识传授的对象,即学生。一个学生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就需要按社会公民所需要的素养来塑造,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学校中,课堂是塑造学生社会素养最基本的阵地和渠道,而学科本身具有这种育人的功能。教师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育人责任,以德育德,并善于挖掘任教学科的育人功能,再将之落实于课堂,立德树人的观念才能落地。名师的引领要以观念为核心,这是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作为一位名师,在观念引领的基础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具有独特的眼力和功力,才能够名实相符。

其一,要善于发掘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认清这些内容学与不学的不同之处,从树人的层面来设计落地的教学目标;

其二,要善于辨别“经典经验”的真实品质,是立足于育分还是育人?是否适合学校“租赁”引进?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都需要“拨雾见晴”;

其三,要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将主流价值观有机、无痕地融合于课堂教学中,展现“润物无声”的功夫,从而影响年轻教师。

第二,流派纷呈的风格引领,让课堂成为名师特色诠释的魅力磁场。

一个好的教育教学局面,应该是百花齐放的,这样才能与学生多元智能、差异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需求一致。与有些老教师谈教学,常回忆起上海普教界曾经拥有的一些难忘历史。

比如,新中国刚成立的上海教育界,涌现出了段力佩、吕型伟、赵传家、陆善涛等“十大名校长”,他们不仅在管理上有绝招,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也都有一套。在随后的上海教学界,还出现过名师如潮的局面。

如语文有“四大名旦”,即于漪“情感流畅”的课堂,钱梦龙“三主互动”的课堂,高润华“精雕细刻”的课堂,徐振维“典雅生成”的课堂。这些局面至今仍为一些老教师们所津津乐道。

关于名师教学风格的基本认识,我认为,作为教学风格的特征:一是成熟型、个性化教师的“专利”;二是以文化价值为追求的自然结果;三是本身具有强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这表明了对名师与教学风格相一致的发展轨迹的观点。名师的风采在课堂,课堂的魅力是风格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但这种课堂风格一定是多彩的。

第三,以生为本的策略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生成的鲜活舞台。

《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习什么》一书中提到,芬兰教育成功有几条有关“少即是多”的“悖论”:教得越少,学得越多;考试越少,学得越多;越多元,越平等。而该国的教育优势就在于教师。

芬兰教师的工作量仅仅是美国教师的56%,但芬兰学生的PISA成绩大大高于美国学生。芬兰教师的特质是什么?

一是教师就是研究人员,在培训中注重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的整合;二是善于反思教学,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学;三是关注学生的专业要求,如重视塑造学生人格与认知发展的责任、个性化教学与创意教学的能力等。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理念、课堂理念。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讲究有效的操作策略,而名师往往是这类策略的创造者或完善者。

赵才欣: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文章来源:《现代教学》2015年第七期AB合刊《名师课堂教学专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