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不选生物,对未来都很重要
杨振峰
选择生物不仅仅是因为简单
还记得我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曾跟我们讲,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这句话就这样一直说了有快三十年了。一方面,这说明大家看好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另一方面从生命科学的学科定位而言。
如今我们已进入21世纪,然而生命科学在我们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仍然偏弱。同时,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支柱产业方面,生命科学所起作用和所占比重不大。
纵观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对生命科学教学的重视远超于我们国家。美国将整个生命科学置于自然科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认为生命科学在推动国家经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人类关注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等问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生物和人类未来发展有关。很多看似不相关的科学领域,其实都是生物学在发挥着作用。
今天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一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另一种是物质内在的能量,如我们所利用的核能等。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是如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能源。但我们在关注生物与人类未来方面的思考尚且不足。
而现在生物学已迈入一个综合性的全新平台,进入了分子领域。微观上称为分子水平发展,宏观上称为生态学发展。分子水平发展是在利用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我们应该以何种学习态度对待生物,学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如何?
学好生物学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健康人,成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我调适的人。即使学生不从事生物相关专业工作,一旦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从自身生活来说也应关注健康,这就又是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将生物学视为终身职业。我们可以把生物学作为直接就业的手段来对待,也可以把它作为基础学科来对待,为其他相关的学科提供一定基础。
学习生物学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第一,生物学在科研上突破是很容易的;
第二,作为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医学、药学、农学、畜牧业等这些都是密切相关的;
第三,改善自身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生活品质;
第四,作为基础学科,对于新兴行业的出现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生命科学的普及以及在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国民的科学素养。国民的科学素养越高,社会文明程度就会越高。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地学等。
美国生命科学在课时结构和整个课程体系中,都占很大比重。而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生命科学关注度不高,导致一定的缺失,目前中国缺失大量的生物学方面的基础性人才,反过来造成了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生物不靠死记硬背而是综合性学科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因此,我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应该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置于该学科体系中,关注生命的存在和健康发展与生物学的关系,实现人与学科的互动。要实现这一互动,就需要通过了解生物学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健康的生活。用生物学来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才是最为合理的方法。
第二,将人置于学科中来定位思考。利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地球这个大的生物圈中所有物种和谐共存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
第三,我认为应发挥生物学工具性价值作用。我们利用生态学原理改善自然环境,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关注大分子物质与人的生物体功能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为物种的丰富服务。
这些都是生物学工具性价值作用的表现。这其中存在着产业价值,这一产业价值目前趋于活跃,例如上海张江的医药园区。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人置于学科中进行思考。
人与学科关系的第一点就是关注生命各方面的存在;第二是促进地球上生物的和谐生存;第三是发挥生物学科的工具性价值,使我们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组合。
因此,生物学真的很重要。
四个方面改变生物学习
第一,我们需要改变教学。
生物学首先应该定位于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开展教学。而自然科学的很多原理与基本规律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推断和领悟。在自然科学体系中思考生命科学的教学。
第二,自然科学是一种实验性科学。
要增加大量实验性科学的内容。同时,我们要有效地开发出适合中学生的并具有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也可以跨学科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是一门有生命力的学科。
第三,我们要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生物学发展非常之快,很多概念不断更新。这里所谓的核心概念是指那些对于未来发展和学科体系形成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核心概念的教学要通过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建构,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和自己的探索、体验逐渐形成。
我们教给学生的核心概念是经过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并能够支撑起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对核心概念进行发展性判断,使学生看到这些概念的丰富性。
第四,在中学阶段,生物学教学要关注生物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形成。
生物学基本思想方法是建立在超越物理化学以外的特有的学科思想方法。要形成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体系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该要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决策、个人和社会思维方面可以利用这些思想来应对解决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要重视这四个方面。
从整个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来看,我觉得要实现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对话。如今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包含了大量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使基础教育得到有效地互动互补与支撑。
基础教育要关注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点。现在的生命科学不应该简单的停留于描述状态,而是应该与将物理化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
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在物理化学等知识的不足,也可以唤醒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方面,需要注重挖掘生物学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认知距离感。这是我们学科体系未来转变的发展方向。
杨振峰:理学学士、教育博士,特级教师,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上海市人民教育督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