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
一、语文教学不是为了把学生都培养成和我们一样的人
课程改革以来,我经常参加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讨论和审议,有一个很突出的感受是,每一个学科的专家都对自己的学科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这固然可以推动专家们把自己学科的事情做得更好,但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大家都争相把学生培养成自己这一学科的专业人士。
去年,我曾连续在一个班里听了三节课,授课的都是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但听完之后,我陷入深思:如此一节一节的好课背后,留给了学生太多的期待。从课堂设计、问题讨论到作业训练,每一位老师都希望班上的同学将来能成为自己这一学科的专家,未来都报考自己所教的专业......也正因为他们太爱自己的学科,太爱自己的学生,于是,教学的标准在不断拔高,学科的专业性在不断增强,而学生的负担也就悄然不断地增加。
近两年,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编订和教材的编写,一直有些不同的声音,归纳起来,基本是关于语文的定位--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到底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还是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或语言学者,这是设计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时首先要搞清楚的。
如果我们不是站在塑造不同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各类人才的立场上思考,就很容易陷入学科主义,甚至会因为定位模糊而弄不清真正的教学目标。
说白了,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当然也包括语文课标和语文教材,不要总是把眼睛盯在培养未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上、培养语言文学的专家上;而数学老师也不要给自己过于专业的使命,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长为数学家,甚至,连是不是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都可以商量。单就这一点而言,在校园里,我们的音乐、美术、劳技、体育等学科的老师们,可能更加明智或者心态更加平和一些,他们在专业追求上的淡定,反倒给了孩子们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就我所知,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课程修组接到了大量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甚至可以说是海量的信息。许多建议很有价值,也已经在修订中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只要认真审视和梳理一下这些蜂拥而来的信息,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量的建议似乎都是在为课程标准做加法。表现在语文学科方面,要求增加经典的呼声最为强烈,有些人士恨不得把四库全书都搬到语文课堂上才过瘾。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专家总喜欢把自己对学科的热爱等同于学生的热爱,并进而喜欢把自己的热爱强加给学生--一句话,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这样一件事情:把学生培养成和我们一样的人!
毫无疑问,这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学生的灾难常常就来自于我们这些专家的好心和对自己学科的热爱。我们忘记了,只有多样化生存才能保证这个世界的生机与活力,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复制我们!
其实,相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非常强调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有兴趣、有条件、愿意在文言文、传统文化方面多投入精力和时间,将来从事"国学"研究,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作为课程标准,其设计必须考虑全体国民的生活需要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既要让学生能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要考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生的时间是个常数,而要学的新东西很多,因此,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分量就必须科学得当。我们必须为那些将来不从事语言文学研究的孩子留有余地。不能够把他们全都拴在语文上,要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可以接触他们喜欢的其他领域。
因此,本次修订尽管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调整不多,但我们从微调里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导向: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学生朝着文学家的方向发展,因而,有些篇目完全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避免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得如同自己一样,其中还有规避学生成长风险的原因。在我过去曾经工作的一所学校里,由于一位杰出的化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结果班上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竞有接近80%的同学选择了与化学有关系的专业。无需调查研究,我们即可知道,在这样一个常态的班级里,不可能有如此多的学生适合从事化学领域的研究,只是他们太热爱自己的化学老师而爱屋及乌罢了。可以推想,如果我们不从中干预.让学生再沉下心来想一想,在爱老师和爱化学方面加以区分,同学们一旦进入了有一天没有了他们心爱的老师的化学领域,肯定会有相当的学生后悔莫及。尽管这里说的是学化学,其实.语文教学也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发生。
我在山东高密一中工作期间,就让已经属行政班管理的学生可以选择任课教师以外的老师做自己的导师。现在,我们又在学生中推行"三导师制",甚至我们还为许多班级配备了外教作为助理班主任,不知情的人们也许会以为这是别出心裁,甚至会以为是出风头,其实,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尽可能多地听一些"另类"的声音,有一些多维的指导,让他们在接触多样性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甚至学会批判。如果每一个班的学生都只从班主任那里接受和吸收信息,甚至他们一个个都像是
语文要更加语文化,语文要轻装上阵,不再负重前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如果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真的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也就足够了。
二、语文教学要学会等待
一位亲戚告诉我,他曾带着刚过一岁半的孩子走亲戚,结果在亲戚那儿遭遇到一批孩子的"姥姥"。不幸的是,一岁半的孩子叫"姥姥"时吐字不清,而姥姥们却渴望孩子能够及早地叫自己一声,于是便轮番轰炸式地教孩子学说"姥姥",十几天下来,把孩子都给教傻了,不但没有教会孩子叫"姥姥",反给孩子留下了一个坏心情--见到这些热心肠的姥姥们就皱眉头甚至哭闹。
其实,这个孩子还没到能够清楚地叫"姥姥"的年龄,他的发育状况、思维能力、认识水平,不过刚学会"爸爸"妈妈"和一些更为简单的字词罢了,如果我们一定要他学习超越他年龄和能力所及的东西,对他来说,这种学习就是一场灾难。要想让他学会清楚地表达"姥姥"的读音,我们无需更多地努力,只要从容淡定,学会等待,春天到了,花朵自然就会开放。
本次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在特定的年级发现了一些类似不该难为孩子的学习内容。譬如,我们到底应该把写作放在哪一个年级开始?有老师来信建议要把习作的起始年级下放,认为越早开始习作,越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建议,在我看来,就和那些希望小娃娃尽快叫出"姥姥"的行为差不多。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修订,尽量避免了类似的"姥姥"行为,在一年级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删去了"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要求,降低了学话的难度;第四学段"口语交际"目标"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之类,明显要求过高,本次修订,改为"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修订,都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有一个体会,只有孩子们目标高远,才不至于为一时一事所困扰,眼前的分段目标才变得更有意义。同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孩子对眼前的具体内容的学习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与未来联系起来。而且,作为教学本身,也应当把眼前的具体教学工作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发展目标。譬如,当阅读教学的目标盯住未来学生终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盯住孩子们的终身学习时,我们再去研究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居高临下、水到渠成。反之,我们时时处处围绕着那些细枝末节的训练点教语文、学语文,势必把学生搞得头昏脑涨,兴味索然--而一旦兴趣没有了,其实就什么也没有了。
但是,我们许多教材的编写者却并没有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或者说,没有很好领会这一设计思想,将有些能力要求局限在特定年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没有学生螺旋式上升的内化过程,更没有为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留下暂时落后、延迟发展的余地,于是后进生在我们不科学的设计中产生,教育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失败。其实,这些不良的后果不是因为老师,更不是因为学生,而是因为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是因为我们没有等待的耐心和等待的智慧。
还有,每一位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不一样,肯定也应该表现在语文学习上。有的孩子说的能力特别突出,于是,因为说的积累,也因为说的优势,说的自信,带动了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的孩子则是以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大量的涵泳和感悟,让他们充满了书香诗情;有的孩子以写作带动阅读,写作的重压把他们逼向了读书,反倒也让孩子们浸染得文质彬彬。如此说来,如果我们希望每一位不同的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以同一个进度学同样的内容,甚至运用同样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标,可能就很容易伤害这些不一样的孩子,当然,也就伤害了语文教学。
当一个孩子暂时还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切不可拔苗助长,也不要灰心丧气,更不可疾言厉色。因为,语文素养的提升确买不是一条直线,也不会按照我们预设的台阶,它甚至在一定时间里看不到任何进步,没有一点点起色,但潜在的积累正在悄悄发生,我们可能突然在某一天发现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正如陶渊明所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如果我们过于急躁,就有可能在这种变化到来之前,扼杀了孩子们成长的可能。
一个孩子犯错误了,他往往需要时间反思,甚至需要一些经历和体验帮助他认识自己。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词典里,却只是"趁热打铁",而没有"温火慢炖"。于是,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成长往往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道。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并不完全同意"树大自直"的说法,但是许多时候,时间确实是教育的绝佳伙伴。如果我们能够把握时间的节奏,在适当的时候实施适合的教育,也许比火烧火燎的风格更为有效。所谓鼓励先进、允许落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语文教学是推动、顺应时代进步还是选择回避
本次修订工作,将课程标准"前言"中的第一句话"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表述作了修改。参考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的表述,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几个字的增加,内涵大有不同。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甚至一直在回避现实,包括规定不允许网络语言进入学生作文等。其实,有些网络语言真的很有魅力、甚至极有表现力,进不进文章完全可以随作者的便;我们是不是能够读懂,是不是认可,又是我们读者的权力。如果我们遇到那些令人拍案的文字,何必还要再去斟酌甚至打探一下是否是网络语言?只要我们吃到的是新鲜和美味的鸡蛋,又何必管是什么鸡下的?
多元化、多样性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孩子们希望在语文课堂上对接世界,阅读世界。因此.尽管我们学习的是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我们完全应该利用母语的桥梁,把孩子们送往更宽广和多元的天地去接触代表世界普适价值的文化宝藏。这样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才可能既具民族情怀,又有世界眼光!
其实,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也存在一个多元理解的问题。当重新梳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时,我们忽然发现,那些支撑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远远不是一个儒家思想可以担当的。而我们的语文课程似乎仍在过去的认知高度徘徊,我们甚至在推荐书目里也很难找至儒家之外的作品。事实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各家都有着许多值得孩子们接触、了解甚至学习的精华。儒家一统,既不尊重历史,也不合时宜,更无法面向未来。即便对儒家的理解,我们也完全可以把目光放开。
"躲进小楼成一统"历来是知识分子比较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对社会保持着高度警惕,我们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常常带有天然的审慎态度.这是很理性的态度,也算得上是科学的态度。但是,这种态度却有可能让我们不假思索地排斥一些不该排斥的东西,拒绝一些于我们十分有益的东西,于是我们也很容易丧失一些机会。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拿起过去曾经有用的武器。其实,这些在过去屡屡奏效的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目前处于决策层面的人们,往往都是一些成功人士。然而,成功往往也给我们带来了相应的继续成功的阻力,我们常常也会固执地认为,我们借之成功的东西,也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应对未来。其实,事实已经不是这样。
在本次课标修订中,适当增加了儒家以外的作品,在初中部分增加了《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儒家作品中,增加了《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因为真正的民本思想,"仁政"治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实是孟子的贡献,始终盯着孑子一个人的作品做文章,着实有着很大的风险。希望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在日常语文教学的实施中,能够有更大的突破,更好的创新。
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最后一节,"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改为"积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使用新的媒体、新的手段丰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合理使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在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体现这一原则,渗透这一精神,却任重道远,或者说,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短信、网络、微博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是站在高处与他们对话,我们就必然失去引领者的地位。
美国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同样重视对学生进行现代语文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为接受21世纪的挑战,学生需具备各种交际技能,这些技能长期帮助我们习得一些应对信息与媒体世界所必需的新能力。为应对未来,学生需具备收集、理解、评估、综合、汇总以及通过各种新旧媒体创造大容量大范围印刷和非印刷文体的能力。随着研究、消费和创造媒介的需求纳入现代各种课程,他们将相关技能和理解力也纳入整个标准,而不是分别对待。在标准的附录中,他们甚至还在示范性阅读课文中有选择地列出了样本传媒文件的网站链接,以支持他们的一个观点:可以同时用印刷和网络资料来增强学生的理解。
四、批判思维的培养需要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
做语文教师的时候,一直为教材中所选的一些文章所苦恼。有些文章既不适合孩子学习,也
其实,除了极少名篇以外,大部分文章被选入教材往往只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或因为文章主旨,或因为作者的地位,或因为题材体裁。如果我们对入选的所有文章不加分析,希望学生面面俱到地全面欣赏借鉴,这已经成为与培养当代公民的目标相背离乃至冲突的做法。
即使在今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在教材选文上已经有了许多改观,课文形态已经走向多元.有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如果让我们选择自己最为欣赏的文章,也很难找到一好百好的经典。
不要把课文奉若神明,学会以平视的眼光看待课文,好处说好,平庸处也不回避,有问题的地方允许学生表达一己之见,这才是解放语文教学,解放语文教师,解放语文教材,也解放学生的正确态度。
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曾经听到一个真实的笑话,说是有一位教师讲秦牧的散文《土地》,文童中有这样两句话,"骑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课堂上,有一位同学问老师:"既然是一匹野马,怎么还有缰绳呢?"毫无思想准备的老师一时张口结舌,支支吾吾,最后很不耐烦地说:"你如此钻牛角尖儿,不是真正学习语文的态度!"其实,重要的远不止是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可怕的是孩子们没有了质疑、批判、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目前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他们大量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需要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信息。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不同意见,我们都必须作出适当的评价。在未来的社会里,如果离开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就很可能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谎言所误导。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去主动担负起培养孩子这一重要素养的任务,我们就必然给自己留下重大的教育缺憾,给孩子留下重大的人生缺憾,给民族留下重大的公民素质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