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落尽显本色--学习名师课例有感
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2012年散文教学名家大讲堂“的培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朱震国、王君及我们浙江杭州、宁波的一些新秀们为我们奉上了丰盛的佳肴,在这灿烂的春天,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如此斑斓多姿。回到我自己的课堂里,我竟觉得自己的心情娟然如拭,我时时想起他们的教学,他们的课堂,到现在我还意犹未尽。黄厚江老师说: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来展开教学。这话给我以深刻的启迪,是的,语文课堂要高效,必须弃之“浮华”,追求本色,否则“高效”只是空论。“浮华落尽显本色”,我把自己最近的几点思考归结如下:
一、语文课堂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
听、说、读、写,似乎好久没听到这四个字了,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不乏热闹的课,煽情的课,幽默的课,表演的课,可是大家不再提那四个字,也许是以前提得太多,也许是它太陈旧了,反正我是很久没听到过了。这次是听余映潮老先生讲的,讲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他说:语文课就是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否则到了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会很吃力;凡是热闹到底的课都不是好课,学生没有思考的环境和时间。。。。。。我听之如醍醐灌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有犹豫,有彷徨,常常在教学构思中追求课的新颖,总想上出一点新意,欲得好评。因为“新颖”、“新意”似乎是现在评课的一项重要标准,一节课要上得出彩,要符合教研员及一些所谓专家的口味,委实不容易。这些人都见多识广,听过的课不下千百次,所以老师们在上公开课时往往在“异”字上下功夫,而忘记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不管课堂教学怎么改革,时代怎么改变,我们怎能忘了语文课的根本!再听听看看那些名师、特级教师的课,无一不在一丝不苟地履行着、渗透着这四个字。余映潮老师执教《行道树》一课,首先出示了学习方法: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说说对行道树的观察、发现和感受;朗读自己“缩微”的《行道树》,并背诵;以“我是一株行道树”为话题,发挥想象写百字以内的演说词,等等。教学过程朴实无华,都围绕着听、说、读、写来进行,余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生动,严肃中透着活泼、幽默,点拨、点评都非常到位。比如,学生在朗诵自己的作品时,余老师有这样的点评:你是一棵充满青春活力的树,但你只能立在马路的一旁(大家笑。因为学生刚才误把一棵树说成立在路的两旁);你是一棵有豪气、有激情的行道树;你是一棵深沉的树,你在思考;你是一棵秀气的行道树,心中有说不完的话(学生发言较长);你是一棵文气的树,你的语言组织得很好,谢谢!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引领着,走进语文的训练天地。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点儿花花架子,甚至连PPT几乎都是白底黑字,这课堂自然、朴实、有效,有着另类的“热闹”:学生发言积极,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有站起来发言的机会;所有的学生都在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容量非常大,训练环节环环紧扣,有条不紊。我觉得他把课堂的有效性已经发挥到极致。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收获颇丰,这篇文章是学生学过的,学过的课文再来欣赏,学生在课堂中,从结构、手法、名言警句、思想内容、精彩片段等方面入手,深入理解这篇借物喻人的哲理散文,初步学会了欣赏美文的一些方法,进行了语言积累和能力训练。
北京来的王君老师执教《老王》一课,一上课就对学生进行读、写、说的训练:在课堂上预习字词,要求边读边抄写,动口,动脑,动手,把它记下来。抄完后再选词说话,每个人都要说话,“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上海的特级教师朱震国展示的《白色方糖》,学生分成甲乙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再向老师发问,巧妙地带领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演读等朗读训练贯穿于整个课堂,特别是朱老师的朗读,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引领大家走进语文的感性中,品味“爱”的情感;最后朱老师说文章还少了结尾,请大家根据老师出示的三个问题来给文章续上结尾,对学生进行了写的训练。整个课堂不着痕迹,没有任何预设,学生在自然、轻松、愉悦中学了“爱”的一课,堪称完美。正如朱老师所说:真正的精彩不在于你,而在于学生。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课的主旋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
二、语文课堂离不开个性化教学设计
余映潮老师上《云南的歌会》一课,他设计的大环节是:漫说课中之最(同桌间可交流看法);精读“山路漫歌”片段(描写艺术欣赏);总结《云南的歌会》之美。听课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跟着余老师品味到沈从文的美笔美景,可是课后回味这课,却有点惊讶,一篇课文可以有很多内容教师不提及吗?末尾一大段“村寨传歌”除了开头学生在“漫说课文之最”时稍有提及,接下来的课中余老师似乎把这一大段内容给舍去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描写艺术欣赏”,精读了“山路漫歌”这一段。他这节课的设计,大胆的取舍是我从未领略过的,可是你不得不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教给学生很多欣赏的方法,并进行了当堂训练,欣赏的“味道”相信学生和在座的其他人都品尝到了,都心领神会了,这就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吧。以前“同课异构”不是没听过,但是没有谁敢这样来处理教材。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很多很多,要想全都传授,不可能实现,其实也没必要;要想传授得多一些,说不定效果会适得其反。知道语文课只有45分钟,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精简目标,但在教学设计中往往难以取舍,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总是扩大课堂容量,尽量把目标设置得自认为完美无缺,殊不知,就因为这样,往往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蜻蜓点水,不能挖掘到学生思想深处的泉眼,常常草草收场,留下遗憾。我学着余老师的上法,给我的学生也这样上了《云南的歌会》,请我们学校的老师来听评,发现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教学设计的独特性太重要了!),也许平时给他们思辨的时间实在太少,这节课让听课的老师称赞不已,说学生的水平真不一般,但对我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质疑(他们没有听过余老师的课),我对他们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也许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再大众化了,大家平时在做的,一下子改变了,是有点难以接受。但是我还是欣赏朱振国老师的那句:真正的精彩不在于你,而在于学生。我也佩服余映潮老师对教材的大胆处理和个性化创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上出一堂个性化的语文课呢?这是我听了名家的课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获得的又一点体会。也许以前也曾意识到过这一点,但心里总有不甘,总觉得教给学生的还远远不够,总怕留下遗憾,结果是越这样“贪心”就越缺憾多多。现在我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堂只能选一两个角度来设置合适的目标,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切忌贪心,否则目标难以实现,或者实现了也只是表面功夫,不能深刻,不能训练到位。在评课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学生在这节课上得到了什么 ,收获怎样(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说话),而不要去指责这个老师什么什么没有讲到,什么目标没达到,也许你认为该达到的目标,他的设计中根本没有!每一篇课文对学生来说都是新奇的,其中可学习的东西很多,老师眼里要只有学生,不要顾及那些旁听者的口味。现在有些专家和老师很自以为是,总觉得这课应该按照他们的思路来上才算成功,弄得一些年轻老师开课之前就先请教,教案改到后来,没有了自己的一点儿个性。
拿散文教学来说,对我们初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散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其教学的标高仍然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陶冶情致。2011版的新课标强调了老师的作用,散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其“好课”的设计,标准之一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课文设计教师指导下的充分有效的学生活动。余映潮老师上的《云南的歌会》就是个极好的例证。教师研读课文是设计一堂好课的前提,余映潮老师备课都是先写论文再进行教学设计的,我觉得这样做令人佩服,论文析读对写教案有好处,可以帮助自己深入探究课文,课备好了,论文也完成了,可谓一举两得。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设计的《散步》六种教学创意,创意之一:老师给出阅读建议,包括文意理解,课文朗读,美点欣赏三大环节;创意之二:朗读,微型话题讨论(设计几个微型话题,学生讨论,形成“讨论稿”),结构欣赏等几个步骤;创意之三:朗读,一句话诗意地概说课文,《散步》句典编写,形成句典来赏析美句;创意之四:读课文,学写作(巧取片断——节省笔墨,开头突起——迅速入题,中间纡行——一波三折,结尾峭收——诗意升华,穿插点染——景物描写);创意之五:读课文,学写作(中考作文指导——轻点、解说、穿插、略写、详写、深化等规律探微);创意之六:品情,赏景,析意三大环节,主要是品析能力的训练。余老师设计的这六种教学法,首先是目标精简,每一课都是选一两个角度来设置合适的目标;其次,每一种设计不但有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还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巧妙设计;再者,每一课的设计基本不雷同,各有各的个性,堪称同课异构的典范。假如不是把文本吃透,深究透,是断然设计不出这么多的教学构想的,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而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想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必须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我希望自己能多向名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让自己语文课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个性且行之有效,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更高效,上课变得更自信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