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故事与教学策略的选择
我们常说的“故事”其实有两种分类。一类故事是中国传统中的“故”事,是指已经发生过事情,这时人们往往追求的是真实性,但文字本身就已经是有损表达,即便是对真实的事件进行描述,也不可能做到全息性,再加上流传过程中的各种附会和讹传,所以即便是中国传统含义上的故事(旧事),也存在这失真的情况。另一类故事则是指向文学性故事,这时起主导作用的已经不是真实世界是否存在过,这是文学故事独立性之所在,但文学故事为了能够有较强的说服力,其主人公往往设定为某些公认的人物,从庄子的寓言故事,到伊索寓言中的一些人物莫不如此,这是文学性表现的需要,这些出现在文学中的人物的事迹并不一定真的发生过,而只是借助这个人物的影响力来传播作品中的内涵而已。如果不区别这两类故事的异同,用是否真实存在过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的话,杰出如《神曲》那样的作品,也会被否定掉的。
要知道一则故事所反映的真实性,并不是以后世的普世认识做为主要参考指标的。特定故事所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状况,我们要看这则故事中所蕴含的感染力是否指向当时人们的价值准则和行动。古人有舍生取义的行为,但对不懂“义”为何物的人来说,舍生是愚蠢的行为,但这并不能否定这些人舍生取义的事实,近人有为兴国而献身者,群氓当然可以说他们是可笑的,但无法否定这些献身者的价值。因此某一个故事可能存在虚构的成分,但其含义所指向的正是特定年代人们对价值取舍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也是区分自利和利他的标准——如果教学时处理得当,这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契机,而不仅仅是道德的规训。
前面已经说过了两种故事里其实都会有虚构的成分,前一种是语言自身和流传的问题,即即便是一件真实的事件发生后,在流传过程中会有人为的附会成分,后一种是文学艺术加工的产物,人们往往因各种要求改编一件真实的事件的面貌,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明辨故事流传的过程,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前辈学人通过“疑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只有明白两种故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有得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如果想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就必须运用恰当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当学生学会恰当地使用应有的角度去审视文本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把恰当角度和方法传达给学生。换个说法来说,对故事真实性的感受,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在看事实的时候,用看事实的眼光,在看文学故事的时候,要用看文学故事的眼光,只有这样才会正确地认识事实和文学。而不仅是以一个尺子去衡量所有事物。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指出解读故事的路径,然后让学生们自己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举例来说,文学作品的虚构要用对待文学作品的眼光去看,《巴黎圣母院》有虚构的成分,并不妨碍其所传播的美与善人文精神,因为这是从文学的角度上看的,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用欣赏文学的态度去理解虚构情节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有人说,故事有欺骗性,是在愚弄读者,让孩子们产生过多的“幻灭感”。其实,每一个人都想远离被愚弄,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得“纯粹的没有愚弄的世界”不能够真正的实现。正是要减少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幻灭”,所以才要在教育中,教会他们使用正当的态度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判断,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错误的选择和幻灭的产生,相较而言,那种以对事物一知半解为基础的情绪上的鼓动,其实更容易让孩子们走上幻灭之路。也就是说,适度理性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无怨无悔,而仅凭情感冲动的选择,往往悔怨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