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地理素养是21世纪公民的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5-12-14 作者:无 浏览量:5752次

何美龙

我们确信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未来世界就不能离开地理学。

我们关注着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忽略了地理教育。

我们认识到地理教学通常缺乏组织结构和逻辑上的紧凑性。

我们牢记着范围在缩小的世界需要一种不断增强的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在广大范围上就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合作。

我们意识到地理教育能够成为资料准确、合格、有趣而快乐的学科。

……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前言[i]

20多年过去了,今天再看1992年公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其现实意义尤甚。

“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人们也特别渴望着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熟知时令变化,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汽车走进中国大众生活,但是不低比例的开车者缺少方向感,没有方位概念。

旅游休闲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是到了一个地,但见岩石峥嵘巍峨,不可言状,而关于岩石的硬度、色彩、组成,岩层产状、倾斜走向,本可以触发人们沧海桑田变迁的科学遐想丝毫没有,科学体验完全谈不上,只好听导游瞎比划:此为仙女、那似呆鹅……

今天,国民地理素养的不足不仅影响国家方针决策的推行实施,而且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公民各自的生活品质。相当比重的领导干部和大半部分的成人脑海中,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地理学科,依然停留于“地名+物产分布”的认识水平,不清楚地理学科属“文”还是属“理”。

一、基础教育《地理》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地理学把人与环境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地域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科学,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地理学主要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貌、土壤等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土地利用与覆盖,以及生态环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学包括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包括对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和运输的研究)和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实现地理环境与过程的虚拟,对地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基础教育中的高中地理学科,主要教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内容。而初中地理学科,涉及更多的是世界和国家地理概况,地图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天气与气候等自然常识,大致属于区域地理概要知识的范畴。概而言之,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基础教育中的地理学科,自然地理部分内容主要显现 “理科”特征,人文地理和初中地理较多显现“文科”特性。基础教育地理学科既不是文科课程,也不是理科课程,是跨多学科的综合课程。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地球科学》,与我国基础教育高中地理课程“自然环境”部分相当。

在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国家课程中,地理学科是唯一把人类生存空间整体作为主体教学内容的课程,地理课程有利学生多方面特有素养的培育[ii]

1、“人地关系”理念。

通过地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人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认识到环境演化的不可逆性规律。所谓“中和在我,天人无间”,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本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势而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2、综合和区域分异思想。

地球表面不同地段之间阳光、水分、土壤各要素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称为地域分异。地域分异是人类发展因地制宜的自然基础,也是旅游、物贸、地域文化差异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谓“蝴蝶效应”就是这个意思。分析区域生态问题,寻找解决区域生态问题的措施,需要运用多要素相互作用、互为整体的综合思维。重视区域综合、空间分异规律,培养学生从空间视角和区域视角综合分析、考虑问题,理解区域整体性和地理分异规律及机理,地理学具有独特作用。

3、自然和社会观察方法及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观察能力,学习各种观察方法、测试方法、调查方法、统计方法。通过课堂内外的实践,积累经验,提升素养和能力。

4、地理信息技术素养。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地球概念,检索、查询、综合、分析地理信息资料,模拟实验,预测和判断能力。

5、综合思维和想象力培养。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综合性强,宏观和微观结合,跨自然、人文多领域学科,面向人类生存发展的很多重大问题,想象空间巨大,有利学生发展想象力和综合思维。

二、地理素养是21世纪公民的核心素养

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民众地理素养的提高发挥有卓著的贡献: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都源自人类地理素养的提高,源自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质的飞跃。航海推动了天文学、数学、造船工业的大发展。

地理大发现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同时代,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更早些的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尽管其下西洋的规模——船只(240多艘)、海员、持续时间等,都属当时世界之最,却并没有带给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实质性的发展。

应该说,中国当时的语言文字素养,数学素养都和欧洲人相差不多,国民整体的地理素养高低,成为影响欧洲和古代中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

今天,包括不少文化层次很高的人群在内,公民基本地理素养(包括地理学的理念、知识、技能)的缺失事实上非常严重。这与基础教育过早进行文理分科,高中地理被不合理地划入文科课程有关。

曾经,全国各级领导干部都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也亲耳聆听过多位省部级的领导在多个场合,大谈特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把这作为自身近期学到的新知识、获取的新智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正是中学地理学科着重阐述的理念,如果人们在中学阶段对地理科学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有所领会,不需要到了工作岗位、领导岗位上再花那么多的时间来理解这些基本道理。

信息时代,网络上有海量实用的地理信息,有很多便捷查询、运用的方法。但是,我们仍有不少人没有习惯、也看不懂地图,更谈不上主动去网络搜索一些基本地理信息。

不知道优质的物产可以从哪里获取,富余的资源可以推销到何处?不知道去哪里旅游可以获得个性化又有品质的休闲生活。即便在旅游地了,依然不知道可以看些什么,学点什么?很多人头脑中没有空间概念,不会利用地物进行空间定位,缺失区域、区位、空间关系的感观意识,“路盲”成为普遍现象。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写道:“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兴趣的学科,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从大处看,国际意识、地域分异思想、环境危机观念等地理素养是领导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性能力组成,能应对现代问题的解决。

从小处看,区位观念、时序更替思想、自然灾害防治意识等能让现代公民更科学、更理性的生活与生存,满足现代生活方式和个人决策的需求,增强生活感受力,自觉追求自然美、科学美,开阔眼界,获得环境生态道德等。

以城市建设为例,地理的哲学思想就是:江南水乡和华北平原的城市建设,应该尊重各自的自然和历史环境,能保留文化记忆,留得住乡愁,慎砍树、少填湖,不改河道,能对自然和文化传统保持足够的虔诚和敬畏。

三、地理素养的基本内涵和结构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按照学科分支方法,可以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iii]

1、地理科学素养。

大致包含地理科学知识、能力、方法和地理意识品质等内容。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地理科学能力,除提出问题、收集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等一般科学能力外,重点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地理过程的预测与判断能力等。

除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外,地理科学方法尤指地理观察、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地理科学品质意识,涉及兴趣、情感和动机,及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等内容。

2、地理人文素养。

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部分。

人文地理知识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人口道德、资源道德、环境道德、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

3、地理技术素养。

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景观生态设计;不同区域尺度多维要素的规划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与之对应,地理技术能力指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运用区域规划知识进行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的能力;对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的能力等。

四、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地理素养[iv]

地理学不仅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涵有区域比较、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培养现代公民的地理素养需要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思维、方法综合兼顾,创新地理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内容。

地理素养不仅限于地理特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包含地理与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关系的内容,还包括野外实践、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地理的教学,需拓展地理观点、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关注生活常识,学科常识,学习常识,需呈现考试分数不能体现和反映的地理方法和过程。

主题、专题等理论层面分割的内容教学,需要运用整体、综合性的策略,还原或创设出真实的地理情境,用鲜活的地理案例教学。是知识来自学于自然,应用于社会现实的真实学习、深度学习。

诚如蔬菜各养份不能单独萃取做成各式菜品,地理教学既要关注内容的抽象和分割,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研究深入,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社会、自然整体的角度认识专题的意义,获得地理学对个体生活的指导。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给地理学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内涵,使地理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研究的工具,也是地理学的内容组成,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是地理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内涵。

创新教学形态。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具体过程,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某一特定片段,继承过往,唤醒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未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质上,课堂教学需要还原学生生命历程的本来意义,创设更多以直接经验习得的活动式教学:课题研究、现场考察、专题信息、情景模拟、作品制作、竞赛和辩论等,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观与程式,突破限制,向现实和虚拟的网络世界延伸,向非课堂教学形态的生活世界拓展。

校内外、课内外衔接,通过创设各种在课堂里或超越课堂的学习任务与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

创新教学方法。

传授、记忆、练习,巩固主要是针对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用多种方式学,用地理的方式学,先学后教,学案教学,讨论教学,同伴合作,“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求教师的备课能尽力创设学的情境,创设出不同的学习活动途径,建立起鼓励学生参与的教学流程。

创新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精心构建知识支架、结构化教学内容,通过有思考价值的系列问题设计,推进基于学生兴趣的问题化学习。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把教材开发设计成为学生的学材。


注:

[i]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7):290.

[ii]俞立中,重建信息时代的中学地理教育——在《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讲话,地理教学,2009年第112-5

[iii]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2

[iv]何美龙,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地理素养,地理教学, 2012(5):1-1

何美龙:又名何美珑,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德育研究协会副会长。历任上海师大附中校长助理,七宝中学副校长,闵行中学党委书记。现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闵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参与高中《地理》、《品德与社会》等教材编写,编著《新课程地理课堂》《综合社会实践》《中小学心理辅导案例》等10余本,核心刊物文章30多篇,涉及中小学管理、德育、教师专业发展、地理教学等。

文章来源:《第一教育》2015121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