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理论动态>> 文章
教育,是将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
发布时间:2015-12-14 作者:无 浏览量:4566次

袁振国

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把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通过教育的隧道,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之后,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潜在优势的人,通过教育以后变得更加的不同。通过教育使得人不同的特点得以放大,每一个人变得更加富有个性,更加具有特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有可能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经典的苏格拉底悖论。从逻辑上无法推论出苏格拉底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悖论本质上是思维的内在矛盾,在实践中常常隐含着变革倾向。对悖论的揭示可以加深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形式和任务载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课堂教学的悖论对深化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有四个常见的悖论,经常困扰着教学工作者,而且似乎于今更甚。第一,标准答案与求异创新;第二,习得知识与探究问题;第三,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第四,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四对矛盾的八个方面都不是简单地说“是还是非,好还是坏”的问题,它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它们之间确实是相互对立的。世界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世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更重要的是矛盾有新兴发展的方向、转变的方向,这个我们需要把握住,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我们要把握这个态势,以便能够把握住矛盾双方的运动转化的方向,通过提升我们的素养,推动这个矛盾向积极方面的转化。

标准答案VS求异创新

标准化是传统教育和工业化以后的一个天然结合。中国文化对于规范、规矩、统一行为模式的要求和工业化以后提出来的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非常相通。教什么,怎么教,不仅有统一的内容还有统一的方法,不仅有统一的方法,还要统一步骤。最典型、最顶峰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

当时受前苏联的影响非常之大,高度自觉地运用了凯洛夫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把教学分成五个基本步骤,即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甚至在时间上都做了规定:准备上课2分钟,巩固已有知识10分钟,讲授新知25分钟,总结复习5分钟,最后3分钟布置作业。

那是在福建的一个农村学校,没有钟,更不要说电铃。教师怎么控制时间呢?当地有一种草的茎,燃烧速度很慢且是匀速的,教师就在草根上刻上刻度,燃烧到2分钟刻个印……,他在草上标好刻度,上课的时候按照刻度进行教学,完美地贯彻了五步教学法,可见标准化到了什么程度。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世界的多样性,世界的丰富复杂性,需要有丰富多样的人才,创新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小型化,越来越依赖于创造性的知识去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快速地消化吸收了世界上200年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吸收了先进的观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很多行业、领域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和发达的国家处在了同样一个起跑线上。可以模仿的技术越来越少了,只有靠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创新人才是关键,创新教育是基础。中国在标准化知识传授方面可以说具有无可拟的优势,而创造性、创造能力的培养显然是我们的短板。

科学时代获得标准答案是重要的,创新时代求异思维则越来越重要,而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存在内在的冲突。在传递已有知识、掌握标准答案方面,我们非常擅长,但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方面,我们就不那么擅长了。

有一个研究小组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人员到幼儿园去,在黑板上画了个圆,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两分钟之内孩子们说出了17种答案,有的说这是苹果,有的说这是一个月亮,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是老师的大眼睛。”这说明创新是孩子的天性。

研究组把同样的问题带到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问同样的问题,两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一个人回答。请班长回答,班长站起来将信将疑地说:“这,——大概是个圆吧?”事后研究人员问同学们“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回答呢?”同学的回答耐人寻味:“老师提出问题肯定是有标准答案的,可是今天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心中无数啊!”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任何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结果越教育就越学会等待和按照标准答案去回答问题。

怎么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创新性天赋。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和一个人的智商、和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智商高不一定创造性高,智商低不一定创造性低。比尔•盖茨属于“学霸”型人物,从小学到大学始终学业优异;乔布斯就不是这样了,马云高考成绩也很平常,爱迪生更是在小学三年级就退了学。

要挫伤一个人的创造性是很容易的,孩子们的很多想法,无疑绝大多数是行不通的,甚至99%行不通,但100个想法有1个行得通那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臆想天开。有一本书叫《创造的艺术》,作者是科学史研究学者贝弗里奇,他通过对世界科学创造历史的总结发现,凡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著名的学者否定一项计划、一个创新设想时,可靠性只有7%,但作出肯定判断时的可靠性是93%

从教育的角度说,即使实践证明某个创新设想是不成功的,也不等于没有价值。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也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华罗庚评价陈景润素数研究的价值的时候说:1+1到底有什么价值是一回事,但陈景润在攻克这个难题的过程中发明创造了一系列的数学工具,就像木匠要打一套家具,这个家具和以往的家具不一样,有很多特别的地方,而已有的工具要把这个家具做出来是不可能的。为了要达到这种目标和要求,首先要发明创造出一些工具来。在努力探索创造发明的过程当中,获得的经验、体验,这些都是财富。

如果学生经常有一种创造性的冲动,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尝试,和总是按照既定的、教师讲的方式去完成作业,试想,这两个人的发展结果会是一样的吗?

习得知识VS探究问题

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标志就是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人类为了最快地走到文明的前沿,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就想着寻找获得知识的捷径,最好是一夜之间就能掌握人类所有的已有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灌输,就是背诵、记忆。在人类知识的积累有限的时候这是可以做到的,可是现在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怎么吸收、记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知识在不断增长,在不断更新,等我们学会了,掌握了,有很多知识又被更新了。

如果我们就把习得知识作为教学的任务,是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的。在新的世界里,没有多少问题是有现成答案的。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答案才更重要。而探索研究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所以说提出一个问题常常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希望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话,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是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在所有的已有现象面前,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前发现不同,能不能提出问题,有没有提出问题的勇气,是创造力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一种去问题化的教育,一堂课上下来,老师问“还有问题吗”,同学们齐声回答说没有问题了,那就是这堂课的最大成功。

如果你去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和大学一年级这四个课堂去观察一下,你一定会发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小学一年级小手如林,抢着回答问题,初中一年级学生举手七零八落,高中一年级基本上是老师自问自答,大学老师连问题也不问了。

学校这样,家庭也是这样。中国的孩子回家,家长问他们最多的一句话是:“作业做完了吗?”如果孩子说他今天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没回答出来,家长会高兴吗?相反,以色列的孩子回家后家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提出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在学校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出来,家长会很高兴,会为他庆祝。

有一次,有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参观,听了一节特级教师上的高中物理课:教学目的很明确,内容安排很得当,组织形式也丰富多样,师生互动,气氛活跃,整堂课可以说是行云流水;最后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完以后打铃下课,时间掌握得恰当好处,一片掌声。可是美国教师没有什么态度。当问及他们的看法时,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说:我们不明白,老师上课时问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既然老师问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让我们受到强烈的冲击。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老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不断产生。在回答老的问题过程当中,大家讨论、辩论、争论,最后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问题产生解决不了,大家回家思考,明天继续讨论。

课堂要以问题为纽带,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所有的知识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在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产生问题过程当中掌握知识,而不是根据知识点设计课程,进行教学的。

从知识的掌握的角度来说,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也是最有效的。这看上去是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其实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人的培养理念上的差异,是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上的差异。

统一要求VS发展个性

一个社会需要统一的思想,统一的价值,统一的行为模式,一个一致的集体才有力量。但另一方面,社会越来越多元、多样性、个性化,现在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工种在消失,甚至整个行业在消失;另一方面每一天又有新的工种在产生,新的行业在产生。要像以前那样从事一种职业就一劳永逸,终身不变,现在是很难了。如果你没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没有流动的能力,那你就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当社会逼迫你不得不流动的时候,不仅会失去机会,甚至失去工作的岗位和为人的尊严。

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把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通过教育的隧道,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之后,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潜在优势的人,通过教育以后变得更加的不同。通过教育使得人不同的特点得以放大,每一个人变得更加富有个性,更加具有特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有可能。

那么,怎么尊重学生的个性,怎么培养学生的个性?

要统一步调,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这是社会的一种需要;我们有统一的知识,统一的答案,这也是对社会需要的自然反应。但如果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忽视了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怎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对我们教育智慧的考验。我们现在的评价标准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考分高是最大的本领。高分数没有什么不好,但是高分数只是一种本领,不是全部的本领,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本领,高分低能或者低分高能,两种情况都很普遍。

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大的不是相同的素质,而是不同的素质,是与众不同的特点。个性化特征在社会生活中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最伟大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每天在课堂发生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保护它,维护它,尊重它,促进它更进一步地、更积极地发展。

授人以鱼VS授人以渔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话虽这么说,但真正要做到并不那么简单。送鱼比较容易,教人打鱼就复杂多了。第一是你本人要会打鱼,第二是你要会教人打鱼,第三是被教的人要愿意学打鱼,第四是不同的人还要讲求不同的教法,所谓因材施教之谓也。弄得不好,方法没教会,鱼也没吃着。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先把鱼拿到手再说。

在人类文明的很长时间里,基本上是靠经验来认识世界的。但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逐渐进入了科学时代,科学时代与前科学时代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再是凭经验、凭感觉,而是靠科学方法。大家都知道培根,他不仅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发现了认识知识的方法。总结经验是归纳的方法,而认识世界、科学研究的是另外一种方法——演绎的方法,他第一次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逻辑进行了深刻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逻辑。、

我们也有研究方法课程,但不大受重视,“方法”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面不占据重要位置,不注重通过自己的推演、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而是喜欢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经验,拿现成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注重的是知识传授和掌握,是走捷径;而对于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用什么方法得出结论的,就是一带而过。

由于这个原因,教师自己在方法论上的修养也很欠缺。人总是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东西,对于不熟悉的东西自然是能不碰它就不去碰,所以教学过程中也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方法论的培养。再说方法论的学习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有影响教学效率、影响考试成绩的风险。传授知识,从短期来讲它是见效的。但是知识这个东西,是很快会遗忘的,知识遗忘之后我们留下来的是什么?是方法。如果我们只传授了知识,忽视了方法,鱼吃完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非常重视方法论的教学,要传授打鱼的方法,这是值得的,也是越来越必须的。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曾任教育部师范司、社科司副司长,中国教科院院长等职,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文章来源:“教师博雅”201512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