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如何真正为学校教学提供支撑?
尹后庆
精彩导读:传统师生关系是帮助和辅导,技术更多让老师能恰到好处地介入与支持。信息化不该复制传统中的教学问题,而应该推动教学的变革。
技术永远不能替代学习者的真实学习经历,因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现的旅程。
作为非常微观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感觉到在中国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们非常希望信息技术能够助推当下的教育改革,因此我发言的题目是:从“人是如何学习”的角度出发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只是提出问题,希望跨界的同行们能够用更多的智慧推动学习者的学习,让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智慧。
1、由BBC纪录片引发的对基础教育的思考
BBC前段时间播放了一个纪录片,题目是《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片中选取一批英国孩子作为实验对象,让中国老师对他们进行教学,然后将接受中式教学法的英国学生与英国普通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当然是中式教学法的学生赢了。BBC纪录片从宣传策略上来讲,无疑很成功,将中式教育跟英式教育做比较,三集片子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吸引大家持续关注,引发了各方的思考。
但是,中英两国的教育真的是这样么?中国人觉得我们自己的教育好像很可怕,英国人也在想,英国这么放纵教育,还能不能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英国的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英国希望能够吸取中国教育中的某些优势来改变他们,所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空间。BBC将三集片子作为一种宣传策略非常成功,但是其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呈现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它把中国的教育、外国人对中国教育的理解、把我们基础教育中的某些现象给极端化、典型化后,集中在一部片子里面展现出来,好像非常可怕。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后,只想说两句话:第一,基础教育确实有这种现象;第二,我们基础教育中其实有很多优势,不应该是这样呈现的。
2、中国教育在更深层次上的独到之处
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赞赏的地方,就像这部片子里所反映的,比如以控制自我为基础的专注与坚持的学习品质;把成功归因于努力而不光是先天禀赋,中国有句话叫“天才源于勤奋”,其实天才不一定源自勤奋,但是不勤奋肯定成不了天才,勤奋使得你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个是肯定的;还有即使对最差的孩子也不放弃,我们的老师确实是这样;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堂上,肯定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不断积累微小的进步最后实现更大的飞跃,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
从上海学生参加PISA考试的结果可以看到,如果数学学科分成六个等级,最低等级是第一等级,这个等级的定义是这些孩子面对未来社会生活需要进行补偿教育,在上海抽样测试中在第一等级的孩子只有3.8%,OECD评选达到2.3%,而美国达到25%。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透过BBC的片子,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国的教学在更深层次上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我们用数据来证实,比如师生关系。总体来看,上海学生感受到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90%以上的学生同意或者非常同意“学生和大部分老师相处融洽”,师生关系和数学成绩成正相关,上海数学成绩高,同时师生关系指数也高。还有纪律风气,为什么要讲纪律风气?专注的学习需要有序的课堂纪律,这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纪律风气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总的来说,这些以自我控制为基础的学习品质被大量的追踪研究证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有深远影响,是人们良好自我管理的核心,这才是中国教育给孩子打下的真正值得认可的基础。学生要获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并努力坚持学习。高学业成就与高的专注力、坚持的品质是相得益彰的。
其实中国的教育在更深层次问题上有它的独到之处。第一,观察我们所有的课堂,课堂目标都清晰、可测,这不仅是中国,其实东亚地区的教育也许都有这样的特点,目标清晰、可测,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小步走、快节奏掌握知识。
第二,教学过程是一个循环系统,清晰讲解原理。英国教育部副部长在上海观摩课堂后跟我讲,她在上海、武汉等地的中国课堂里面,感觉所有老师都在非常清晰地讲解原理,而且通过许多变化的情节来促进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第三,有指导的练习和及时反馈,温故而知新,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课堂导入通常包括那些由教师精心设计的连接前后知识点的内容。我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3、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也有问题,比如教育被大家称之为应试教育,学生有时候没有时间提问题,与课堂学习目标无关的问题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问题,不允许提出来。第二,没有时间慢慢思考,以直接找到标准答案为目标,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顺应老师既定的流程听课。公开课就是这样,孩子有特殊问题老师不让讲或者老师故意忽略。第四,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验,只需要记住最终的结论,这个恐怕是我们的问题。所有时间都用在直接讲授上,用在做题上。
虽然我国课改已经大力倡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但在面广量大的教学实践中,这种变革力量依然势单力薄。教学改进其实应该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个性潜能的课堂能够让孩子发展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人格。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要追求的,是教学过程里非常重要的创新。
这个过程,第一提倡慢思考,诞生精彩的观点是需要时间的,要让他们不仅仅是听、找结论,也要有动手参与、阅读提问的机会。
第二鼓励质疑,对孩子来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质疑是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有基于证据的思考、关联性的思考等等。这些都是孩子需要进行超越表层知识的学习,自由的探讨。
探讨以后一定要有标准答案吗?没有老师指导不能探索吗?环境任务设计足够好的时候,学生自由的探讨会产生更加丰富的、意想不到的成果。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联系,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科知识同生活发生联系,越多联系就越有内在的乐趣,越有深度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产生,学习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表达过程。
第三是弱竞争环境的建设,只有当人们享受从事某一个任务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潜能,竞争性环境不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是学习以后在奖赏中找到乐趣,这个和学习本身不完全是一回事。这是我们教学改进的。
4、关于影响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量的分析
我看到过一份来自墨尔本大学Hattie教授的研究,是在非常大的范围进行的分析,得出直接教学的效应量是0.59、掌握学习是0.5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0.54、合作学习是0.42、探究式教学是0.31。这也就是我们的老师往往认为给学生探究是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告诉结论的原因。但是现在必须改变,因为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探究教学也许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学习品质会有更好的作用。如果信息技术只是在“直接教学”中发生作用,那么它依然无法支撑我们的教学变革,仍然无法关照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因此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学生对我们就永远是一个抽象的他,那么,如何让我们看见具体的一个个学生?如何看见他们的学习行为?他们的学习路径怎样发生的?技术能不能在这个过程里面给我们一点帮助?在这里,我举一个科研改革项目的案例,这个案例非常能够引发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去提升这一类学习的效率的任务。
上海宝山区有一个教研员带了一百多位老师,经历了十二年,进行理论梳理、行动实践、科学实验、应用推广,他们在数学、语文、科学、综合实践四个学科领域里面积累了400多个课例,有30多所学校参加,在这个基础上提炼了一个成果,这个成果是问题化学习。
5、问题化学习的核心技术
比如在生物学习中,先让孩子提问题,比如这个图是认识昆虫蚂蚁。你对蚂蚁有什么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把问题集中起来,并从中提出核心问题,能不能梳理一个结构化的问题体系。以这种改变课堂教学形态为目的,以学生的问题集走向核心的问题,然后从核心问题进入到问题系统,再从问题系统慢慢探讨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
经过老师跟孩子的讨论,把问题进行了梳理,有的是蚂蚁的体态形貌,有的是栖息地,有的是蚂蚁与人类的关系、蚂蚁的行为、蚂蚁的繁殖、生命周期等等。从问题出发,然后对问题进行梳理。这其中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三位一体的产生有效的问题,问题来自于学生,学生的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我们现在都在进行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所以这个问题是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老师的问题为引导,三位一体地去组织教学,这是在操作层面上很好地解决学生、老师跟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问题进行探究的系统化学习,这个学习过程是问题系统化、系统图式化、图式可视化,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其实学习通常是一个具有以内在联系的问题系统展开的,通过有层次的扩展、图形化的可迁移、系统化的贯穿,才能够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与学习的有效迁移,我想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原理。
◆1、问题集优化
问题化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老师做什么呢?老师形成梳理学生问题的模式,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然后通过核心问题放射出哪些周边问题?这些周边问题慢慢怎么梳理?在学习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要素或者思维的结构模型形成问题集,这个很重要,一个思维模型,一个内在要素。
◆2、问题链优化
老师形成梳理问题的模式就是问题链的优化。举个具体的课例,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长高宽、面积、体积,根据问题层次或者推演过程形成问题链,有一个问题y,然后去解决,解决又形成新的问题,新的问题产生、解决、又形成新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这其实是学生认知的一个过程。
◆3、问题网优化
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梳理学生问题的模式,围绕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形成纵横交叉的问题网。问题化学习很重要的是关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更加宏观的视野看待当时面对的具体的知识点,是避免知识碎片化、知识断点化的有效方式。我们教学中通常出现知识断点化和碎片化,这样的教学固然能够应对考试,但没形成知识结构。问题系统优化体现的是以学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是从教程走向学程,体现学科思维培养的一种教学价值,而且给学生提供更为优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框架。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能够做的就是让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问题的形式形成一个雏形,能够循着学生认知过程来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去发现认知过程性的规律,比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怎么搜集学生的问题?老师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引导孩子发现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构建问题系统;根据问题系统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课堂经历变成由源源不断的自由、热情、智慧与能量迸发的学生差异的过程,使得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的过程。
老师要助力学生思维的成长,比如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要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学科问题,要学会聚焦核心问题,要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系统。不但能够设计一个学习任务,而且还能为这个任务设计自己的学习步骤,这样的学习过程就不再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是能够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学习。
老师要做的是读懂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的问题、读懂学生的方法、读懂学生的感受,提取学习过程的有效信息。我刚才讲的这样的过程虽然没有具体展开,但是问题化学习确实揭示了学习本质。
首先真正的学习从发现问题开始,在不断的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第二,面向未知的自主学习,需要以知识为载体,但不以掌握了多少知识为依据,而是一种对于未知表现出来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热忱,以及如何判断和解决的过程。
第三,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不仅是一个促进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会合作的过程。
第四,向外学习和向内学习的结合,“向外”学习是学习者向外部世界学习,是发现探索之旅;“向内”学习是向精神世界的自我学习,所以在这个课程学习中包含着向内学习,绝对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这个尤为重要。
6、信息技术与问题化教育的碰撞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习回归到对问题探索的本源上来,能够让学习这件事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问题的过程,能够让教育回归以人为主体发展的本质上来。根据这样的学习模式,呼唤学习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撑,当问题化学习与技术相遇的时候,老师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这些目的,我们需要信息技术解决老师在收集学生学习信息方面的困难。
技术一定能够使得超越教室空间的学习发生。信息交互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外部世界之间充分连接,产生智慧传递。教师角色真正成为学生潜能与优势的发现者,而不仅仅依赖于经验的直觉判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理性分析,它呼唤着技术支撑。传统师生关系是帮助和辅导,技术更多让老师能恰到好处地介入与支持。信息化不该复制传统中的教学问题,而应该推动教学的变革。
我们希望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教学的变革,希望技术能够拓展人们学习的时空,因而能够改变教学的流程;希望技术能够更加清晰地看见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能够让分析和管理人的学习更加自如。但是技术永远不能替代学习者的真实学习经历,因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现的旅程。
尹后庆: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原上海教委副主任、巡视员。
共同在场·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首届年会于
文章来源:教师博雅2016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