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十个问题,让你判断自己教得好不好!
发布时间:2016-04-18 作者:无 浏览量:4591次

连中国

编者按:各位老师们,您的学生有没有整日早出晚归?有没有整日顾此失彼?有没有整日匆忙应对?急于“完成教学”的你,是不是没有闲暇“思考”自己的教学状况?

北京四中优秀语文教师连中国老师在他的《语文课》一书中提出了十个重要的指标,用来自我诊断教育状况的优劣。

老师们,不妨在期中考试前后后,稍适思考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您的教学状况,下面的这十个指标和建议也许能给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呢?

1学校是否额外加课,是否为额外加课、补课寻找“恰当理由”或有模糊说法?

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培养可以独立思考和有创造力的人,绝不是靠“灌输”和“练习”造出来的。世界上几乎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因为“闲暇”诞生出来的。

取消了学生的闲暇,其实就等于抽掉了学生的脑子。没脑子了,前景可想而知。在此等情况下,如果学校和老师还为补课造出了堂皇的理由,那就更可怕了。

在这样的状况下,更应该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告诉学生一定要记住,无论怎样的“做”,都不可能代替有价值的“想”。

学习也好,高考也好,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那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也只有那个“我”,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更辉煌与强大的分数。一定要警惕,不要在“教育”中不断消磨瓦解掉“我”。没有了“我”,接受记忆的结果只能是遗忘。

学习不能是一场记忆。这就是国外名校在招生的时候,为什么要让学生写一份有故事、有细节的“自我说明”。他们就是在找学生的那个“我”。一个有“我”的学生,才是有潜质、有发展的学生。

2在上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享受过读书与思考的快乐?

将教育简化为分数,将分数再进而简化为考试,将考试再进而演化为大量低劣粗制、囫囵吞枣的试题……几经推衍,落在学生身上的“结果”可想而知。

快乐的读书与思考,或者可以说因为无拘无束地读书与思考而产生的快乐,年轻的时候若无此等体验,一辈子的状态与格局不容乐观。况且这怎么就不是一条得分的“方法”呢!

一方面,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去,寻找其他优质的教育源作为有效的补充。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应该帮学生养成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因为只有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联系起来,并且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思考,才能知道自身的局限,才有可能走出命运的桎梏。

3在您的学校里,在您的心目中,“分”是利刃,还是光芒?

分数,是人人要求的。在得分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分”,是在一点点地压抑学生、固化学生、消磨学生、苦痛学生、损耗学生,削减他的生命内力与创造的愿望,还是在不断引领学生感受并认知人类智慧与文化的璀璨光芒,帮助他们在心头酿造出对生活、对生命更美好的期待与愿望,进而增强他们改造现实的能力和勇气

高考大阅读曾考过一篇季羡林先生名曰《海棠花》的文章。如果学生的生命里有过美好绚烂、灼亮红艳、烧红了半边个天空的晚霞的体验,他们便不难知道季先生所着力描绘与展现的乡愁在他的心中了,能在考场上将原本便已存留在我们心中的内容读懂并豁然贯通。读懂,并非什么方法,而是我们生命里早已存有。

4漫漫的学习之途,学生是在不断诞生心底的热忱与灿烂的灵光,还是在不断扑熄热忱,不断陨灭灵光?

对于学习,一些学生焕发不出热情了,之所以还能学下去,主要是对前途的恐惧,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心。让思考的时候,学生的脑子里一片茫然,心里想尽整这没用的;对于知识性、结论性的笔记以及答题方法比较感兴趣,看着这些心里就觉得踏实了、有底了。

如果上述特征存在,无论学生现在的分数如何,他的教育状况都不容乐观。

生命的热焰与普遍的好奇,是人一生最可宝贵的财富。带劲儿且有趣味地活着,这才是教育对人最应有的帮助。现实能围剿我们许多东西,但除了我们自己,谁也到达不了我们真实的内心。

5上课的时候,特别强调的是掌握、记住,还是特别强调思考与发现、生命与价值?

一个人在受教育,特别是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当然不可避免地要学习掌握那些既有的东西。老师在此的关键,是应该把“既有”设计为学生自身的一种思考式的“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帮助并诱导出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

即如小学低年级,自然要强调掌握,但掌握里也可有思考与发现;今日的掌握,是为了明天在更开阔意义上的思考与发现打下基础、积累能力铺平道路。

上课不能没有“记”,但“记”不能代替“想”。其实,强调“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想”!是让“想”有所依据,有所凭借,有所帮助。

学生应该对世界未知的东西有普遍的好奇心,因为世界不是接受而来的,是创造而来的。老师应该督促学生重视预习,预习之后,在上课的时候,就减少了被动,赢得了主动。

6学生关注课堂细节,并且注意体味这些相关细节吗?

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可以呈现丰富学科细节与生命细节的老师。在更真实的意义上讲,这才是教师间最大的差距。基础教育阶段,就一节课而言,似乎每一个教师的方向大体都是一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很类似,但往往细节决定品格与质量。

以写作为例,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他的课堂语言就是准确、优美而凝练的。聆听,关注,品味,吸纳,学生的语言素养才获得了切实提升和日日濡养。

7在上学的过程里,学生有没有感觉到一节课的辉煌、庄严、神圣和美好?有没有因为上了一节课,变得很高兴?

如果学生因为上了一节课而若有所思,甚至是就某个问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甚佳,也是优质课程、优质教育重要的特征。

长期以来就分数求分数,一定会养成学生短浅的目光与狭隘的见识,无法获得那些可以让分数发生更大改变、变得奇异有效的途径。

例如,我们想从北京出发,去巴黎旅行。怀着去巴黎的目的,不是简单一想就不断地走下去。路途遥遥,千难万险,高山险河,时间有限……其实还有另外一种“飞行”的方式——但对我们而言,我们蒙蔽在“走”里面,我们只知道“走”——而并未发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辉煌、庄严、神圣和美好,能够深深陷入到一种思考里,这便是那种“飞行”。

8学生是否先是通过听“课”,渐渐听出了老师这个“人”,再后来又听出了“课”与老师这个“人”完美的结合?

优质的课堂,是“人”与“课”完美的统一,是内在的结合。这样的课堂之所以生动,是因为课堂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在一个具体的可观可知的现实的“人”身上得以无限地贴近、复活与再现。

学生听课,生应该将生命的背景延展到更深广、更遥远的空间,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要有中外两个坐标系相互辅助的参照。这样的背景一定会帮助产生更精彩的思考与判断,我们应该争取有足够的“条件”支持我们当下与今后的判断。因为,课,从来就不是老师“生命呈现”单方面的事情。

9学校是否给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与课外活动?在开展的活动中,随行的老师是不是仅仅是保姆兼警察?

教育,就是去成就每一个人,而个性往往是在选择中诞生的。丰富的课程与课外活动是发展个性重要的条件。

当然,在保证基础课时的基础上,要给学生切实的选与不选的权利。不选,也是一种选。要允许学生以另外的方式发展自己,更确切地说,是要允许学生以我们料想不到的或无法提供帮助的方式进行发展。

对于真正有潜质的优秀人才来说,不是我们要“培养”他什么,而是我们不能用“培养”去扰乱他。给他较为充裕和独立的时间,不骚扰他,提供他真正想得到的帮助,我们想要的不久就会出现。

10学生是否随着涉世渐深,甚至在毕业后,越来越感觉到老师思考的力量与精神的光芒?

优秀的老师,据说是循循善诱的;但循循善诱并不能一下子减少认知上真正的差距。优秀的老师是活在学生不断提升的生命质量里的,学生的生命体悟越是达到更为重要的程度,老师的面目反而愈发清晰。因为我们相信,所有优秀的人,迟早会在生命的某个点上融合。

好老师不是知识的贩运者,也并非仅仅是技能的训练者。一个优秀老师帮助学生提升了成绩,这只是老师价值很有限的一部分;老师对学生更真实、更巨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岁月里会逐步显现出来。

好老师,一定会关乎学生的生命发展与建设。

好老师会以生命影响学生的生命。

好老师,总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是留给学生的未来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