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理论动态>> 文章
中国教育如何走出八大困境?
发布时间:2016-04-18 作者:无 浏览量:4943次

顾明远

精彩导读:中国教育的出路在哪儿?在我看来,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全社会,包括学校教师、家长、政府官员、用人单位、媒体都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教育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就教育论教育能走出教育的困境吗?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但是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这是教育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根源。要说教育的病理,这是最主要的病理所在。下面我们来说说其他的病源。

困境一:“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

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教育,任用贤才,起到了进步作用。科举制度摒弃了世袭制和用人唯亲的弊端,它激励庶民百姓通过学习,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流动,相对公平,同时又鼓励读书,尊重知识,促进了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学而优则仕”明显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还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功利主义、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读了书就要当干部,当白领。西方社会则没有这种思想观念。

比如,德国的孩子在上完四年基础教育后就开始分流了,根据能力和成绩分别升入主要学校、实科学校、文科中学。美国则大多是综合中学,设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毕业以后也是有不同的出路。

困境二: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

重学术轻技术的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君子是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是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掌握在劳动人民的手里,但君子认为这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只重视伦理道德,不重视科学技术。
我们常常从出土文物中看到,我国古代已有很高的冶炼技术、制陶瓷的技术,哀叹怎么后来都失传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不传授这些技术,并且蔑视技术。知识分子不去总结这些技术,一旦掌握技术的工匠过世,其技术也就终结,不能流传于后世。近代科学没能在中国产生,不能不说与这种轻视技术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制度有关。

困境三:攀比文化助长了教育竞争

攀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起跑线”在哪里?每个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吗?现在许多家长把“起跑线”设到幼儿园,甚至更早。但是儿童成长是有规律的,而且有一定的阶段性。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会损害他的成长。
要知道,每个儿童的“起跑线”是不同的。刘翔和姚明的“起跑线”能一样吗?都是运动员尚且如此,不同的专业的“起跑线”更是不同。家长要找准孩子的“起跑线”,就要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不要与别的家庭攀比。

困境四:社会用人制度的学历主义

社会用人制度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用人单位不是考查应聘人的能力,而是看他的学历。因此,学历、名校往往被作为用人单位衡量个人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许多单位有的工作本来很平常,但招聘的时候提高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更有甚者,不仅要求高学历,而且要“查三代”,审查你的本科是在哪类学校毕业的。“211”学校、“985”学校的毕业生就占了极大的优势。

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歧视比比皆是,这种社会用人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升学、升名牌大学的竞争,恶化了教育环境。

困境五:评价考试制度的指挥棒

评价考试制度是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恢复高考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实施30多年来,它的缺点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正性、公开性的特点,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首先,一次考试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一考定终身”使得一些真正有才能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遗恨终生;

其次,它对教育起到制约作用,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把他们的学习束缚在应对考试的轨道上;

最后,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很大,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而各省录取的分数线又不同,易造成地区间的不公平。随着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应运而生。

困境六: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

各地政府都把升学率作为自己的政绩,不少地方政府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有的重点学校高考成绩不如往年,校长立马就会调离岗位。“应试教育”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另外,大家可以统计一下,全国两千多个县市,有多少教育局长是教师出身的?当然不是说,不是教师出身的就不能当教育局长,问题是他热爱不热爱教育,是不是努力学习教育规律,是不是尊重教师。可以说,不少教育局长是在做官,不是在做教育,有时还对教育瞎指挥。如此,教育领域出现诸多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困境七: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教育改革

有人说,“文革”十年贻误了一代人,少培养了几百万专门人才。其实何止一代人。从思想品德、心理状态来讲,“文革”的影响几代人都难以消失。社会诚信的缺失就是“文革”最严重的后遗症。“文革”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思想解放了,人际关系宽松了,但人们至今心有余悸。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造假制假成风,社会诚信缺失。这种社会风气严重地影响着教育工作。
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之深是难以估量的,再加上中国是人情社会,人们讲人情,讲互相照应,使得教育改革特别是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国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搬到中国就行不通。

困境八: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的推波助澜

教育的竞争导致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辅导材料、学习辅导材料乱象丛生。不少不法商贩看准了教育领域内的商机,知道家长不惜为孩子花钱,办起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家长也趋之若鹜,辅导材料买得越多越好,越全越好,恨不得把天下所有习题都让孩子做一遍,生怕遗漏了什么。结果苦了孩子,整天埋头于作业之中。
可见,教育的病理不在教育,“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

教育的生态环境过于恶劣,教育难以作为。现在大家垢病教育,是教育本身不好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努力吗?要改善中国的教育,就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

二、教育本身没有责任吗?

前面我们分析了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思想根源。那么,教育本身就没有问题吗?教育本身就没有责任吗?当然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在于屈从于社会的各种压力,教育被扭曲了,被异化了,没有自己的“人格”了。

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革创新。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必须改革,还原自己的本真。下面,我们来列数一下教育的弊端和失误,以便对症下药,改革取得成效。

1、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教育功能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文革”结束,教育一直被视为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也就是说,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政治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使得我国教育事业重新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这是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但是这种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人的发展的功能,忽视了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界“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受到批判。直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人为本”的思想才逐渐被官方引用,为教育界所共识。
长期以来教育界没有这种“儿童第一”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而是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忘记了促进儿童自我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的。

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少考虑学生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只顾孩子的知识学习、考试成绩,不考虑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政府官员只考虑自己的政绩而不顾学生的成长;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赚家长口袋里的钱,只顾把没有用的知识去充塞孩子的头脑。

可以说大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谁也不认真思考一下儿童将来的前途。儿童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症。

2、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的误区

人的天赋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因此评价人才的标准也不能一样。什么叫人才?人们往往把人才和天才混淆起来,尤其是许多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我认为,热爱祖国、诚信做人、勤奋工作,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天才是人才中杰出者,有重大发明创造,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少数人才能达到。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多样化人才的人才观。
但是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曾高度统一,全国一套教育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材。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有了灵活性,有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但评价考试是统一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我们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于是从小强迫孩子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造成人为的无序的教育竞争,最后受伤害的是儿童,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方针说,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但现在从地方政府领导到学校教师、家长都认为升学率就是质量,考试成绩就是质量,与教育方针的要求背道而驰。人们的质量观不改变,我国的教育难有起色。

说穿了,这种质量观其实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以本身的利益为标准,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本身的病源,当然也有其社会基础。
什么是好学生?不是按教育方针来要求,不是按创新人才来要求,而是按考试成绩、听话不听话、老师个人的好恶来要求。这种学生观埋没了大批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学生怎样成长的关键。

我国传统教育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没有学习的选择权。这样的学生观必然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
这些陈旧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根。

3、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

我国教育制度设计上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轻视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学制是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当时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专门建立了职业教育的体系。但是“文革”把农业中学、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说成是教育不平等,是对工农阶级的歧视,将其一律都砍掉,只留下普通中学,而且缩短学制至四年。这是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毁灭性的破坏。“文革”以后,虽然教育秩序逐渐恢复,但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没有被重视。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一批职业中学,是为一批考不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准备的,且专门技术的含量极低。因而在人们心目中,职业中学低人一等,整个职业教育的名声也被毁坏。特别是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后,提出要重点发展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再一次萎缩。

直到21世纪初,“技工荒”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才感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经过这几年努力,才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比例得以优化,才扭转了职业技术教育衰退的局面。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以后,政府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采取免收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杂费,给其提供生活补贴,职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吸引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广大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普通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读书。因此,千军万马挤向高考独木桥的局面并未改变。

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设计和优惠政策,再加上传统文化重学术轻技术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使得教育的恶性竞争依然是教育的顽症。

4、学校发展不均衡

当前大家垢病最多的是重点学校的建立。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造成学校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的激烈竞争,原因是追求重点学校,以便能顺利地考上大学。因此,取消重点学校的呼声由来巳久。
30
多年来,政府对重点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使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了择校问题。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小学升初中要经过考试。这造成了考试竞争,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曾明令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采用电脑派位方式。但是重点学校仍然以各种竞赛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推,于是奥数班、英语班、艺术特长班应运而生,使得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教育规划纲要》已明令禁止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重点学校是长期形成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难以消失。这就是教育竞争的根源。现在各地政府也都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只有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缓解由于教育竞争带来的种种问题。

5、正确的评价制度的缺失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太单一,只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全面评价,但除考试成绩之外,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等都没有刚性指标。于是大家追求的只有考试成绩。新的评价考试方案即将出台,提出小学升初中一律不考试,中学要实施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实施,恐怕还需认真细致研究,做到公平公正。
我国的考试制度长期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既体现了大学招生的自主权,又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但这种办法在我国行得通吗?首先,我国高校招生只凭一纸成绩,无需别的要求;其次,我国中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选择的能力;再次,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申请书的撰写、校友的面试都可能弄虚作假,不能令人相信。高中评价考试改革相关文件已经出台,但愿能够改变现状。

6、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现代教育是一百多年前从西方搬过来的,首先是学习日本。清朝末年壬寅学制、癸卯学制都是源自日本,而日本又是从德国搬过来的。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一开始就打上了传统教育学派的烙印。

虽然1922年改用美国的学制,而且美国著名教育家、现代教育学派的鼻祖杜威19191921年在中国讲学两年有余,竭力宣传他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主张,但没有动摇我国传统教育的传统。因为传统教育比较适合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并具有科举文化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以前,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教育。1949年以后,我国确立了“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的方针。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实际上没有摆脱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影响到今天。

客观地说,凯洛夫教育学还是企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现象的,它强调学生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其教学过程过于僵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造性、批判性。
1951
年我到苏联学习教育专业,当时我们用的教材并非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也没有那么教条。1956年回国以后,我发现国内学界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研究得十分精细,教材也完全照搬它的体系。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和经验,重新重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等思想,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但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为素质教育正名

1、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争论

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519日,邓小平在会议上作报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5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此后“素质”一词就不断见于国家许多文件和媒体中。
1987
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一词。此后,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就开展起来。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引起教育界的争论。学术界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遗传素质,后天怎么能改变?后天一般称为“素养”。有的学者提出,素质是中性的,有好的素质、坏的素质,素质怎么教育?教育实际工作者,特别是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提出,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要取代教育方针?

特别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更感到困惑,他们说,难道我们过去的工作都错了,现在要转轨了?不能理解。有些教师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有考试就有应试,不能一概否定“应试教育”。
对此,我当时也很困惑。我当时的理解是,中央多个文件中都提到提高国民素质,“素质”一词,需要另行界定,这个问题下面再谈。至于素质教育,我认为当时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提出来的。可以从教育的目的论来理解,即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就是“应试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就是“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毋庸讳言,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应试教育”又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
“文革”十年间我国教育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文革”以后,随着国家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我国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青年求学的热情更加高涨。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招生27.3万人,但报考的青年达570万人。当然,这是由于积聚了10年未能得到上学机会的青年所爆发出来的求学热情。但是随后几年,一直存在着升学的激烈竞争。尽管80年代初高中经过调整毕业生大幅度减少,高等学校招生逐步扩大,但是高中毕业生能够考上高等学校的比例仍然很低。高考的竞争直接造成中小学的激烈竞争。
1983
12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文件要求学校不能只抓升学,忽视对劳动后备军的培养;只抓考分,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抓少数,忽视多数;只抓毕业班,忽视非毕业班;只抓高中,忽视初中。但文件发出以后,效果甚微。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4
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
412日,李岚清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一是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二是教育内容主要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三是违背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
1995年起,时任国家教委主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的柳斌连续撰文,五论“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把素质教育的讨论推向新的高潮。
从以上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来看,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而提出来的。

3、怎么理解“素质”这个概念?

许多文件和领导讲话中都提出“素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同时,人们口头上也常常讲“那个人素质真低”,等等。“素质”一词已约定俗成变为人们的口头禅。因此,我们就不能把它束缚在生理学、心理学原来的界定之中,需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
2006
年发布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对素质的概念做出了一个新的界定:“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

这就突破了心理学的解释。我觉得这个界定是科学的,符合我国现在通行的术语。语言本身是发展的,科学概念也是发展的。过去我们把生理心理遗传要素称为素质,后天获得的叫素养。现在把它们合而为一,把在天赋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而获得的品质叫素质。我想也是符合科学的。更何况广大群众已把素质作为口头禅,广泛应用,已经约定俗成。现在没有必要再重新去争论它,造成新的混乱。

4、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提高国民素质

素质教育的提出还有第二个历史背景和重要缘由,就是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出发提出素质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素质教育一词未见正式文件,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是中央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经常关注的问题。

19855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浪潮。特别是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发表以后,许多学校都以此为指针,进行教育改革。

因此,各种教育改革实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有北师一附小、上海师范附小等七所学校开展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开展的成功教育,南通师范附小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武汉江岸区的和谐教育等。这些教育改革实验都是为了寻求提高学生素质,探索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最佳教育模式。
因此,素质教育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教育界思考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而提出的。
提出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有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要求,但总体上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国际教育发展的形势也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很高。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不仅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各国在八九十年代都出台了各种教育改革方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5、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素质教育经过30年来的激烈争论和研讨,尽管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认识,但大体上得到某些共识。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是什么关系?其实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实际偏离了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所以才提出素质教育。
1999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央文件为素质教育下了明确的定义,为20多年来的素质教育的讨论作了科学的总结。
素质教育不是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处方,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有了正确的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会创造出许多方法,当前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规划纲要》又把素质教育提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说明它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作了如下解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三个要点: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是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素质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贯穿到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

6、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进展

素质教育推行多年来,虽然遇到各种阻力,可谓步履维艰,但基层第一线的许多学校都厉行改革,探索前行,创造出丰富的新鲜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付出了不懈努力。
1)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2)许多地方政府明令禁止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各种不必要的测验和假期补课等,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以及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4)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普遍推行。
5)招生考试制度是大家公认的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首先,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以正确的观念为指导。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观念。
其次,要树立人才多样化的观念。

人是有差异的,因此人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每个学生。所以要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这里想补充的是,要平等地、公正地对待每个儿童,他们将来都能成才,不能偏爱某一个儿童。

同时也要看到,儿童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是有曲折的。因此,任何时候对每个儿童都应一视同仁。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我的教育信条,同时也是我在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可能许多家长和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结果造成自我中心,忘乎所以。

误区之二:强制,用父母的权势逼迫孩子,有的甚至用暴力对待孩子,总认为“棒子底下出孝子”。
误区之三:认为每天逼着孩子学习,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
因此,什么叫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爱?

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要求进步,都能成才;尊重每个学生,做到互相信任。怎么才能做到互相信任?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和学生沟通,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

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关注孩子生理、学习上的需要,不关心别的需要。我们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合理的需要要给予满足,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特别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才能理解孩子?就要善于与孩子沟通。要与孩子沟通,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想与孩子沟通,就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摆出大人的权威,要与孩子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孩子能把心里话讲给你听,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3、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决定学生学兴趣的是他的学习动机,即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当他对某一学科、某种知识感兴趣,就有一种深入探究的冲动,促使他去努力追求。

当然,外部动机地可以使它转化为内部动机,经过多次奖励和引导,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本身逐步感兴趣。但这种奖励应该是精神的,物质奖励容易引起负面效应。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材料的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校教学很重要,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所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好奇心是人之天性,孩子长到三四岁,对周围的事物很好奇,会向大人问这问那,这就是好奇心。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尽量回答儿童的问题,不要对儿童的提问不耐烦。有的父母会厌烦孩子的提问,或者搪塞他的问题,就会压抑儿童的好奇心,长大了就会对事物缺乏兴趣和爱好。在小学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学生对学习才能产生兴趣。

4、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教育要在学生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来一个根本转变。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总是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其实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强的,他们自己能解决很多问题。
现在许多地方在推行有效课堂,其核心理念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广西玉林听过几堂用有效课堂模式设计的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分小组自己梳理知识点,编制知识树,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学生个个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学习气氛很热烈。这样的学习对课文理解得深,知识记得牢,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批判能力。

5、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现状,就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前面我们讲到因材施教,正确的理解是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学习本来是自己的事,是每个人的权利,就应该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他。

当然,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师有责任加以指导。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还没有能力选择,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
为了使学生有选择的机会,课程多样化,选课制是必备的条件。特别是高中,要减少必修课,加强选修课。

北京十一学校开展了大胆的实验,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实行选课制和走班制。例如,数学就分成数学I、数学Ⅱ、数学Ⅲ,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能力选择。

6、改善教学方法

《教育规划纲要》第三十二条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一段话就是要求学校的教学工作要进行深入的改革,主要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育活动、人才培养在学校中最终要落实到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是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的被动接受式。这种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竭力提倡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己提出答案。实施探究性学习,就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进一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自己开始探索。这需要时间。

许多教师往往觉得哪来这么多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其实时间是有的,教师可以少讲一些,少布置一些练习性的作业,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思考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只要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会找出许多课题。当然,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排斥接受式教学,要因学科而导、因教材内容而异。如小学低年级主要以启发式为主,很难让他们去探究;又如外语教学,有时可以让学生探讨一些词句的结构,但更重要的还是练习、背诵、记忆。因此,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排除接受式教学。

7、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在引起一场教学革命。它正在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以及师生关系,为个别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平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个性化、网络化、国际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是以课堂为主、教师为主、课本为主。虽然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批判传统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兴趣为主、以儿童的活动为主的主张,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教学仍然离不开课堂,离不开教师,离不开课本。在信息化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信息无处不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大量信息。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正在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要抓住这个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通过互联网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同时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收集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正确处理好“器”“技”“气”三者的关系。“器”指的是工具,是硬件,即电脑硬件。这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这是信息技术开发研究的任务。“技”指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包括制作软件和使用软件的能力。

对一般老师来讲,主要是要掌握使用已有软件的能力。“气”指的是内容及其包含的人文精神,即神气。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就要着重研究这个“气”字,选择好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使它与教师的活动配合起来,把教育的人文精神贯穿其中,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8、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实践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体现到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同伴的交往等能力。我们的品德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

我在中学里工作就有过许多教训:学生犯了错误,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开始的时候还心平气和,但学生往往不听你那一套,和你顶着。谈话越谈越僵,我的火气越来越大,结果不欢而散。我渐渐感到书面和口头教育都不是办法。当然,道理还是讲的,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和付诸行动,还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因此我说: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

9、怎么看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减负”工作已进行了60多年的时间。60多年来,虽然在一些地方、学校出现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好做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时至今日,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不下来,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前面所说的社会种种矛盾。同时,学校、教师和家长总是不放心,认为学习负担减下来,学习质量就会下降。

但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摧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使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疾患:厌学、焦虑感强、归属感差,个别严重的会出现人格扭曲,导致异常的反社会行为倾向。

更为严重的是,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将对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
有一种误解,认为减轻学业负担,学生学习时间少了,教育质量就会下降。其实减轻学业负担,并非减少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是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学习。对儿童来说,玩儿也是学习。

上面讲了许多问题和个人的看法。总的来说,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全社会,包括学校教师、家长、政府官员、用人单位、媒体都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教育的困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