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理论动态>> 文章
我们的课堂靠什么高效?
发布时间:2016-04-25 作者:无 浏览量:4480次

杜金山

高效课堂可分为八大支撑系统,他们分别是:小组系统、流程系统、互动(沟通)系统、反思系统、导学案系统、评价系统、呈现系统、文化系统。每个大系统再按课内课外学校划分,总数就可分为24个子系统。沿着这八条大道,24条小路前行,对课改学校更好、更快取得课堂变革的成功一定会有帮助。

1、小组系统

陶行知先生呼吁解放学生,但是他没有解决解放后怎么办的问题。高效课堂高度关注小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挥团队作用,解决好学生解放、课堂开放后课堂学习的有序、有效问题。小组团队作用的发挥,不仅能实现陶先生解放学生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份能量,为团队内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只要课堂安安静静,教学就能顺利进行,这样的课堂,根本不需要小组。

传统课堂,讲好讲不好是教师的责任,但学好学不好,完全是学生的责任,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小组存在与否,意义不大。

传统课堂,同学间没有互教互学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完全是各个独立个体自己的事,小组存在与否,无关紧要。

高效课堂无论是关注生命的狂欢还是知识的落实,都离不开小组作用的发挥;无论是拓宽展示的空间和舞台,还是提供最有效的“同学”机会和资源,小组都是最佳平台;无论是课前预习的独学、对学、群学,还是展示中的倾听、对抗、质疑,小组都能和学习主体形影相随,提供“贴身”服务。

毫无疑问,由于战争的特殊要求,部队的组织体系是最高效的:军、师、团、营、连、排、班。战场上,班长、班副各关注五六个战士,即战斗小组。小组,是高效组织体系的最基本单位。

小组建设的成功标志是小组文化的形成。文化形成,不仅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密集而导向一致的事件发生。

为此,我把小组建设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搭建小组。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大家都很熟悉,不再赘述,小组规模以6人为最佳,若班额较大,8人亦可。第一次组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搭建小组的意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唤醒的过程。

第二步,组魂建设,这里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所谓物质文化,就是组名、组徽、组旗、组歌、誓词等,这是小组文化的基础。组名至关重要,是最典型的文化符号标志,她既要符合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又要具有本组的特色。为了便于形成强大的小组文化场,建议组名要尽可能通俗、阳光、精准、锐利,让人过目难忘,极富有冲击力。

所谓制度文化,就是组规。组规制定的主体是小组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与小组文化的建设目标一定一致。组规制定走民主路线,制定的过程也是统一的过程。内容要尽可能详细,包含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语言表述要尽可能简洁、通俗、风趣,避免长篇大论、刻板生硬。组规,要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起到导向和惩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内、课外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既要坚持对小组的即时评价,又要坚持对评价结果的日积月累和公开呈现,为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制造环境,提供目标和事实。

经历两个月左右,如果第一次由上而下组建的小组不够理想,建议用竞选和民主选举的方法,重新建设小组,让具备领袖气质的学生,成为组长,发挥他们的人格魅力,强化小组建设。

第三步,最漫长,也最重要,这是小组真正的形成过程。前面所作的工作,一是确立了价值取向,二是提供了载体和制度约束、导向,但是,真正内化为小组成员的精神需求,需要较长而又充满密集事件的过程。组名、内涵、组歌、誓词这些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要反反复复地出现,并不断赋予更加深刻的解读。

小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文化、团队文化,当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自觉时,小组,这种形式本身,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文化的最终形成,就是文化主体的被“文”所“化”。

2、流程系统

教学时间分配虽然各有不同,但在流程设计上都遵循了这样的基本原则:预习、展示、反馈密切相连,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前充分预设和预习,课中充分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总结和反思。目标前置、问题前置、方法前置、学习前置、管理前置,学习流程重心的普遍前移,使先学后教思想得到普遍落实。

传统的学习流程是讲、听、记、练(做)、考。这种流程最大的问题是不道德。为什么不道德?多年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口号,在各个学校喊得很响,可看看我们的流程,在这样的流程下,学生能成为主体吗?这种流程,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只能处在被动地位。这好比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头踩在地上,边踩边说,别看你在下面,你可是主人呀!这道德吗?

所以,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流程,用流程保证其主体地位

目前,全国各地实行高效课堂的学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时间分配,但是都有自己课堂流程的重新设计。循环大课堂、三三六课堂、271课堂、五环大课堂,主体多元双向五环大课堂等,遵循预习、展示、反馈密切相连,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前充分预设和预习,课中充分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总结和反思的流程,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探究的可能和机会,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在课后,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真正的理性力量,任何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将终身发展,日益强大。

3、互动(沟通)系统

互动(沟通)中,改变课堂的情感状态;重建师生的关系。

互动(沟通),优化了课堂生态;促进了师生共同、和谐、快速发展。

传统课堂不重视师生关系建设,因为,教师的任务是讲清、讲明、讲透,学生的任务是记忆、理解、应用(解题),师生分工泾渭分明,几乎没有交集;师生关系状态如何,对这样的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大。

传统课堂的问题所在,也是高效课堂的突破所在。

高效课堂,第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第二是想方设法让师生在课上、课下深度、高效互动交流。在互动中,强化平等、紧密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中,改变课堂的情感状态,优化课堂生态,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快速发展。所以,互动,既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也是保证课堂生命狂欢、知识超市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4、反思系统

反思,也是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必然。

一切变革和进步,都必然伴随着反思!反思,是自主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反思,也是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必然。

高效课堂中,处处都有反思的影子。

每个问题探究之后,都要进行反思,因为问题的设计不是无目的的,反思,让我们明确目标是否达成。每份导学案的最后部分,都留有反思的空间,反思让学生回扣目标,检验学习的成效。

每节课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本节课的导学案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教师反思,一是可以让导学案的编写贯通于整个高效课堂的流程中,在教中再次提高导学案的编写水平,以便在下次使用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二是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叶澜教授说:反思三年成名师。这种课堂,由于开放和生成,教师可以实现在教中学,通过反思,把这些智慧的光芒收集起来,照亮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

学生反思,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成为学习型人才,终身受益;二是任何课堂,即使是高效课堂,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没有搞懂或者理解不透的问题,下课后要摘录到纠错本上,在摘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实在搞不懂,先求教于同伴,最后再求教于教师。

5、导学案系统

很多人认为,预习不是正式的学习,只是为正式学习做做准备,这是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预习可有可无的原因。其实,预习就是学习,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会预习、不重视预习的学生,已经提前败下阵了。

传统课堂的载体是教案、笔记、作业、试卷。这种载体只能承载以讲、听为主的传统教学。这套载体下,师生信息完全不对称,必然导致教师成为课堂霸主,高高在上,滔滔不绝。由于学生完全没预习,甚至连学习目标都不知,根本无法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只能是被动听讲,拼命记忆,设法理解。

高效课堂要求转变学生的身份,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心,真正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必须成为平等的对话者。显然,传统载体,无法担当此重任。所以,课改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进行了课堂载体的改革,导学案应运而生,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这一重任。

我认为,导学案是重要,但切不可把它神秘化、僵化,更不能把课改成功与否的责任,全部推到导学案编写的水平上。不可否认,导学案水平的高低,对课堂效益会有影响,但它绝不是高效课堂成功与否的根本。

按照高效课堂的流程,导学案要经历形成、使用、评价、存档几个阶段。目前,破解“导学案困局”的关键还是对导学案本质的理解和对预习这种学习方式要求的理解。

导学案是什么,当前有很多表述,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导航仪等等,这些都是帮助理解其功能的。我希望利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大家把握它的本质。

如果把教材当“原著”,导学案就是话剧的“剧本”。我的设想,目前,多数学校,教师是编剧,师生则是话剧中的“名角”,每次登台,他们既要尊重剧本,更有临场发挥,即现场生成。

编剧在创作“剧本“前,首先要搞明白“制片”的目的,即,为何演?其次,演给谁看,是定位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第三,两头搞定后,你也不能原著照搬,只能从原著中寻找出可以利用的“价值点”,要想方设法把这些“点”的内涵外延搞清,并转化为情境,最好能够形成冲突!演员有好戏,观众才有兴趣。

与此类似,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前,首先必须搞清学习目标,这目标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课标(考纲),二是学情。目标确定后,再进行内容的选择,不必要也绝不可能把教材上的所有内容都搬进课堂(教教材),要知道,大容量和大信息量并不简单相等,根据目标和学情,从本节教材中选择几个恰当又关键的“价值点”,然后围绕这些点的内涵和外延,创设问题,使之问题化,再想方设法把问题转化为“生活”,把你所知道的认知冲突尽可能地设计进去。

在目标表述上,我建议只表述知识目标,这样师生更容易记住、聚焦。至于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在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中,只要是高效课堂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蕴含其中,润物于无声了。

导学案使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预习,在对待使用导学案预习这个问题上,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是认为预习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二是预习极为重要,预习好的标志是“完成”导学案。

是不是都做对才算是完成?我的回答是:否!如果都对了,后面的学习(大小展示)就是没有必要的,是浪费。传统课上,有的人为了获取比赛的优势,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学生全会了,再重新表演一遍,那是不道德的课堂,与我们高效课堂所说的预习完全不同。预习就是学习,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会预习、不重视预习的学生,已经提前败下阵了。

那么,怎样就算完成了预习呢?只要学生知道在下面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中,哪些他已经搞懂,哪些他还没有搞懂就算是完成了预习。会的,学习内容转变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不会的,是课堂上真实的学习内容。由于每个学习个体的懂或不懂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也是有差异的,这就实现了同步教学下的差异学习。

为了帮助教师们理解预习,我把预习比作“定时开卷考试”。设想一下,开卷考试,学生会不会撇开课本?开卷考试,学生会不会先整体浏览,实现信息的第一次录入,然后从易开始。容易的,拿全分;较易的,力争做对;含糊的,试着完成;实在不会的,会刻在脑海,成为心痛的“结”。预习时间长或短,只是对“对、错、结”所占比例有影响,但是,无论哪部分所占比例高点低点,都不影响预习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

6、评价系统

激励性评价是真正极端复杂的艺术。但凡艺术,都带有极强的主体属性,再好的师傅,只能教原则和技巧,无法传输艺术,师傅领进门,实施靠个人,靠每个教师的悟性和能力,这是许多教师终生从教都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道难题。

传统课堂一是不重视评价,认为评价浪费时间,没有必要;二是用批评代替评价,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在“严是爱“的谎言下,肆意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评价脱离了理性,这样的评价不仅没有教育意义,还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三是几乎不评价学习的过程,因为,课堂上根本没有显性的认知冲突,所有的东西都来自课本和教师,一切都是标准、正确的,无从评价,不必评价。

事实上,我认为,评价极为重要,因为,评价是发动机,评价是方向标,评价是课堂里的魂。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评价,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激励性评价,让课堂不再冰冷、寂寞和缺乏人性关怀。

高效课堂内的评价要坚持全面性、激励性和即时性三大原则。

全面性:第一,既评价知识,更要评价人;第二,所有的流程都评价,所有的事件都评价;第三,教师评价小组,组长评价组员。

在全面性方面,多数课改学校的教师,注意了对学生情感状态和知识形成过程的关注和评价,但有两个问题,往往注意不够。

其一,在流程评价中,不注意对课前学生导学案预习情况的评价。这样一是容易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二是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地完成第一次学情调查,从而导致在展示内容选择和展示任务分配上的盲目性,课堂聚焦不准,效益自然会受影响。

其二,教师直接评价到学生个人,忘记了他背后的团队,长此以往,明星展示现象越来越多,组长被架空,小组团队作用越来越弱,多数学生再次成了观众。关键组织作用被削弱,课堂必将会遭遇更大问题。

激励性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不批评学生,尽可能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都知道“我要学”比“要我学”产生的学习效益更高,也承认,兴趣和动机是学习的第一动力,但是,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急急忙忙地直扑知识目标,忘记了对学生兴趣、动机的培养保护,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激励性评价的难点在于,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时激励火候、时机的把握和方式的选择。学生中的黛玉型、悟空型、沙僧型、八戒型、唐僧型、张飞型等等都要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方式对待。如果说教学是艺术的话,那么,我认为激励性评价是真正极端复杂的艺术。

如何弥补教师在评价方面能力的缺陷?就是要教师注意尽可能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亦即,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事实上,如果小组建设得非常成功,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同学评价多管齐下,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即时性:前面说过,部队是一个高效的团队,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各国的部队都能保持高昂的士气,秘诀之一就是即时评价。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部队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会立刻进行评价总结,首长站在队伍前,一声:讲一下!立刻开始对任务完成情况和队伍精神状态进行评价。与此对比,我们的传统课堂死气沉沉,同样是青年居多的场所,课堂,为何这样萎靡?传统课堂,根本不关注即时评价,作业、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等,都是滞后的评价。设想一下,把所有的体育比赛中的记分牌都撤掉,比赛结果都在一个月后公布,赛场还能生龙活虎吗?

即时评价贵在即时!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十分功利地直扑知识目标,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观、学习观的彻底转变。教师在课堂中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燃学生。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新师者应该:点燃,激励,启蒙,传道,授业,解惑!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没有主体的唤醒和参与,学习不会真正发生;教师再敬业,也不能代替学生学,就像再爱孩子的母亲也不能替代孩子生病一样。

7、呈现系统

高效课堂就是集体面批的课堂,每个人把自认为对而实际上错的结论和想法展示出来,利用小组和班级资源,集体面批,高效纠错、高效落实。

传统课堂的呈现方式是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高效课堂,在呈现方式上实现了全面的突破,课堂不再单调,而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充满新意和活力。

展示,是高效课堂的第一呈现方式。大家都知道“发展”这个词,展既有拓展、增长、提升的意思,也有展开,展示的意义。“展”为“发”提供了动力和资源。

展示,至少有两大益处,一是实现了课堂资源的增值、共享,直接服务于知识目标的高效落实,二是为学习主体提供了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张扬个性的机会,为解决“我要学”的内驱力问题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生命狂欢、知识超市两个维度,通过展示这一呈现方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纠错,是高效课堂的第二种呈现方式,正是通过纠错,实现了知识的高效落实。

纠错,利用学生的学习新知过程中的认知冲突资源。学习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必然认知冲突。我把认知冲突又分为两种,一是学习主体内旧知与新知的冲突,二是不同学习主体间,由于其成长经历、社会生活不同,导致对同一新知的认知不同,从而产生个体间的认知冲突。无论哪一种冲突,都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学习资源,都必须利用好。

基于此,“展错”、纠错成为了高效课堂的第二种常态呈现方式。

点拨是高效课堂的第三种呈现方式。通过点拨,实现对知识理解的提升。由于学生的年龄、心智以及掌握基础知识、社会活动经验等等的局限性,学生间的冲突,辩论,往往会陷入低水平循环的怪圈,俗称车轱辘争辩,这样的争辩,意义不大,浪费时间资源,苗头一现,教师要及时介入,适时点拨。当然,点拨的主体也不一定是教师,如果你发现有一个学生眼睛里泛着光,也要把这样的机会大方地送给他——教师,绝不在课堂上与学生争风头。

开放,是高效课堂的第四种呈现方式。通过开放,实现了学习内容、应用空间的大拓展。知识与生命隔膜,学习与生活无关是传统教育的又一大弊端,这直接导致了新的学习无用论泛滥,学生学得累,对课堂没兴趣。高效课堂,要求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成长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课本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基础性学科的学习与最新的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教材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信息载体,课堂不再是庄严肃穆的学术殿堂,一切都有了温度、味道、色彩。这样做,不仅师生的视野开阔了,学习内容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学习有用了,有感觉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增加了。

对抗,是高效课堂的第五种呈现方式。在激烈的对抗中,小组成员并肩作战,彼此认识到对方的价值,团队在对抗中形成。对抗,是一种相对激烈的学习状态,这时,无论是直接对抗的双方,还是观点倾向明确的其他小组之间,都会“剑拔弩张”,此时此刻,倾听、思维、表达都进入忘我状态,是学习的巅峰时刻。

质疑是高效课堂的第六种呈现方式。如果说对抗更多地表现为团队行为的话,质疑则更多以学生个体的方式出现。质疑,不仅让课堂更加有活力,更重要的是,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有助于民族启蒙。我个人认为,传统课堂对学生的伤害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定:伤身、伤脑、伤心。不是有人说中国教育“有脑无心”吗?为何我还说中国教育伤脑呢?教师讲授式教学,学生只能接受式学习,当然,所谓的动脑,也仅仅是认同性思维了。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很多学生成了脑残,而且往往越是成绩好的学生,伤害越大,它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批判精神,没有了批判精神,就不可能从理性上真正立起来。良好的思维品质应是敏锐的、是综合的。发散、逆向的思维价值远远大于这种认同性思维。敢于批判和质疑,我们的新一代,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立起来的人。传统课堂,扼杀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所谓的迂腐、呆板,死读书、读书死,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导致经过课堂后的不再是人才,而是工具。这种思维对中华民族危害极大。

8、文化系统

课改,要想润物无声,一定不能不借助文化的强大力量。可以肯定地说,高效课堂文化形成之时,就是课改成功之日。

没有文化的课堂,只是一个“驯兽场”;没有文化的小组,就是没有灵魂的机器。如果说小组建设成功的标志是进入文化态,那么改课成功的标志就是形成新的课堂文化、教学文化、教育文化。

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单位、个人,其发展的过程都不外乎“以人化文”和“以文化人”的循环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既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的客体。以人化文,人充当了主体;以文化人,人就是客体。

关于文化的论述已经很多,我体会到,“文化就是一种有明确指向且能量巨大的场”,凡是进入其中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其所化,而且这种“化”会“化”到人的潜意识层面的,然后,人就被其左右,但人却又往往不知。大的例子不用举了,想想你的乡音,想想你的家乡小吃情结,无不是在你不知的情况下,由文化能量刻下的深刻烙印。

文化力量如此强大,但是文化的形成却是极其艰难的,以人化文,就是改良文化,发展文化,这件事非常艰难。想想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曾经和文化巨人搏击的伟人,有几个是彻底达到其目的了?不要说中华文化,就说你的乡音,不管你离开家乡多久,学普通话多久,乡音,一直与你相伴,让你难以彻底改变。

无论如何,文化,你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文化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必须让其发挥作用,以人化文再难,我们也要坚持去做。

关于如何以人化文,也有很多著述,不外乎围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几条线去努力“化文”,我希望所有课改学校,一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推进课改的强大力量,也是课改中最大的难关。

高效课堂,体系庞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表述各异,但大道相通。我以八个系统为脉络梳理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是希望帮助课改学校既见森林、也见树木。整体理解就是仰望星空,这样不管道路多曲折、坎坷,方向都不会动摇;理清经络,关注细节,就是对工程的系统解码,学校按图索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就一定可以走向成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