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宏阔博学 深思质疑 学好中学历史
发布时间:2016-08-01 作者:无 浏览量:4765次

付文治

每每言及高中历史,不少学生便面露窘色,尤以数理见长的学生为多,所谓“谈史色变”。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对浩如烟海的历史信息无有兴趣、对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倍感繁琐、对历史术语与史学概念认识模糊等。

由此观之,适宜的教法、适切的学法便成为医治诸多高中历史“学困生”的必备良药。笔者兹就“如何学习高中历史”提出若干建策。

一、广泛涉猎、培养兴趣

兴趣是历史学习的源动力。学生之所以疲于历史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求知欲的缺失。在许多学生看来,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既事不关己,便可高高挂起。

然而,“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旧有历史恰恰与现实生活难分难解,许多历史问题富有深刻的现实寓意。

历史、现实、未来难解难分,思想理论界对此虽观点众多但都认可这种无法割断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历史题材的文学、文艺作品随处可见,电视剧、电影、游戏、小说、戏曲中皆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可以成为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媒介。

学生课余时间、假期或观看历史主题电影,或前往名胜古迹观游,身体力行感受历史的魅力,消弭时间与年代造就的“距离感”。在这一过程中,潜在兴趣得到激发,历史不再“为学而学”。

近日《芈月传》开播,掀起了一股历史学习热。高一学生在接触历史教材第二分册“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两课时倍感亲切。学生怀揣着兴趣展开学习,并在授课结束后,对该剧部分桥段、台词作出反思。

剧中,商鞅死前说道“看不见大秦一统天下、帝业之成了。”认真听课的同学必能机敏地发现编剧犯下的历史错误。嬴政首创皇帝制度,商鞅处战国之世,何来“帝业”之说?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对于“中央集权体制”内涵的理解便进一步深化了。

当然,课外书籍阅读应该是提升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历史学习不同于历史研究,既无需埋首于故纸堆中,但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普及读物,茶余饭后,积极翻阅。

昔如《国史概要》《国史大纲》《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等,或人物传记、或大事概述、或风俗史话,即使不属严谨的历史学作品,但若叙事详实、笔调诙谐、文字清晰都可成为同学课后了解历史的宝器。

兴趣得到激发,自然能对历史心生亲近之意。

二、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预习是历史学习的开始,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听课效率。

中学历史学科是中学生与历史故人的对话,历史留下的精彩篇章都是成熟的高智商的各类历史人物创造,需要有一个熟悉对方的机会,预习就是先与故人打招呼,并非可有可无,目前由于课业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大多数同学常常忽视历史预习。

其实,历史学科的预习是容易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文本,学生应当在课前阅读课文文本一遍,快速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

在每一单元第一课学习之前,学生还应对单元导言进行初步了解。单元导言将各个单元的核心内容以极为简练、精到的语言概括,渗透了教材编者的核心理念。

如第四分册“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导言写道:“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一句高度概括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背景;第二句由政治和思想两大领域介绍了本单元涉及的主要内容,即三场政治革命、一场思想运动;第三句交代了17-18世纪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及影响。

学生通过预习单元导言,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形成初步认识,在听课过程中,便可有的放矢,更具方向感、结构性和针对性。

其次,应该阅读教材章节具体内容。

教材章节里有正文部分、小字补充、地图图画、文献选读、名家史论、知识链接、练习与测评、探索与争鸣、阅读指南等多个部分,为实现“有效预习”,可在阅读过程中圈划、标记疑难点,就一些文字、图片或阅读来来的问题标示出来,一般每一课2——3个标题,每一个标题之下正式文字2——3段,小字补充部分2——3段。

要思考几个标题之间、几段文字之间的历史联系,文献选读与名家史论更能发人深省值得深思,练习与测评、探索与争鸣、阅读指南都是紧扣该课核心的设计,可以尝试阅读、比较、联系、解答,如果能预先在学习的兴趣与基本内容方面激发自己,带着问题听课,方能真正驾驭历史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高中历史学习最核心的环节是课堂学习。因课时限制,教师间或不得不将2-3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在一课中完成,使得原本对于学生而言信息容量颇大的历史课变得更加难以掌控。这就要求学生注意高度集中,紧跟教师步伐。

那么,学生听课究竟应该听什么?常言道,听话要听音,窥见其中门道,听课同样如此。在笔者看来,听课首要听思路、听结构。一堂课一个中心,教师的所有教学设计几乎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这个中心与具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纽带便可称为“思路”。

因此,一堂课上完,学生未必需要识记大量历史细节,却应当理清整节课的内在逻辑,抓住教师授课的逻辑链,体会教师核心的教学立意,将历史课的结构、框架、线索留存脑海,进行整体把握。

诚如是,则“学生每堂课获得的知识是完整的一串”(包启昌《一堂课一个中心》,《历史教学》198804期)而非孤立、零散、缺乏关联的知识点。

如学习第三分册“第22课:元朝的统一”时,学生发现该课中心落点于“统一”二字。那么所有关涉“统一”的内容都是学生听课的重点所在。元朝如何实现统一?元代统一的特点是什么?基于上述特征,元代巩固统一的措施表现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层层推进,实际上就是教师授课的思路与结构,如能把握这条主线,学生可谓探得此课灵魂矣。

与“听课听什么”相伴生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学生上课记什么?前已述及,历史课的信息容量不可不谓浩淼,面面俱到加以记录,既无时间、亦无精力。既然听课重视思路、结构,那么笔记记录也当有所选择、有详有略。

与主线相关的内容便是最为有效的信息。仍以三分册“第22课:元朝的统一”为例。学生根据教师关于“元代统一”相关内容的设问、引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运思过程以笔记形式反馈,大致如下:

QQ图片20160801090954.png

元代手工业农业生产措施、马可·波罗来华等其他具体史实内容可以留待课后反攻、消化。

四、复习巩固、理解记忆

从记忆规律来讲,课后一定程度的回忆、深化思考、进一步探究是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巩固向来是教学活动中关联密切的三大步骤。

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将课程的思路、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在课后还须回顾、回思,一方面将线索整理得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对这些线条、框架下的具体细节、史实进行填补、识记。历史复习实际上就是一个“砸实”的过程,强化记忆、消除遗忘。

常用且快速有效的记忆方法有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但若希望将某些历史问题看得通透,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如在评价《汉穆拉比法典》法学价值时,教材用语“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为法典”。部分学生嫌定语太多、背诵困难,就将语句压缩为“《汉穆拉比法典》是第一部法典。”即便背出,也未必能够理解,久而久之便渐渐遗忘。

“目前已知”提供了时间限制,伴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推进,很有可能发现更为古老的成文法典。这四个字体现了史学用语的精确性。

“世界历史”交代了空间范围,表明《汉穆拉比法典》的法学成就世界瞩目。

“成文法典”强调了法典性质,不同于建立在地方社会组织基础上的习惯法,《法典》集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古巴比伦王国官方颁布的具体且系统的成文法律文件。

如能理解到这几方面,在识记过程中,便可省时省力,避免有所遗漏。

五、勇于批判、敢于质疑

历史注重识记,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门肤浅的记忆之学,甚或是枯燥的“历史背诵学”。中学历史鼓励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勇于批判、敢于质疑,带着批判性思维与发现问题的眼光探究学习。

教材中“探索与争鸣”板块,引入了大量学术界前沿观点,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批判”范例。学生可以此为径,通过对该板块内容反复体察,利用教材文献选读与知识链接等内容翻阅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为证据,能提出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看法。

譬如第五分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探索与争鸣板块写道“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也有学者提出,甲午战争才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学生可以依据教材观点(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或参考蒋廷黻、茅海建等学者研究成果(西方价值观念输入、夷夏秩序逐步崩溃),从多角度论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亦可根据时人梁启超“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的言论与西人关于甲午战争的评述,论证甲午“分水岭”提法的合理性。

再如第三分册“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课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进行反思,抛出李约瑟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其中有两个质疑:一是有证据说明中国是曾经长期超越西方吗?二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如何发生的?

部分学生阅读了鲁迅《电的利弊》,认为从“造”至“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问题。

部分同学阅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书中谈到,“在中国,儒教继续在社会中居支配地位。它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这一点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中国尽管最初在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后来却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

这些同学赞同斯翁观点,认为“儒家文明”的惰性构成了科技发展的阻力。

甚至有部分同学阅读了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所谓‘李约瑟难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中西方所谓的‘科学’同名而异实,好像围棋和象棋虽同属于‘棋’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

他们从中西文化异同的角度立论,认为中西方文化是两大系统、两个脉络里的东西,东方文明之树催生不出西方文明之果,本身也是对李约瑟问题进行历史的回应和解释。

上述思考,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为思维定式所限扼,正是历史教学中期待出现的百花齐放图景。而学生不断地思维锻炼必能洞悉历史真谛,扩大学习半径,深化历史能力,锻冶心灵情操。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阐释分析不断深化,其学习方法也会多种多样,难以穷尽。但大体上应该从学习兴趣、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批判创新五个维度掌握历史内容、积累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付文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历史教师,特级教师。从事历史教学29年,带教高三毕业班20届,任班主任18年。工作中多次荣获区县级以上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十杰教师、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君远奖、华杰仁爱奖等。

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华师大教育基础理论研修班、上海市“双名工程”历史名师基地培训学习,均为优秀学员。多次荣获市、区级教科研奖,发表论文10多篇。

文章来源:第一教育 201621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