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A-Level考试拉开改革大幕
2015年9月,被称为“英国高考”的A-Level考试正式启动改革,随之便在社会上引起一片热议,牵动众人心,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等各大媒体更是进行大肆渲染。
A-Level考试为何要改革?又将改成什么样子呢?
对于A-Level,你了解多少?
英国A-Level考试是英国高等院校的入学考试,是普通中等教育证书高级水平(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GCE A-Level)考试的简称,其性质与我国的高考相似,分别于每年5~6月和10~11月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组织考试,成绩分别在8月和次年2月发布。
要了解英国的考试制度,需要先搞清英国的学制系统。英国的学制可以概括为“六五二”:
小学教育六年(5~11岁);
中学教育五年(11~16岁),毕业时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of Secondary Education, GCSE)考试,即中学会考,至此11年的义务教育结束;
后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中学会考结束后学生进行分流,部分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而其他学生则进入“中学六年级学校”(Sixth Form College),学习两年的A-Level课程,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相当于高中或大学预科阶段。A-Level考试就是为这一阶段学生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
A-Level课程分科细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三至四门科目进行学习。相对于中国的高中课程,A-Level课程的要求更高一些。
在两年的学习时间里,学生所取得的课程成绩决定了他们能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不同的大学和专业对于学生的A-Level成绩有着不同的要求。
A-Level考试制度是英国在1992年的《高等教育改革议案》中确立的,实施至今已经长达二十余年之久。
A-Level考试制度的一些优势有目共睹:
1、赋予学生多次考试的机会。
A-Level课程成绩为等级制,区分为A、B、C、D、E 和U六个等级,其中A 为最优,E为通过, U为不及格。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重考,最终成绩以最好的一次为准。
2、享有严格的权威性。
如同我国的高考一样,A-Level课程证书几乎被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A-Level课程既涵盖高中内容,又注重与大学课程的衔接。英国本土以外的外国学生参加A-Level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入读欧美等地的大学本科,无须修读任何大学预科课程。
3、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A-Level考试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认可,学生凭借所取得的课程等级证书,可以申请进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接受本科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如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非常欢迎持有3个“A”等证书的学生。
美国一些顶尖大学尽管需要SAT成绩,但也有部分大学接受A-Level成绩,并且学生可申请将A-Level课程等级证书转换成学分,据此最多可减免一年的课程学分。
4、考试选科具有灵活性。
A-Level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A-Level选课的灵活性,一些学业成绩原本并不突出的普通学生,甚至所谓的“差生”以及“偏科生”,在选择科目时可以避重就轻,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
这样通过A-Level课程的学习,其学习兴趣以及个人思想和创意便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机会与成绩优秀学生一样获取“A”等证书,从而获得进入一流大学的机会。
眼下,A-Level却在走下坡路...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每个硬币都有两面”(Every coin has two sides)。A-Level考试虽然为英国及其他国家的高校人才选拔工作做出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疲态和弊端也日渐凸显。
1、筛选人才的作用在逐步减弱。
有调查数据表明:2002年,在A-Level考试中获得及格以上成绩的考生比重为94.3%,达到A等的学生有20.7%;到了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升至98.1%和25.9%。
这种现象与考试难度或评价标准的降低不无关系。当然,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也部分归因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
但即便如此,A-Level考试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区分度,如此才有利于人才的选拔。高分考生占总体考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学霸”泛滥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这给高校在生源的选择上造成很大困扰。
剑桥大学等名校抱怨:太多学生在A-Level考试中取得高分,使得学校无法辨别谁究竟才是最聪明的学生,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2、限制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A-level考试让学生自主选择三到四门课程进行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为了确保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学生通常会选择那些自己最擅长的课程进行学习,而放弃那些难度较大的科目,即使对这些科目很感兴趣。
可以看出,A-Level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唯分数论,从而限制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成千上万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而不是真正地在学习知识,提升自身多方面的素质。
3、重考次数过多,分数真实性受质疑。
A-Level考试的安排为每年定期举办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学生在接受为期两年的后期中等教育课程时,随时可以参加该考试。换句话说,学生可以在两年的学习期间内,多次参加A-Level考试。
但此种状况容易造成学生将重心摆在如何拿到A-level考试科目的高分上,而非在课堂上认真地系统学习相关科目的知识,由此导致的一个局面就是学生不断“刷题”,以便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仍可能是一知半解。
对此,英国前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el Gove)曾指出,A-Level课程无法让学生真正对他们所选的学科发展出“深度的认识”,太多的精力被花在了如何应对考试和评估上。
因此,A-Level下决心改革了!
针对A-Level考试显露的诸多问题,今年9月,改革的大幕终于被正式拉开, 主要有以下四项变动趋向。
改变1、从多次机会到“一考定终身”
在现有的A-Level考试架构下,课程采用模块式设计(modular system),第一年的课程与第二年的课程相互独立。
相应地,A-Level考试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学生在第一年时需要先参加AS 水平(Advanced Subsidiary Level,亦称A1 Level)考试,该考试在性质上属于资格考核,在内容要求上的难度较低;第二年参加A2水平考试,该考试在内容深度和学业要求上更高一些。
学生的A-Level考试成绩则是上述两项考试成绩的合计。
而且,如果学生在AS阶段考砸了某一科目,或者觉得该科目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在A2阶段重考,这样学生便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A-Level考试成绩。
改革后的A-Level考试将取消课程原有的模块式设计,转而采用直线式的课程,一门课程贯穿两年,考试时间则延至两年的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
这样,A-Level考试成绩就等于两年A-Level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大考成绩,考试内容包含两年的课程内容,从而取代之前第一年的AS水平考试成绩加上第二年A2水平考试成绩的计算方式。
改变2、弱化AS水平考试的功能
改革前的AS水平考试在第一年课程结束时进行,成绩占A-Level总成绩的一半;如果成绩不理想,学生可在第二年重考(resit)一次。
改革后,由于A-Level成绩的计算是以两年课程学习完成后所进行的一次性考试为基础的,一考定终身,重考一事便不复存在。
此外,AS水平考试从A-Level中独立,自成一个考试系统,通常在第一年课程结束时举行,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考试后会获得相应的成绩证书,但其成绩与A-Level总成绩无关。
由于变成一个独立的考试,AS考试拥有自己完整的内容大纲,难度上也有所增加。在申请入读大学时,学生亦可将AS水平考试成绩作为申请材料使用。
显然,尽管AS考试仍会存在,但其意义和重要性与以往已大不相同。
改变3、从应试考试到能力考试
改革后的A-Level考试体系在难度上会有所增加,注重考查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试题设计的关注重点不是计分和评价的便捷性,而是衡量学生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考试内容会变得更加综合、更加灵活、更具开放性。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学习广泛而有深度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开放的思维品质、多元的创新精神以及广泛的实践能力,而不再是单纯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习。
改变4、大学全面介入A-Level考试
A-Level考试改革将加大英国大学在A-Level考试中角色的比重,让英国大学更多地参与到考试的命题等工作中,改变延续多年的由考试管理部门(考试委员会)负责命题的方式。
而之所以这样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行的A-Level考试制度没有为学生今后的大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希望A-Level考试能够引导学生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并减少填鸭式学习。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迈克尔•戈夫在担任英国教育大臣时建议,在对A-Level考试进行改革时,要将考试内容交由大学拟定,而不再是单纯由考试部门进行管理。
为此,英国教育部门将强化大学在A-Level考试中的角色,安排至少20所大学参与试卷的命题工作,以便学生的所学能够为日后的大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A-Level课程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还没完,A-Level改革引发诸多争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A-Level考试作为通往大学的桥梁这一作用正在受到社会的质疑。
2012年,英格兰资格及考试委员会(Ofqual)宣布对A-Level考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但凡A-Level考试举行或成绩公布之时,有关A-Level考试如何改革的议题都会在社会上引起讨论。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AS水平考试的存与废等考试形式的改革上,而对增加考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等改革举措,社会各界意见则比较一致。
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到利益之争,因而推力和阻力总是相伴而存的。如果将A-Level考试改革的不同诉求放在天平的两端去衡量,不同团体会有不同的考量。
站在大学的角度而言,是希望通过A-Level考试,能够选拔到合适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而其中的AS水平考试为入学选拔所提供的参考作用不容小觑。
因此,对于A-Level考试改革,由英国顶尖大学组成的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反对的声音最大,反对的焦点集中在将AS与A2考试相脱钩,弱化前者的意义。
罗素集团声称,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内的集团内24所大学都希望保留现行的AS水平考试,因为在第一年学习结束时学生取得的AS考试成绩,对大学的招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了这个成绩,大学才能决定给学生发放什么样的入学许可:录取、有条件录取或者拒绝录取。
在现行的A-Level考试体系下,学生一般会在AS阶段考完试后,将AS考试成绩用于申请大学,大学则主要依据这个成绩给学生发有条件录取许可(conditional offer)。
有条件录取意味着,如果学生在A-Level所有考试结束后成绩达到校方的要求,便可直接入读先前申请的大学,而无须再次申请。
事实上,AS水平考试一直是英国各大院校综合评估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是否向学生发放有条件录取许可。如果断然将AS水平考试与A-Level考试相脱钩,就意味着英国院校将失去一道“入学关卡”,影响学生的录取机会。
不少教师担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恐怕会导致那些平时表现优异但A-Level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与名校失之交臂。相反,那些以往表现平平但A-Level考试时超常发挥的考生,将会获得“逆袭”的机会。
站在考试组织者的角度来看,A-Level考试改革的初衷是让学生的学习走出唯分数论的死胡同,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泛的机会来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现行的A-Level考试体系下,两年的课程被分割为各个模块,以此推进课程的学习;而考试的如影随形,使得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过多乃至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备考上,从而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取消将AS水平考试的成绩计入A-Level总成绩的做法,改为两年课程学习结束后一次性考试的方式,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空间,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站在英国民众的角度来看,A-Level考试改革背后的利益博弈更为复杂。在英国,寒门与豪门的双轨教育体系由来已久,贵族与平民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接受教育,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的分野延续至今。
一般而言,英国私立学校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教育质量远远高于公立学校。但近些年来,社会上要求为寒门子弟提供更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使得进入大学乃至名校中的寒门学子的比例有所上升。
名校不仅意味着名家云集,对于富人来说更是结交人脉的重阵之地,穷人比例的不断增加势必引起富人的不满。
张楚楚在刊发于澎湃新闻网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英国名校为迎合富人的口味,不断发明新的游戏规则,如推出大学预科课程(Pre-U),淡化乃至取消A-Level考试。
相比于A-Level考试,大学预科课程难度更大,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更高,在穷人与富人教育资源不对等的前提下,大学预科课程的推行显然更有利于富家子弟的入学。
倘若采取自主入学考试成为英国名校的一种风气,平民子女在入读名校的机会上会愈加处于劣势地位。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5年11月刊,更多内容,请参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