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教育视野>> 文章
中国学校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6-09-20 作者:无 浏览量:4789次

编者按 2016年的中国版《地平线报告》新鲜出炉了!报告延续着犀利独到的眼光,指出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未来五年内有望面临的最为显著的技术议题、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中国具体情况,预测它们的潜在影响。

2016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中国)

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NMC)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合作研究的成果,旨在帮助中国中小学学校领导及相关决策人员及时了解有利于促进全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究的教育技术领域重大发展态势。

加速技术应用进程的关键趋势1

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对于中国中小学学校技术采纳问题的相关讨论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意义。

与全球情况相比,中国基础教育表现出两个不同趋势。首先,专家们强调,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集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数据,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习材料的过程,进而利用这些数据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开放性教育资源迅速地对学校建设带来影响。

专家组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以下这九大趋势很有可能会在驱动技术规划、决策制定中发挥巨大作用。

长期趋势:五年或更长,学生将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实现亲自动手的体验式学习

2016中国专家组选出的排名最高的趋势与全球专家组的选择在一个关键领域发生重合,即“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世界各地的学校都意识到,亲自动手的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因此各学校纷纷探寻将学生自创内容、想法整合到教学行为活动的新途径。

本报告中,中国专家组将创客空间(即专用于鼓励创新式学习的物理空间)列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对这一趋势着重强调,进而为这一重大长期影响趋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1推动文化变革与创新

技术是推进校园文化创新的催化剂,其适用范围广泛,且投入低、收效好。

近年来,教育部已经提出了一系列高考以及大学招生体系的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鼓励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机会。

2、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学生不再仅仅简单消化和吸收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实践和创造来学习,学校教学实践的重心也正在发生转变。

创造力日益成为主动学习、实践性学习的主旨,这一点可以通过过去几年中日益增多的学生原创视频及越来越多的创客群体体现出来。

3、转向深度学习方法

目前,课堂教学日益关注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是指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内容,供其学习并学以致用。项目式学习、挑战性学习及其它类似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且使教学更加以学生为中心。

中期趋势:三年至五年,用数据说话,日益注重学习的测量

1、日益注重学习的测量

目前,人们对于使用新数据资源的兴趣与日俱增,以获取个性化学习经验、实行持续的形成性学习评价和绩效评估;对于新数据资源的兴趣推动了一个相对较新领域的发展——数据驱动的学习和评估。

教育领域正在着手探索数据科学方面类似的应用,从而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即收集和分析每一位学生在网络学习活动中交互的大量细节。

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构建更好的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识别高风险学生群体(即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评估影响学生学业和成功的因素。

2、重设学习空间

一些思想领袖认为,新的教学与学习形式需要新的教学与学习空间。中国基础教育逐渐从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向更多学生动手参与的新模式,教室开始模拟真实的世界和社会环境,以促进学生间有机互动并解决跨学科问题。

3、新形式跨学科研究兴起

跨学科研究是指融合两个或多个不同学科的教育活动,例如工程与艺术的结合。在现实世界特别是在工作领域中,需要一种能够反映对不同领域综合理解的技能。在我国,更多的学校正在寻找有意义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体验学科间的交叉点,参与到一种融合了批判式思维、想象力和实际应用的活动中去。

短期趋势:一到两年内,开放教育资源快速增加,优秀教学实践成果得以共享

2016中国专家组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放性教育资源迅速地对学校建设带来影响。尽管他们目前还认为开放性教育资源对基础教育仅存在短期影响,但随着获取高质量信息和网络资源的机会增多,其影响意义也将更为深远。

1、发现式学习日益增多

发现式学习方法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方面,即学生利用学习资料和自身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这个模式中,学生利用批判式思维,有时还通过开展实验来解决开放性问题。发现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学生创造与周围环境交流互动的机会,这通常需要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课外实践。

2、更多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

将线上学习与线下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法在学校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混合式学习的益处显而易见,其灵活性、易于操作性、集多媒体与科技于一身的特性使其广受欢迎。

3、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快速增加

学校教育若想跟上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增长趋势,则必须正确理解“开放”一词。开放往往被错误地简单理解为“免费”,但其倡导者们则将“开放”定义在一个更广泛的范围——不仅仅指经济意义上的免费,还包括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开放。

阻碍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2

结合前一节所讨论的发展趋势,专家组一致认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常会受到某些局部或体系性挑战的阻碍,而这些挑战往往根植于日常现实中,使得了解新工具和新方法都非常困难,接纳和采用则更是难以进行。专家组指出,中国学校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阻碍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本文根据挑战的难度以及是否有解决方案将其分为三类。

可应对的挑战:将技术与教师教育相融合,为在职教师提供更为频繁的职业发展机会

1、提升数字素养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日前已在教育领域普及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意义上读写素养的概念已扩展至包含对于数字工具及信息的理解。这一新型能力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学校在课程目标和师资发展规划方面处理读写问题的方式。

2、将技术与教师教育相融合

尽管数字能力的重要性已为大家所广泛认同,但教师教育和教师培养中对于相关技巧和技能的培训却依然极为罕见。教师们开始意识到,不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等同于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有利于弥补他们在这方面正规训练不足的缺陷。

3、重塑教师角色

人们越来越多地期待教师能够善于运用各种基于技术的方法或是其它方法传授内容、帮助学生及进行学习评估;能与校内外专家、老师合作,将数字化策略运用到日常学生工作中去;能充当向导和导师,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则需要在日常社交、组织和非正式学习中应用相关技术,这也使得对教师的上述期望有所增加。

有难度的挑战:提供真实学习机会,将学生们在线上活动中所直接获取的经验与课程主题传递的思想相结合

1、平衡互联与非互联生活

随着学生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技术及全面参与的方式日益丰富,教学机构需要帮助学生在互联与非互联生活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今,技术成为许多日常活动的核心,对于学生而言,了解如何在互联与非互联生活中找到平衡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们应对其加以引导,确保学生们不会在极大丰富的信息与技术世界里迷失自我,同时鼓励学生审慎合理地使用技术,对自己的数字足迹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

2、竞争性的教育模式

新型教育模式,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那些当前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正面应对这种挑战,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替代性学习方案。随着新型学习平台的兴起,学校更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坦率评估,并决定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协作、互动、深度学习体验及大规模评估。

3、创造真实性学习机会

真实性学习,尤其是将现实生活体验引入课堂学习,在学校当中仍是少之又少。真实性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教学策略,有望促进学生更多地寻求与学校以外的世界联系,并通过校内经历为适应校外世界做好准备;运用融入了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经验、技术和工具的学习策略,及与社区成员进行互动等,都是将真实性学习带入进课堂的方法实例。

严峻的挑战:教师积极思考新问题,促进教学创新题

1、在线教育机构面临的问题

随着学习虚拟化程度不断增强,教育机构在在线学习平台、软件、学习管理系统的制作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教育领域的思想领袖越来越担心,由于政府疏于监管这些产品和服务,将导致其不能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项目的目标。

此外,教师们通常不会参与在线学习资源的开发,人们会担心新研发的工具不能确切满足学校的需求,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2、促进教学创新

中国的学校尚不善于将教学创新引入主流实践。创新源于自由地以全新的方式将各种思想和观念相融合。学校通常仅允许教师按规定方式交流思想,这么做有时可能会引发新的思考,但更多时候可能导致生搬硬套的学习。

传统的学校晋升机制并不总是奖励教学和学习方面的创新与改进,也不总是有助于将成功案例在全校或全区予以推广。对变革的普遍回避和抵触不仅限制了新思想的传播,而且往往还会遏制探索尝试的动力。

3、培养复合性思维能力

对于年轻人来说,做到以下两点至关重要:既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网络世界,又要通过计算思维理解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要学会运用抽象、分解等方法处理复杂任务,展现出用启发式理性思维应对繁杂问题的能力。仅仅掌握复合思维能力是无法独立发挥作用的,学生还需要同时掌握相应的沟通技能,以便能够将复合思维运用得恰到好处。

教育技术的重要进展3

适用时间:一年之内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从专门的数据中心,向用户提供可扩展的定制性服务和工具。几乎所有教育机构都在或多或少地使用云,中国的很多学校也正在部署类似的基于云的战略措施,以促进教学与学习方面的协作性、生产力与移动性。

与教学、学习、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使用云计算技术要比建设和运营专用数据中心的成本低廉很多。

学习者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存储空间、工具、媒体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

支持协作学习。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一种对课堂内外时间如何运用进行重新安排的学习模式。教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传播知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课后借助观看视频讲座、阅读增强型电子书或者网络资源等学习知识。教师可以投入更多时间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与教学、学习、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支持他们的自我导向学习。

强调更为主动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按照其自身情况重复重要的学习活动。

▼创客空间

21世纪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使用3D打印机、机器人及3D网络建模软件,创造力、设计与工程技术正走向教育关注的最前沿。如何革新教室以满足未来的需要,创客空间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通过提供所需工具及学习体验,帮助学习者实现自己的想法。

与教学、学习、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一种多用途的工作间,代表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创造力。

可以在课外使用。

可以贯彻探究式学习和设计思维等教学法。

▼移动学习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功能愈加强大,人们愈发希望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能够上网及时获取网络上丰富的知识。全世界的学习机构都为自己的课程开发App应用软件,修改网站、教育材料、资源及工具,以便更好地适配于移动设备。

与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移动设备更为经济、灵活。

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分享生活中的问题及发现。

可以方便地进行实地工作、创造富媒体内容、录制访谈、收集实验数据等活动。

适用时间:二至三年

3D打印

工业界普遍将3D打印视作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运用3D建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CAT)和X射线结晶学,将三维数字内容建构成为实际物品。许多学校将3D打印机作为一种鼓励实践学习和设计思维的工具。

与教学、学习、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允许对一些学校不易得到的物品进行真实探究。

学生可以有机会亲手触摸和拿起他们自己创建的模型。

赋予学习活动新的可能。

3D视频

这种沉浸式的视频观看技术正在日趋完善。新型相机、更为优质的观看眼镜、投影系统、软件和显示器,正开始将3D视频推入至消费层面,进而催生新形式的创意表达与成像技术。许多时下流行的应用程序及软件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制作出3D视频。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为学习者提供情境化、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复杂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明晰。

AutoCADSketchUp等工具的出现,使得低龄学生也能够很容易地创作3D视频。

▼学习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体学生在网络学习活动中交互的大量细节数据,掌握他们的学习特征,以建构更好的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定位困难学生群体、评估影响学生毕业及成功的因素。它可以为促进学生进步提供重要且深入的意见。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能及早发现学生学习是否存在困难,教师和学校也可以迅速解决存在的问题。

开发符合学生个人实时学习曲线的自适应学习软件。

有助于教师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适当调整教学。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

起初,慕课这一概念的本质就是指网络课程,人们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参与学习,潜在参与者数以千计。到目前为止慕课更多针对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尚未成为主流,但它形成的针对在线学习的重要讨论很值得关注。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强调个性化学习。

创造性地运用了几种教育技术和新兴教学方法,包括:混合式学习、视频讲座和数字徽章。

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适用时间:四至五年

▼自适应学习技术

自适应学习技术是指适应个体学生学习需要的软件和网络平台。自适应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数据驱动的、很多时候非线性方法的教学与辅导。它根据学习者的交互及其表现水平而调整,并随之预测学习者在某个特定时间点需要哪些学习内容和资源方能取得进步。”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提供非常直观的可视界面。

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资源。

促进学生更为个性化地学习,同时为教育机构提供关键性见解以促进其教学成效。

▼智能评分技术

指日益融入到虚拟环境中的学习评估工具。随着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出现,如麦格劳?希尔集团开创的ALEKS,为智能评分技术开启了一扇新大门,教师们可以利用其互动性特点和测验模块持续评估学习效果,同时指出学生有待提高的部分。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使教师们无需亲手为每一份作业打分。

使创造性学习实践的评估方式标准化。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重大考试时段内的学习情况。

▼虚拟及远程实验室

虚拟及远程实验室是教育机构一项新的探索,其目的是力图使学习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网络更加便利地使用实体科学实验室的设备和组件。虚拟实验室可以模拟真实实验室的操作,远程实验室提供了一个与现实实验室对接的虚拟接口。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使学生更为轻松地面对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教师可以回放学生在线操作实验的录像。

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科学工具。

▼可穿戴技术

可穿戴技术指的是能够被用户以配饰形式(例如珠宝首饰、墨镜、背包乃至鞋子或夹克等真实服装)所佩戴的计算机设备。它能够便利地整合睡眠监测、运动记录、地理定位和社交媒体等工具的交互;甚至还能在高清立体虚拟眼镜等装置的帮助下,实现虚拟现实。

与教学、学习及创造性探究的相关性

保证学生和教师即使在活动之中也可以持续工作。

使数据采集过程更为简单容易。

给用户提供增强版的虚拟现实体验。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