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理论动态>> 文章
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听课,别人都学会了,为什么有个孩子就是学不会?
发布时间:2016-10-10 作者:无 浏览量:4793次

肖思汉

第一教育

微信号 diyijiaoyu

功能介绍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小编的话 期末考试结束了,每当考试成绩公布时,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成绩不好的孩子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听讲,为什么人家学会了,你就学不会呢?

是呀,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当别的人都学会了,只有自己没学会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不妨来看看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跟着一名所谓的“差生”进入课堂,看看到底“学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吧!

亚当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孩。由于在课堂上经常回答不出问题,考试成绩也很糟糕,他被校方诊断为一个有“学习障碍” 的孩子。

他的表现引起了当时正在学校里调研的McDermott学习科学家的注意,因为他们发现:亚当在日常生活里完全没有任何行为上的障碍;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这项研究着重关注的是一个烹饪兴趣班)里,他也表现得中规中矩;但在课堂上,他经常开小差,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考试中,他的“障碍”愈加明显,答题基本靠猜,最后基本上拿不到分数。

换句话说:亚当在课堂以外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学习障碍,但在课堂和考试中就是障碍重重。

形成这样的差异,是怎么回事呢?

学习科学家自己对自己的解释也不满意

学习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常识上的解释:因为学校里的活动比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更需要“知识”,考试更是对认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亚当有“学习障碍”,没有学到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自然在课堂和考试里无法完成任务。

这个推断非常合理,“学习障碍”的诊断也就是这么来的,但学习科学家们并未满意, 因为他们在想:学校里的知识凭什么就比日常生活里的知识要难呢?这是绝对的吗?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复杂的行为(例如修锁),烹饪兴趣班里也有很多需要高深技能的任务(例如按配方做出一个蛋糕),为什么亚当却能够做好呢?

他们继续观察亚当的行为,发现了第二种解释:因为学校里的活动不是“自然发生”的,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武断”的,是被人为地设计出来,人为地施予孩子的,而和孩子本身的世界脱节。

考试尤其是这样一种人为的设计:它所要求的知识或许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格格不入,它的情境也切断了孩子与他人和外界资源的联系,武断地要求他们独自完成某些思维的任务,而在普通情境里,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例如,在烹饪兴趣班里,学习科学家发现,每当亚当和另一个孩子彼特一起做菜,彼特会帮助亚当阅读食谱,一起调配作料,这时的亚当表现良好,毫无学习障碍而言;可是一旦坐进课堂,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他便局促不安,一问三不知,宛若梦游。

但问题是,这种一对一问答的情境完全是人为的设计,而共同协作才是日常生活的常态。

这个解释也是合理的,但学习科学家们又碰到了另一个难题:那么,为什么彼特可以帮助亚当,而不是亚当帮助彼特呢?难道他们没有一些“脑子里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的独立性不一样吗?

一起看看“差生”到底在经历什么

终于,一个情境引起了学习科学家的关注。那是在烹饪兴趣班上,孩子们要学着做一个香蕉蛋糕。

亚当和彼特原本都在开小差,没有认真看老师的演示。等到他们要自己动手时,彼特说他对香蕉过敏,不能和亚当一起做了,所以亚当只好一个人开始做这个蛋糕。

他一开始看不懂食谱,所以去问老师,老师却责怪他之前没有认真看演示,所以没有仔细为他讲解,他只能回去自己尝试。

就在这时,他把其中两项配料的顺序弄反了:应该是第四步放酸奶,他却记成了第二步。所以,当其他孩子还在放第三步的香蕉时,他已经把酸奶放到了锅里。而这个举动,被邻桌的纳丁和露西看到了,她们惊讶地叫了起来,于是便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亚当:总算好了!酸奶在哪儿呢⋯⋯

纳丁:你已经放酸奶了?

亚当:是的。

纳丁:那香蕉呢?

亚当:他们没有给我香蕉呀。

纳丁:去找他们要。

⋯⋯

露西:这是茶匙,那是汤匙。

亚当:这是茶匙,食谱上说⋯⋯

露西:食谱上说的是汤匙,两⋯⋯ 汤⋯⋯匙⋯⋯

⋯⋯

纳丁:这是配料表,不是操作说明。

露西:那是发⋯⋯酵⋯⋯粉⋯⋯

亚当:发酵粉?什么意思啊?

纳丁:你按这个顺序做。

亚当:什么意思啊,哪个顺序?

纳丁:看好了!这是操作说明,你需要知道的都在上面。

亚当晕头转向,开始抽泣。

终于,另外一个孩子雷吉走过来说:“哎呀,哭了?好吧,我来帮帮你吧。” 这才结束了这场对话。

观察到这一事件,学习科学家开始思考:亚当的“学习障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吗?似乎并非如此。

不如说,“学习障碍”是逐渐显现出来的,是在这个情境里被慢慢建构出来的。教师、纳丁、露西、雷吉全都参与了这个建构过程:

教师没有尽力帮助亚当,而是责怪他之前不够用心;

纳丁的惊讶和疑问表示她的第一感觉并不是亚当“做得很快”,而是他“做错了”;

露西放慢语速的指导表现出她对亚当的区别对待,而这种对待也仅仅是在指出错误,而不是真正的帮助;

雷吉说的“哎呀,哭了”让亚当的失败更为显然。

在这个事件里,亚当的“学习障碍”非常明显,毋庸置疑,但却是被老师和同伴们渐渐“挖掘”出来的。

“学习障碍”是被学校生产出来的?

观察到越来越多的类似情境之后,学习科学家们开始反思原先的解释。

他们意识到,早在亚当“成为”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之前,“学习障碍”这个类别就已经存在于学校里了。

与日常生活不同,课堂永远在发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谁不能做好这个作业?谁是好学生?谁是差生?谁是聪明的?谁是懒惰的?谁的记忆力好?谁有学习障碍?⋯⋯ 随着学校教育属性里无法避开的竞争关系,以及社会文化里的分类倾向,一个幽灵,被建构的标签幽灵,在校园游荡。

他们重新思考“情境”这个学习科学的核心概念,思考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1979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男生不认识一个课本里的词,会被认为是差生(愚蠢),而一个男人在维修厂里不认识一个汽车配件的词,会被认为是没有男子气呢?

这样的思考让他们发现, “学习障碍”并不是某个人的内在特质属性,而是一个外在情境属性,“谁是⋯⋯” 的问题在寻找它们的解答,标签在寻找一些能让它们匹配上去的人。

在一个必然导向区分的教育环境里,某一类人必然会被这些标签俘获,然后这些标签又会影响他人的行为,让他们区别对待这些被俘获的人,从而将这些标签“挖掘”出来,看起来就像那原本就是他们的原有特征似的。

学的比较慢,本身已经是伤害

在这个新的“情境”概念里,学习科学家也在反思“知识”和“学习”。

我们总是认为,“学习”是一个把外在的“知识”“吸收”到脑子里去的过程。但是,如果没有情境,没有“知识”与人的相关性,学习还有可能发生吗?如果没有可用的信息,没有外界的资源与工具,没有共同参与的他人,学习还存在吗?

这样的思考导向一种新的学习观:学习是一种参与,它把人、资源与目标拉到一起,从而让外界的信息变得相关,变得有序,变得可用。如果没有共同参与的活动,也就不会有“知识”,也就不会有“学习”。

Mehan 等学者同样也开始关注话语在情境中的功能。

例如,亚当是在一个学校心理诊断体系中,被逐步界定为具有“学习障碍”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父母、老师、学校心理学家都在描述他,这些描述里有日常的话语(如“他平时挺听话的”)、教育的话语(如“独立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对他来说比较困难”)以及心理学的话语(如“他在图形排列能力上的得分是17,而在抽象推理能力上的得分是6”)。

随着“亚当”在这个诊断体系里的移动,他渐渐由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物体;他周遭的情境渐渐略去,最后显现出来的是一堆数字及其含义。

我们可以想象,当教师初次觉得亚当可能有些“特殊”时, 她所看到的亚当是一个在丰富的课堂情境里,与许多孩子一起活动的一个人;然而,随着这些情境与活动变成“送诊申请” 之后,亚当被抽离出课堂,进入了一个脱离学习情境的测试环境;之后,随着测试结果变成“诊断报告”,校方所看到的亚当,已经不是一个活人,而是诊断报告里的亚当。

在如此一个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早已制度化的体系里,真实的亚当已经消失了:教师所看到的在课堂里走动说话的“情境中的亚当”消失了,父母所看到的从小到大一点点变化的“历史中的亚当”也消失了。最终,术语和数字界定了亚当,预设的临床分类界定了亚当,“学习障碍”界定了亚当。

最后,学习科学家援引了诗人约翰·蒙塔古(John Montague)的童年经历。

他自幼失去母亲,而被同伴奚落,因为早在某个孩子诞生到这个世界之前,这个社会文化情境已经规定好了问题:你必须有一个母亲,你应该有一个母亲,你怎么会没有一个母亲呢?这个问题游荡着,终于俘获了诗人。诗人说,没有母亲已经很难过,为此受到奚落更是一种双重的损失。

而学习科学家跟着写道:在一个如此强调比较的教育系统里,学得比其他孩子慢,已经是一种伤害,而为此被贴上标签,遭到区别对待,更是一种双重的伤害。这种伤害是那么琐碎,那么隐蔽,但又影响深远,正如诗人所写——

有一种缺席,如在场般真实

There is an absence, real as presence

肖思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博士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学习科学新进展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影响——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例(DDA120192)的成果之一。原文刊发于《上海教育》20161B,原标题为《“差生”,放开那些孩子! 文化情境里的标签、话语与学习》。略有删改。

文章来源:第一教育 2016120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