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化的教师与饱受争议的师德
精彩导读 师德确实很重要,但现在很多师德的问题不是师德的问题,而是你对教育的认识问题,你对教师责任的认识问题。光拿体罚来讲,有的不是师德问题,他偶然之间,当然暴力体罚不行,但是英国还体罚呢,有一些是观念问题,当然你用暴力来对待学生是不对的。很多东西老讲师德,好象师德是放在老师头上一把剑。
顾明远之问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特别爱讲师德?
师德是老问题,但老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有答案。
“会讲”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今年轮值主席顾明远先生接连抛出的几个问题引起了所有人的思索:“为什么只有中国人特别爱讲师德,为什么国外不说师德问题?”
在顾明远看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师的职业认识问题,“我们都在说仁爱,讲教师要爱孩子,但是什么叫爱?什么叫爱孩子?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每一个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不用讲师德问题了。”
而这也是许多与会者“揪心”的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以“教师之道”为题,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进行了20分钟演讲。在谢维和看来,中国教师现在面临非常矛盾、尴尬的境遇,一方面有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教师地位的尊崇,另一方面则是现实背景下,教师的尊严和地位正在下降。在一些学校,师生关系趋于冷漠、恶化,在一些高校,许多人现在不大喜欢用教师这个名称了,一定是某某家、某某长。“教师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现在师和道出现了分离,师和教育出现了分离。要求教师做仁爱之师抓住了教师培养的根本,必须重申和强调‘师道’,这是仁爱的基础,也是教师培训培养的根本。”
“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否则,学历再高,知识再多,他也不适合做中小学教师。”长期做中学教师的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同样持这种观点,在他看来,仁爱是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特点,也是师德建设最重要的内容,而这正是举行“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的现实意义。
仁者爱人,但仁与爱之间是否有区别?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援引传统经典,对仁和爱进行了区分:爱是人之情,是本能,仁是爱之理,是价值观,“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两者互为表里。怎样才能做到仁爱?在他看来,教师要安心、安稳,才能生发爱心,才能乐于从教。所谓仁爱之师,就是有远大的志向,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践行学与思,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才是仁。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学方法、教师职业方式会有许多变化,但是我觉得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仁爱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根本性要求。”郭振有这样说。
这一点,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感触颇深:“仁爱之心和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与培养创新人才相关。”只有在愉悦宽松的环境,师生之间具备良好融洽的关系,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他进一步提出,师范生应该更加重视师德教育,因为这是用分数衡量不出来的,也是资格证书考不出来的。“应该注重考查师范生实习期间师生互动和同伴交流过程中的表现,看他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具备良好的师德。”
师德是一种专业责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上
师德是什么?会讲中,专家们在回应“顾明远之问”时纷纷谈到自己的看法。
“师德是一种专业责任,教师的道德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上。谈师德,不能抽象地讲爱,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专业水平。拥有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够担当起教师的师德。”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看来,正如同把生理的生命交给医生一样,人们是把精神的生命交给了教师。
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塑性,他的精神世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的态度和责任主要是在教师引领下成长起来的。
“教师的师德在哪里?在终身学习。如果他不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不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出现的新情况,如何引领学生面向未来变化的世界,适应世界,应对世界?”袁振国认为,“在一个复杂多变、变动不居的世界里,教师如何体现他的师德,如何体现自己的专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袁振国的话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共鸣,86岁的老先生顾明远第一个“抢过”话筒表达自己的观点:“师德不是悬在教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说到底,师德的问题还是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而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则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师德给予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教师只有明白了自己身上承担的教学责任,才会成为改变未来教育的最具智慧、最体现生命力的基础支持。所有的学科知识传授其实都与人的德性成长是紧密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品质,应该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对真理正义的不懈追求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更是学生的榜样。“但现实却是,许多教师都只是学科知识的老师。”
“我们要赋予‘仁爱’现代意义,烙上时代的印记。”尹后庆说。
而这个“时代的印记”,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学生为本,基于人的发展。这也正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的观点。面向未来的教师师德本质特征是什么?在她看来,就是以“对学生的大爱”为魂,以“学生生命自觉”为本,这样才是回应时代挑战、保持生命活力的师德。
裴娣娜理想中的教师是“智慧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应该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主体,自主研修,自我发展,最主要的生命力不是外界的刺激和给予,而是来源于自我的实践。
师德并不高高在上,具有仁爱之心,普通的教师就成了不平凡的教育者。
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是此次“会讲”中唯一的一线校长,两年前教师节的一次经历,让她至今还很受伤,因为某个论坛竟然把教师节说成了“失德节”。
“现在,大家对师德既泛化又窄化,既神圣又庸俗化,我们讨论师德,需要达到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教师也是真实的人,也有活着的问题。”王欢说,但一旦具有了仁爱之心,普通的教师就成了不平凡的教育者。
尽管曾经碰到过困难,遭受过误解,但王欢还是有滋有味地回忆自己和那些小淘气包相遇的片断,那些老师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故事。“当一个人老的时候,回想自己成长中一个个温馨的情节、故事,这样的故事一定会滋养人的生命,而我们的老师给了孩子这样的故事。”
这位特级教师用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会讲——“爱孩子是很幸福的事,我愿意做一个好老师。”
“教师不是圣人,他们在社会环境里生活,面对着许多冲突和矛盾,我们所要求的是每个人在面对社会矛盾和冲突时,能够用符合教师身份责任的价值观去更好地解决好这种矛盾,这就是道德。”尹后庆有感而发。
“听了各位专家的话,我特别受感动,我们教师心中永远要有这个道,教师的道就是育人,我觉得这就是对师德的理解。”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副校长高超甚至跑到了黑板前,写下了繁体字“德”,对它的一笔一画的深意都进行解释。
“师德就是教师的言、行、态度,现在的班级人数太多,教师一天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不仅要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认识问题,还要给予环境和条件的支持,给予一些方法,让教师能够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释放那颗仁爱之心。”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园长李晓静说。
“仁爱主要是大爱,要有包容之心,允许学生丰富多彩地呈现。把这种包容之心变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行为,这是我们今后要追求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田琳说。
“深受感动,期待把师德建设融入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此师德建设才会水到渠成。”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曾军良这样说。
部分专家观点摘录(依据现场录音整理,本人未审阅)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
“师德确实很重要,但现在很多师德的问题不是师德的问题,而是你对教育的认识问题,你对教师责任的认识问题。光拿体罚来讲,有的不是师德问题,他偶然之间,当然暴力体罚不行,但是英国还体罚呢,有一些是观念问题,当然你用暴力来对待学生是不对的。体罚我们是禁止的,但是光是禁止不行,我觉得还是要专业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根据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我说到国外,在芬兰,哪有什么师德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对教师的认识,他们自己都非常热爱学生,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很多东西老讲师德,好象师德是放在老师头上一把剑。”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
“仁爱之心和高尚师德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这些都与师德和爱心直接相关。仁爱之心和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宽松愉悦的好心情、跨文化交流、长期聚焦地做一件事,可谓是人才成长的好土壤。仁爱之心的教师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人才成长都大有好处。”
▼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
“仁是儒学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首位,人与人之间需要有仁爱之心。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这是教师职业最根本的要求。可以这样说,没有仁爱之心,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品质,学历再高、知识再多,也不适合当中小学教师,仁爱是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特点,也是师德建设最重要的内容。”
▼史家小学校长王欢:
“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一要有情。真情实感地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多接纳,相互成长。二要有师能。孩子从内心里愿意信服和追随。三要有情节。当一个人年老的时候,他们在想自己教育成长中的一个个温馨的情节、故事,这样的故事一定会滋养人的生命。教师要给孩子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四要有情理。教育要有情怀和教育使命,也就是职业精神,有了情、有了爱,学生就会得到生命的滋养和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