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谈谈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发布时间:2016-10-24 作者:无 浏览量:4867次

音乐教育决不能离开音乐谈教育;

“生搬硬套”“东施效颦式”的音乐教育模式切防;

通过音乐教育立德树人,必须尊重和立足本民族本土音乐教育文化;

强调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教育良知!

刚拟定这个题目时,我感觉似乎太大太空了一些,音乐教育关注的首先是音乐本体,为什么要如此强调音乐教育和育人的关系?所以几次搁下手中的笔,陷入沉思。

其实我也完全可以换一些感性的话题,比如“我的音乐教育之路”或“让审美回归音乐本体”或是“当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遇”等等,但思前想后,回想起自己28年的音乐教育生涯,先后经历了精彩难忘的一期课改以及和音乐教师们一起全力拼博的二期课改,心情却越来越不平静。

“课改”至今已经十多年了,音乐教师几乎人人对“关注音乐本体”“三维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流行语倒背如流。

我们不仅热衷于探讨这些流行的理念,更是钟情于奥尔夫、柯达伊和达尔克罗兹等国外经典的教学法的引进和学习。

也许探索这些理念我们没有错,那么何时我们才能真正到达艺术教育理想的彼岸呢?

特别是最近我在带领团队编写出版《上海传统音乐文化》(共两册)教材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如今八零后、九零后年轻教师们只要说到肖邦、贝多芬的话题总是神采飞扬,对李叔同、黎锦晖等中国音乐教育家却了解甚少,而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知识更是一问三不知。

鉴于上述问题与现象,我认为,当下我们再次强调“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有其特殊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意识上我们必须“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相结合,而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应该坚持进行长期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下面我就针对音乐与美育,音乐与音乐教育,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等话题和大家进行简要交流。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培养人的审美和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使人从善的功能。音乐在旋律、节奏、力度、和声的运用中所展现出的优美旋律,使人们能够从音乐中得到力量和鼓舞,从而发挥音乐的正能量。

音乐教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的学校教育都把音乐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

比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六艺治于一也,《礼》以节人,《乐》以法和”。他不仅把音乐看作是教育内容,而且还看作是教育手段。

还比如在国外,雅典教育就规定:714岁儿童必须在音乐专业学校学习音乐、诗歌和歌唱。他们认为,庄重的音乐可以使人肃然起敬,雄壮的音乐能够让人们斗志昂扬,而优雅的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内心的和谐。

可见,音乐的育人功能和超强的感染力,早已被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所肯定。当然,音乐除了超强的感染力,它还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各自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

例如,一段中国云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分别请云南地区民间艺人和西方音乐家用中外不同的乐器来演奏,由于中国民间艺人有着地缘上的优势,且严格按照祖辈传承的音乐演奏方式丝毫不差地演奏,我们有理由相信演奏者一定能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音乐作品中的那种特有的民族热情和气质。

从上可见,音乐作品中流淌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必须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位音乐教育者的心里。

对于我们来说,怎么从全面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呢?我认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明确:学校所设的音乐课或音乐活动,并非是简单地开设了一门课或是组织了一次活动,而是用音乐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开拓人生的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们在聆听、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因为歌曲、舞蹈、朗诵所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发之中,甚至于一堂音乐课或者一次音乐艺术活动之后那延续的美感和激情将永久的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例如,歌曲《我的中国心》是少儿版初中音乐教材的教学曲目之一,也是每年艺术节学生们比较爱唱的一首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单纯的为了学会演唱这首歌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要求孩子们通过歌声把海外赤子那种真挚美好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就显得很难。

原因在于,当今的孩子们对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内涵其实了解得并不是十分深入。

因此,我们就应及时启发同学们去搜集有关香港、澳门回归和《我的中国心》创作的相关资料,在搜集和相互交流汇总的过程中,学生们渐渐地会了解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同时深刻体会到海外赤子们终于能够叶落归根的激动之情。

这样,学生唱起来就声情并茂,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海外同胞的爱国情怀。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唱一首歌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从而引导学生从歌声中得到启迪,感悟人生、感悟历史人文,使音乐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懂得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

音乐教育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素养和品性的提高也大有帮助。音乐素养越好,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许就更深入和透彻。如果学生因为音乐作品的感染而受到激励和鼓舞,就能更好地学习文化课,学习目标也会越发明确和清晰。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过分强调学生智育的发展,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导致不少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排名和分数。特别是临近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埋头于数理化、语数英的题海战中。有的学生因此而出现了厌学、疲倦的情绪,学生自己着急、家长着急、老师更着急。

这时候,音乐教育的及时介入也许就能起到良好的提升、调节作用。在音乐课上,当聆听着《红旗颂》的时候,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感油然而生。

当学生们聆听着《黄河大合唱》的时候,那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饶、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表露无遗。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们的情绪得到感染,对音乐的感悟力得到了加深,心理的紧张、焦虑、烦躁、迷茫也同时得到了有效的调整。

当前,学校的音乐教育正在不断的发展,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重视。那么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音乐教育是传承音乐文化的主渠道,也代表着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要培养一种高尚的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音乐本体,从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格调中去感受音乐的内容美、结构美、形式美,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逐步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第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

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特的睿智目光探索着音乐和宇宙万物的联系,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我们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规律,开阔知识视野,更要发挥音乐的其他功能和作用,尝试用音乐促进孩子们多元智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真正的挖掘和发展。

第三,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感悟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内涵,同时也需要我们关注其强大的实用功能。

比如,音乐与环境、音乐与建筑、音乐与心理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音乐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活泼好动的学生,往往会有一些松散、自由的现象。我们可以引导让他们多听一些安定庄重的乐曲来克服这些缺点;对于过于内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听一些比较活泼的乐曲,逐步改变他们相对封闭保守的现象;对于容易急躁的学生,多听舒缓安静的音乐,可以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安抚;而对于过分胆小温顺的学生,应该多听一些雄壮激烈的音乐等等。

第四,音乐教育对其他科目的教学也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

例如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作品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再现了当年硝烟弥漫、惊心动魄的战场,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可以形象地了解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历史。

又如,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学科,虽然在视觉和听觉上有所区别,但是在韵律和意境方面有着相通之处。音乐可以用绘画作为题材,美术也可以为音乐作为标题。

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习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们的音乐教育正在以其多元的方式和内容凸显出对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老师们人人都知道奥尔夫、柯达伊和达尔克罗兹,乐此不彼地学习和研究这些国外经典的音乐教学法。

但很多年轻一代的老师们都没有深入了解过李叔同、黄自、萧友梅、黎锦晖等中国音乐教育家们对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贡献到底是什么?

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和历史、国情、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等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的音乐艺术学习途径和育人方法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育人方式,吸收中外音乐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摒弃崇洋媚外的恶习,不断促进中国特色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从而让学生们真正从音乐自娱上升到人格的自我完善,逐步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施红莲 1969年生,民进,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华师大特聘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上海市闵行区音乐教研员。曾荣获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上海市优秀全能教研员,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等。

先后担任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专家、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导师、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特聘学科专家组组长等。

在长期的教研工作中首创了“三台合一、三位一体”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省市级专业学术杂志发表教育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其中有五篇论文获全国评比一等奖。近年来领衔并主持多项市级重点课题并获奖。

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乐海同行》等2部。参与多本全国中学音乐教材和高中音乐新课程指导丛书编写。领衔开发“上海市中学音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库光盘”(总24盘)获业界好评。主编特色教材《上海乡土音乐文化》(中文版、国际版)等多册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获广泛社会影响。

20139月,创建国内首支纯女子、纯教师特色管乐团——闵行女教师管乐团。201510月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获业界好评。近年来,先后辅导多名区内外音乐教师在全国音乐教学专业比赛中获得金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