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作业行为是什么
带有主动投入趋向的学生更愿意选择那些他认为有意义、更能锻炼自己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行为是我们认为的理想的作业行为。
"完成"和"正确"之外,理想的作业行为是什么
作业,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作业,不仅是作业,更是一种学习习惯、态度和心理品质的养成;不仅是课后巩固课堂知识,更是课前学生多样化认知观念和“迷思”观点的展现,是教师诊断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估手段;不仅意味着课堂任务的完成,而且关涉与家庭或社区交互的活动,要将学校作业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
对作业的“主动投入”比作业的“完成”和“正确”更重要
快速、准时地完成作业,所有的作业都正确,这可能是大多数教师比较期待的理想作业行为,甚至学生也抱有这样的观点。这种对作业的“完成”和“正确”的追求,对教师与学生的作业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教师身上我们看到,当教师以“完成”和“正确”作为导向的时候,他会布置大量重复的、基础的题目,以此训练学生在基础知识点上的速度和正确率。在翻阅教师的作业札记和学生的作业本中,我们不止一次看到,当学生答案出现错误时教师追求正确答案的急切心情,却忽视了学生错误中有可能隐藏的认知思想;当学生答案都正确时,教师会认为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完成了,而忽视了学生是怎样完成作业的及其思维过程、作业习惯等。
当学生以“完成”和“正确”为导向的时候,他会尽可能避免那些具有认知挑战性的题目和作业,因为这些作业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更有可能会出错,需要不断调整与修正,这些都会影咽他的作业完成率和正确率。因此,当学生有作业选择权的时候,他会以简单的、不容易错的、不需要订正为取向来选择作业。而当学生不得不做这些有挑战性、需要更多付出和投入的作业时,他就可能马虎了事,或依赖家长。因为他也知道,“完成”和“正确”是显性的,可能带来的是教师的表扬,而“过程”教师是看不见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作业往往是不纳入考试范畴的。
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机械的识记类作业很感兴趣,有些在成人看来很枯燥的作业,他们也说自己很喜欢。有些教师认为,儿童会对这些枯燥、乏味、低水平、重复的练习感兴趣,说明他们意识到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成绩提升是有价值的;另一些教师认为,儿童对这些练习感兴趣,在于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别的类型的作业,在他们的视野中,作业都是这样的。争论进一步聚焦到,如果学生对这些练习感兴趣,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应该继续给他们提供这种类型的作业?
在我们看来,这种类型的儿童是已经被作业“规训”了的儿童。杜威曾经评论过,“因为无意义而不愉快的活动如果坚持下去,也许会产生好感。假如环境连续提供所需要的工作方式而排除另一种方式,人们也可能对一种例行的和机械的程序发生兴趣”。因此,他反驳说:“有人捍卫和赞扬愚笨的手段和无谓的联系,因为‘儿童对于这类东西是有兴趣的’,是的,这正是最糟糕的;人的心理不让它用于有价值的事情……就降低到让它随便做什么的水平,而且必然对狭隘的和阻碍生长的经验发生兴趣。”对于这样的儿童,我们要做的不是顺从他们的“兴趣”,继续让他们做枯燥的练习,而是激发他们朝向更有认知挑战性或需要团队协作、自我表达才能完成的新型作业。
当师生双方的作业行为都趋向于“完成”和“正确”的时候,一个稳固的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行为模式就形成了。就当下小学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作业系统是建立在这一模式之上的。支撑这一模式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操练”,双方都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若要打破这个思维和行为模式,我们需要追问:理想的作业行为除了“完成”和“正确”之外,到底还是什么?为了实现作业的心理意义,比“完成”和“正确”更重要的是什么?
对小学生而言,比作业的“完成”和“正确”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作业的主动投入。所谓主动投入,是指学生出于积极的作业动机、信念而引发的积极行为。主动投入有以下几个标志:
第一,学生知道作业的意义,为自己的作业负责。学生知道作业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作业对他而言,是一件主动选择的行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当学生认为他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时,他会主动向教师提出不做这样的作业或换做另一种作业。当学生认为他还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或能力时,他会主动要求做相关的作业帮助自己加强理解。
第二,主动的作业时间。为了完成作业,在不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督促下,学生会自觉地克服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困难,排除外界干扰。即使是长周期作业,他也能付出较多努力和时间。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他会主动排除干扰,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快快完成为唯一导向。
第三,主动投入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在认知上的挑战性。研究表明,认知参与度是学习动机的重要行为指标之一,是产生深度理解与学习的关键认知过程。带有主动投入趋向的学生更愿意选择那些他认为有意义、更能锻炼自己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行为是我们认为的理想的作业行为。
如果我们将“作业负担”同时看作是一种客观和主观的产物,在严格控制作业量的前提下,如果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心理,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给学生带来深度的学习反馈。而所谓深度的学习反馈,就不仅仅是通过作业获取认知上的巩固与发展,更在于学生能够在较好的情感体验下促进自己良好的作业行为和作业品质的养成。
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作业设计
对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产生对作业的投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学生主动投入,教师需要思考,应该怎样进行作业设计?在与学校的共同研究中,在吸纳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逐步抽离出教师可以控制的重要的作业特征,如表1所示。
表1教师可控制的作业特征
作业频率 |
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布置作业的频率或次数。 |
作业长度 |
教师所估计的班级层面上学生花在作业任务上的平均时间。 |
作业的可理解性 |
作业是否有趣、作业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作业是否整合了课程内容、作业是否体现了知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作业是否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和应用,等等。 |
作业的挑战性 |
个体所知觉到的作业难度,涉及作业是很容易完成还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完成这一问题。有挑战性的作业是对学生个体而言中等难度的任务,它的难度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但又不过于困难。 |
作业控制 |
教师对各种作业特征的控制力度,学生在这些作业特征中有多大的参与权。 |
作业反馈 |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评定与评价。 |
通过对这些作业特征的认识,我们看到,作业设计确实是一个系统,教师要设计的不仅是布置怎样的作业,还包括怎样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以后怎么办,而这一切设计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适应性作业行为有更清晰的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成”和“正确”所对应的作业类型更多是偏向于识记、练习类作业,如果要打破这一模式,可能需要其他的作业类型。我们发现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一些特征:
·在控制作业量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愿意去做更有认知难度的题目;
·在控制作业量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愿意牺牲挑战性,避免出错后订正所增加的时间和情感负担;
·当挑战可以带来作业量的减少或荣誉感的增加时,学生愿意去做挑战性题目。
我们发现,破除当前的“作业负担”困境,需要将教育制度、社会观念等融入作业类型的设计中来综合考虑。之所以关注常规作业、分层作业、单元作业、长周期作业,不仅在于这些作业实际流行于当下的教育实践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这些作业类型的‘再概念’或许能激发作业范型的转换,为思考“减负”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可能性。
学校、师生、家长对学习的假设是:作业是必需的,作业量与学业成绩正相关。因此,教师在日常作业布置中大量增加作业量,而又由于当下测验技术的局限以及对测验结果的高利害利用,导致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知识本位,使作业与测验高度接近,缺乏从育人的角度思考作业设计与运用的有效性。探讨常规作业,正在于破解这一难题,思考如何扭转在常规作业中的严重的“大容量”和“应试倾向”。
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作业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作业多做总是好的,导致教师在处理作业问题时缺少个性化的措施。探讨分层作业,正在于减少作业的“大容量”,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不断追赶进度和一课又一课作业的持续冲击下,课堂中教师对什么内容都不敢放过,什么内容都要教学,产生了学习目标的碎片化,进而引发作业的碎片化。探讨单元作业,正在于整合零散的碎片目标,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思考作业设计。
目前,学生的学习目的短期功利,忽视积累性学习与项目学习。探讨长周期作业,在于让学生有自我挑战克服作业惰性心理的机会,让学生有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巳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鉴于此,针对特定作业类型可能引发的学生作业行为问题,我们形成如下的思考与行动框架(见表2〉。
表2不同类型作业的特征与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作业设计
作业类型 |
作业特征 |
基于心理机制的作业设计 |
常规作业 |
·作业频率:几乎每天都有类似的必做作业; ·作业长度:因年级、学科的不同而不一,但基本 应该控制在1小时内; ·作业的可理解性:比较枯燥,大部分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基本不涉及生活情境; ·作业的挑战性:较低; ·作业控制:教师控制; ·作业反馈:及时反馈。 |
·控制作业量,所有的学科每天统整控制; ·调整作业规则,以“掌握与理解”为导向,而不是以“完成量的多少”为导向;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增加作业的应用性及与生活实际的关联; ·学生主动选择作业量、作业形式等; ·改进作业批改的认知反馈,分步批改,承认合理性。 |
分层作业 |
·作业频率:根据不同教师而定,有些教师每天的作业都分层,有些定期分层,有些从不分层; ·作业长度:学生的负担往往会加重,因为学生有可能会将所有层级的作业全部做完; ·作业的可理解性:低水平学生往往完成机械类、识记类作业,高水平学生完成的作业会更具开发性和知识的应用性; ·作业的挑战性:学生以往成绩越差,作业越不具有挑战性; ·作业控制:教师对学生分层; ·作业反馈:教师批改学生作业。 |
·分析作业的思维水平,对作业进行分层; ·不对学生显性分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作业,降低分层作业的标签效应; ·在控制作业量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完成更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发自我效能感; ·为低水平学生设置更有趣味和生活应用性的作业,为高水平学生设置更有开放性的作业; ·运用合作小组的方法,弱弱、强弱、强强多种组合,弥补分层作业带来的学生分化。 |
单元作业 |
·作业频率:一般1个月1次; ·作业长度:一般在周末,需要较长时间完成; ·作业的可理解性:作业试图整合单元内容,体现知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 ·作业的挑战性:有一定难度; ·作业控制:教师控制; ·作业反馈:教师批改。 |
·学科教师合作,基于课程编写作业指南,以关联、贯通知识结构; ·将单元作业设计成合作、表现型作业,以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与应用性; ·设计单元作业前后的指导课,以此形成单元作业的整体观; ·设计单元作业前后的概念图、知识体系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 |
长周期作业 |
·作业频率:一学期一至二次; ·作业长度可能持续1至3个月; ·作业的可理解性:往往需要综合的知识,需要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迁移和应用; ·作业的挑战性:有一定难度,尤其需要坚持; ·作业控制: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己调控; ·作业反馈:较少。 |
·设计不同功能和目的的任务单,成为长周期作业的支架; ·强调长周期作业的认知共享和思维求异、开放性功能; ·通过评分规则的调整增加长周期作业的分支,激励学生完成挑战性任务; ·用定期出版、公开发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在长周期作业中组建共同体,让作业内容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 ·设计长周期作业前的指导课,根据作业情况适时设置指导与交流课,减少过程中的孤独感和不能坚持的放弃率。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都要经过学生这一过滤系统。也就是说,学生的感觉很重要。如果教师预设的这些作业特征不能激发学生正向的动机与情绪,学生就有可能体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实践中面批、同学互批、分层作业等看似革新的作业行为却往往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因为面批、同学互批往往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分层作业则给学生贴上了标签,引发学生的低效能感。这就提醒我们,在调整任何作业特征时,都要考虑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些作业特征变化的,这一调整是激发他们更积极的动机和情感,还是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在小学生的作业情境中,家长也是影响上述作业特征的一个主要群体,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有可能会在家长的干预下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著名的家长参与研究者爱泼斯坦(Epstein)提出了六个不同层次的家长参与,其中前三个层次与作业相关:第一个层次是“教养”,指学校要协助家长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学习环境。第二个层次是“家校沟通”,学校要和家庭建立起关于作业的沟通信息渠道。第三个层次是“家庭学习活动”,是指家长在家参与促进孩子学习的活动。在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首先要澄清家长在作业中的责任和角色,如果一味让家长作为作业的检查、批改、修正者,可能反而会引发学生不良的作业行为。因此,循序渐进地先与家长共同构建理想的家庭作业环境,再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作业行为,进而设计一些让家长参与的作业类型,可能是一种比较可行且良好的互动方式。
本文摘自方臻、夏雪梅编著:《作业设计一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该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