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杭州学军中学:为资优生开启更多可能
发布时间:2017-04-11 作者:转摘 浏览量:6562次

张欣驰

所成功的学校是有着独特气质的。即使是第一次踏进校门,也不难从细微处感受到。走进坐落在杭州市区文三路上的学军中学,在这方有限的空间里,学校的格局显得分外别致和独具匠心。青灰色的建筑衬映出古朴的江南韵味,走过小道,树上还挂着沉甸甸的柚子,丰收之时,学校安排工人摘下,让所有师生品尝这份自然之美。
在杭州,这所隐于市的学军中学更为人熟知的气质是——一个"盛产"学霸的地方。你可以用令人艳羡的升学成绩来定义"学霸":在学军中学,每年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30人左右,浙江大学130余人,港大、复旦、中科大、上海交大等60人……
但是,在学军,"学霸"的定义远非"高分"可以概括。
都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师者之幸,但其实这更是一种压力。如何为这些资优生开启高分之外的更多可能性,正是学军中学一直在探索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
学军人的独特气质
都说学军人身上"有一种独特气质和精神"。那么,学军人的气质是什么?在师生们的讲述以及和他们的接触中,记者试图还原出学军气质的内涵。
个性化教学,让资优生吃饱又吃好
在学军,从不缺乏学霸级人物。一个十分常见的情况是,学霸己经离开多时,这里还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从学军中学毕业的范顺豪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当年范顺豪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普及组考试,开考半个小时后,范顺豪潇洒交卷走人。结果成绩揭晓,范顺豪拿了满分!
对于像范顺豪这样的资优生,学军中学也在不断调整、丰富其培养模式,让这些学生“吃得饱”又“吃得好”。
范顺豪进入学军后,就在教师的建议下,走进了他热爱的信息学兴趣小组,正是在这里,他遇上了“钻石教练” 徐先友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竞赛队友,如虎添翼的范顺豪路过关斩将,最终拿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金牌,进入清华大学深造。
事实上,近年来,学军中学在资优生培养方面已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办法。据校长陈萍介绍,在学校的分层培养机制下,对于竞赛生就有一套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机器人等学科领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通过主教练核心团队带出一批教练团队,共同为竞赛生打造适合其潜刀、特质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个很大的特点是,这些学生的课堂是移动的,可能今天学生在教室里,明天就泡在实验室里。”陈萍说。
除了“主教练负责制”外,学校还倡导“学长导师制”“小先生制”,在师傅领进门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摸索答案。学生团队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高年级学长学姐指导学弟学妹,同年级的同学相互学习。
学生开课,培育未来领导力
当然,分层培养模式惠及的不仅仅是这批顶尖的竞赛生。在学军,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学生们从高一开始,就进行研宄性学习。每个班级有研宄性学习教师。学生做课题,教师指导。”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说,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们不但学会了分析问题,而且能动手解决问题。
在学军,学生的发展可能性还有更多。
2013年,还在学军中学高一就读的金策参加了第八届世界数独锦标赛,获得个人总冠军和18岁及以下年龄组冠军。金策在教师的鼓励下,在学校开了门选修课,专门教数独。
世界冠军的课堂人气不输那些名师,金策的选修课安排在每周五下午,每次40分钟,吸引了二十多位数独爱好者。这位小教师每堂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上抄一道自己出的数独题,让同学试着做。
据陈萍介绍,像金策这样的学生达人走上讲台开课并非个例,这和学校已经形成的独特的学生自主文化有关。学校会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目前在学军中学,学生自己开发的课程己经达到50门。
“很多人觉得学军的学生能说会道,其实能把自己的思想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陈萍说,学军非常注重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并为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国际领导力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包括“哈佛辩论”“Me to We 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及创新思维培养课程”等。此外,在领导力培养方面,学军倡导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独立组织过一次活动,以此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关注细节,养成严谨作风
个人的素养和气质往往见于细节。在学军,很多细节令人回味。比如在学校开会,呼啦啦坐了上百号人,会议结束,每个学生离开前都一定会把椅子移回原位。下雨天走进教学楼走廊,看到的一定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雨伞队列……
在陈萍看来,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就必须培养其严谨的生活作风和品行。严谨作风的培育同样体现在学校对于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锤炼上。在过去20年内,每年学军高一新生军训,学生们都需要完成从学校到军营15公里的徒步拉练。两个半小时,脚痛、日烈、口干,但只要咬牙坚持下来,便是人生一番难得收获。
上世纪90年代,健身的理念尚未像今天那么普及,那时学军中学就己开展“环西湖跑”。2016年,在学军校园里,还兴起了微型马拉松。甚至每年5月,正值高考复习最后冲刺之时,教师们仍能“狠下心”来,放学后把所有高三学子赶到操场上锻炼。学军对于体锻之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学生身体素质数据也表明,学军中学在浙江省内保持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军,严谨生活与自由思想在校园中可以并行不悖。每周五的“与校长共进午餐”上,学生在陈萍面前畅所欲言,甚至抛来一些刁钻的问题,比如有学生问她,怎么看待学生谈恋爱?还有学生在她面前直言,哪几条宿舍管理规定存在不合理。学生分析得有理有据,最终还真就促成校方调整了部分规定。
课改的领风气之先
要看一所学校的教育气质,课堂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回溯学军中学的历史,不难发现,“课改”是其发展经历中一以贯之的一个关键词。早在1965年下半年,还在杭州大学附属中学时期,学校就成为全国18所“大改”试点学校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杭州学军中学以“必修选修一体化、优势课程特色化、校园活动课程化、学生选择最大化”为逻辑思路,积极投身课程改革。
彼时,大多数学校教学尚处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年代,学军中学就率先提出了技术课堂之理念,PPT教学走进了学生的课堂。也是从那时起,学校尝试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探索让学生成为小导师。学生也可以进“课程超市”,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已达40余门。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7年开始,学军中学就推出了弹性教学、弹性作业、弹性考试等一系列因人施教的教改举措。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程度实施分层教学,如尖子生可以申请“免听”甚至“免修”。弹性作业则分为A、B、CD几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任选其中一档来做,甚至允许“开天窗”,超过晚上10点还做不完的作业,家长签字后可以不做。
在弹性作业的基础上,学校实行了弹性考试。弹性考试分基础题、稍难题、附加题三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还可以向教师提出口试、操作考试或写论文的考试形式,甚至高一学生可以申请参加高二、高三的考试。
学军中学还在浙江省首先推出“学分制”改革,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144个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而且所有高中课程对全体高中生平等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实现跨年级自由听课。
如此教学理念,至今看来仍领风气之先。
2011年起,学军的教改强调“选择”自主,学校开设走班教学选修课,全面实施选课制,给每个学生一份个性化的选修课程表。自20129月浙江实行高中新课改后,在学军中学的课表上,选修课数量暴涨了一倍,课程花样层出不穷。
在过去的10年里,学校教师几乎人人都为学生开设过以走班教学为组织形式的选修课。新课改以来,学校进一步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将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全面实施选课制,开发选修教材。
记者看到,学军的课程方案被设计成了一棵成长的大树,这棵大树枝植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色,国家必修课为主干,四枝分别代表学术创新类、生活技能类、身心健康类、领导管理类。学校以此树形图为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顶层设计蓝图,开展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
其中,选修课程按学能梯度、主题背景知识深度,开发从低到高、从普适到精英覆盖全体学生的课程,建构包括STEAM课程群、AC课程群、国际理解教育3C课程群、互联网+课程群、领导管理课程群、修心励志课程群、休闲雅蕴课程群、身心健康课程群等八大特色课程群,提供200余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在新课改、新高考的背景下,学军的课改始终在路上。在陈萍看来,这些年,课堂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开放的课堂、启发式的教学”的理念始终未变。
比如,为做好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让高中生有机会接触和使用大学先进实验设备,进入研究生式的课堂教学,学军中学近几年着力打造了一批大学先修课程。
目前,学校利用作为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中国美院等二十余所大学生源基地校的优势,以这些高校和浙江省各学会教授等为主体,开设面向拔尖学生的大学先修课程,如“大学先修代数”“大学先修电学”“大学先修C语言”等,目前己开发17门课程。
在陈萍看来,先修课程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确定自己的志趣所在,考量未来进入高校后相关专业的学习潜能。
此外,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C20中学慕课联盟"成员校,学军从2013年开始依托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在全国率先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过去是教师喂什么吃什么,现在可以自己选菜做菜”,一位学生这样形象地概括“翻转课堂”的特色。“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是学军中学师生对“翻转课堂”的一致概括。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学军中学的一大特色。在学军中学,生涯规划课是作为高一学生的必修课。
“学长当导师”活动是学军中学“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会邀请各行各业的知名校友,开设“知名校友大讲堂”,请他们传授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学校还动员家长和校友的力量,让家长和校友“直面高中生”“对话高中生”;到了寒暑假,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走进校友企业,零距离体验各行各业;还开展了“村支书”牵手“团支书”“村长”牵手“班长”等活动。
此外,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共享。学军中学从2014年起就构建了系统的“空中课堂”,打造了“学军中学优质微课资源库”,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保障。动动手指连上网,学生在家中就能与名校教师在线互动。
和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空中课堂”打破了地点、人数的限制,一堂课容量可高达百人,且来自四面八方。通过互联网,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及时交流,就像在真实课堂一样交流无碍。学生可以提问让教师来解答,教师可以在线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作业,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可以随时讨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教育气质的塑造者
教学变革的主体是教师。有一群怎样的教师,就会塑造出怎样的教育气质。
在学军,从来不缺乏“牛师”。让老一辈学军人至今津津乐道的是,学校第一批教师是从杭州大学过来的,“文革”时人们在外面轰轰烈烈闹革命,而这些教师则在一方小天地里认认真真编写汉语词典。
如今的学军中学,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师在此辛勤耕耘。物理教师方润根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春节后,方润根刚做了肺部手术,医生叮嘱至少休息两个月,但是他只休息了两个星期就回到了课堂。2014年临近高考时,他身体不适,在学生高考复习冲刺时,方润根隔天打一针,每天吃药,依然坚持工作,陪伴学生。
对于每一个学生,方润根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曾经有一个学生很调皮,不爱学习。在一次家访中,方润根看到了他们家庭的窘境,一家人挤在间小屋子内,进了房间关了门才有地方坐下。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后,方润根和学生多次促膝谈心, 最终融化了学生心中的坚冰,现在这名学生已经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同时,作为一名物理竞赛辅导教练,方润根还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竞赛辅导之中。方润根的异常勤勉学生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中,都愿意跟着他学习备战。在学军12年内,方老师带过三届9年的竞赛,其间,有很多学生获得了赛区一等奖,也有同学进入了全国决赛并获得金银牌。
在陈萍看来,方润根的身上蕴涵着不少学军教师的共同气质:执著、不服输、不甘平庸。在学军的教师群体中,目前拥有省特级教师13人,有3名专家级教师担任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学科大组长,全国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 人,学者型、创新型的教师群体已初步形成。
在采访中,许多教师还不约而同提到了“危机感”一词,“在学军做教师,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自优秀的前辈和同事”。
早在15年前,学军中学教师招聘条件就已经是硕士起点,今年新进教师一下子来了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10个博士。近年来,学军中学吸引了全国各地骨干、名师加盟。高手云集,有压力更有动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出台一系列机制,鼓励教师脱颖而出。学校非常重视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启动了学军中学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制定了“分层设置、分类考核、分向培养”培养思路。分层设置和分类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处和教科室,分向培养落脚在教研组和备课组。
对于不同阶段的中青年教师师推出五个工程,分别是“小苗工程”“小荷工程”“青蓝工程”“领雁工程”“特级教师助推工程”。其中,“小苗工程”针对见习期教师,为其配备班主任导师和课堂教学导师,通过不断磨课、上汇报课等形式让新教师迅速站稳讲台;“小荷工程”主要针对教龄1~3年的青年教师,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课堂引领,成为一名初步合格的青年教师;“青蓝工程”主要针对教龄在4~6年的青年教师,引导他们锤炼课堂, 形成特色,初步走出校门,在巿内形成影响力;“领雁工程”则针对教龄7年以上,年龄不超过40岁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培训、课堂开放展示、形成教学思想课题等,帮助教师在任教一定年限后,突破职业瓶预,找到职业发展新动力,一方面对内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形成教学风格,在省市形成影响力:“特级教师工程”主要是针对学校在课堂教学、课题研宄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中青年教师,学校为其打造平台,校内物色一名特级教师培养,校外联系一名特级教师引领,助推其成为一名省市名师乃至特级教师进行。
文章来源: 《上海教育》2016年10B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