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理论动态>> 文章
未来课程发展走向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7-04-17 作者:无 浏览量:4285次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如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自主开发课程。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吴向东

未来课程需要直面学生

学校的变革以课程为载体。近年来,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热潮不断高涨,为了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大众化课程创建行动已经开始。

现在,不是要动员学校积极参与课程创建,而是危机感、使命感驱动学校和教师自觉加入大众化课程创建行动。但热潮背后,也有各种问题在涌现。发现好的经验,避免存在的问题,或许可以让我们看到课程发展的走向。

按需学习,如何跟随学生的心性

不少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并不喜欢教材,虽然审定的教材渗透了编写者的心血,编写者也一心想着为学生服务,但现实往往变成了一厢情愿——课程是专家规划出来的,而不是生发于学生内心的。在这种课程里,学生的意愿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关注,值得怀疑。

成年人不要以为天然懂得儿童,懂得他们独具特色的心性。要想真的走近儿童,除了了解儿童的心性,顺应他们的心性,谦虚观察,谨慎试探,更要学会不断否定自己呕心沥血的预设。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几年前,我在美国访问期间,听当地学区负责人和校长介绍说,家长只要向学校提出自己孩子某方面特殊的学习需要,学校就要尽可能寻找师资,单独开课,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是相当理想状态下的按需学习。

当然,我们的学校或许没有这样的制度、这么雄厚的资金开发这样的课程,一般学校大多采取开设社团课程的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选择的空间,但社团课程往往每周一次,且课时少,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无论如何,跟随学生的心性,按需学习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校本课程,时间从哪里来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提倡把社团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校本课程只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点补充,其作用并没有学校宣传得那么大。毕竟,能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能让学生做多少事?这就带来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性,尽可能按需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以我所教的科学学科为例,我们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是十多年前编写的,教材呈现的学习方法被国际知名科学教育专家韦钰院士评价为“不是探究式的”。采用这样的教材教学的课堂,我称之是“用机械的探究步骤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往往变成了教师执行教材和拟定“探究”步骤的傀儡。这样的教材和教学,怎么可能顺应学生的心性,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探究空间。

以我的想法,不妨采取这样的步骤,把教材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取出来,根据学生的兴趣,重新设计一个长周期的探究项目:把一个单元当作一节课来教。即把一个8课时的“运动与力”单元变成一个4课时以上的深度探究项目,原来的单元既要制作重力拉动的气球小车、橡皮筋动力小车,还要研究摩擦力的内容,每个点浅尝辄止,且时间无法保证。而现在设计一个跑得又快又远的气球小车,不仅涉及教材原有的知识点,还给学生带来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里,学生的心性才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生成性课程,从规定走向可选

课改之初,我就推崇课程的生成性。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按捺不住了,或大张旗鼓地大幅度自编教材,或默默地改编教材,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比如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唐晓勇开发的统整课程,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比如我校美术课程组的教师亲自设计的美术创意课程,真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似乎成了一种草根教师的自觉。

但也有学校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喜欢的不教,学生不喜欢的偏要塞进教材让教师教;认识真实世界的内容不教,肤浅的、割裂现实的偏要学生掌握。这样的教“书”生涯是不是太无聊无趣、太对不起学生?我们必须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语文教师孙安懿把学生一篇与鸟有关的作文拿给我看,是学生描写从窗外竹子上飞来做客的小鸟,生动有趣。

既然学生喜欢观鸟,为何不满足他们?

我与孙安懿老师约定,先让学生读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约翰·巴勒斯的《醒来的森林》中的片段,我再去网上下载文字中涉及的几种鸟的录像,让学生看看巴勒斯是如何描写鸟的音乐会,如何理解美妙的大自然。然后,我们带着学生去与学校一条马路之隔的公园观鸟,还闭上眼睛聆听有多少种鸟在一起开“音乐会”。随后,学生们写了相当不错的观鸟作文,在班级进行分享。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对鸟的知识了解不足,阻碍了学生的文字表达。于是,我们请来了一位相当专业的教师给学生讲解常见鸟类的知识和观鸟的方法,并再次带领全班学生去聆听鸟的“音乐会”。

这一次,学生的作文更了不得了,不仅写得越来越长,而且还找来欧阳修的诗《画眉鸟》进行学习,通过画图配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鸟、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

至此,学生的观鸟热情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还影响到了家长。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了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公园观鸟并写了一篇作文,之后家委会的家长们在QQ群商量,如何组织孩子一起去红树林观鸟……有了这么有趣、有深度的学习活动,还愁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吗?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课程不是规划出来的,是跟随学生眼中的世界不断生成的,对学生成长的良好影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

教师是一项需要热情和智慧的职业,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成为教师。但在教育培训风生水起的时代,课程是可以卖钱的,但无外乎是在卖教材和教学器材。我不解地问圈内人士,为什么不从根本上培训和提升教师水平?他们几乎都在说同一个事实,没有多少教师能自己开发课程,只能编好教材,提供器材,让他们依葫芦画瓢教学生。而且这样的课程好复制,可以迅速在其他地方布点开课。这难道是“课程为王”的体现?

课程为王,绝不意味着教师只需要“依葫芦画瓢”的水平。全国教师这么多,教同样的教材,为什么教学效果的差距那么大?这说明,教师的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课程,应该顺应儿童眼中的大世界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应该不断对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探索提供条件,进而推波助澜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由此学生才会因为不断获得的成就而充满惊喜和自信。所以,课程绝不等同于规划出来的“教材+器材”;课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是随着学习的发生进展和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课程是活的,而“教材+器材”是死的;课程是不断生发激动人心的故事,主角是人,而决定故事是中断还是继续的人是教师。所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故事发生。

未来,对课程起决定作用的不见得是专家,不见得是相应的文件或规划,只能是直面学生的教师。所以,提升教师理解学生心理、开展生成性课程实践的能力,给教师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值得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未来已来,是该主动改变的时候了。

吴向东,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

徐莉

寻找未来课程的暗示

2016年的最后几天,我参加了武汉一土学校组织的线下交流活动。商界强人、国企管理者、地产HR、大学教师、公务员……这些现在的和未来的学生家长,为了一土学校在武汉落地而集结,大家围绕办学资质、办学场地和资金、生源和师资讨论得不亦乐乎。

这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大家对教育变革的热情,真有全民办校、全民课程开发的势头。

课程领域是社会共同体的合唱,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不论是学校还是机构、企业,他们各自带着情怀与智慧进入这一领域,为之注入活力,带来改变的契机。在我看来,与专业人士、各种教育机构、企业合作,设计和实施更高质量、更丰富的课程,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多选择,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

探索课程的无限可能

2016年,在郑州的一次培训中遇到了“加贝村行动”教育实验发起人贺隽恒,他告诉我,自己正在用互联网思维做一场教育实验。

这所创新学校——加贝村,最初没有固定的校园和教室,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每月集中于一地学习21天,主题式学习的方式,移动变化的学习环境,充满了不确定的未来课程安排。在村子里,一专多能的教师陪伴孩子生活和学习,负责短期课程的专家提供该领域最顶级的知识、技能、资源,教育实验家们在这里探讨实验,这就是最为重要的教师队伍。

谈到课程目标,贺隽恒认为,要培养孩子的美学素养、商业精神、探险精神、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在贺隽恒身上,我看到了课程资源重整的可能性和对教育及课程的巨大想象力。

技术助力课程创新

一次,四川某市某区邀请我去做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科学教师培训,培训地点在联盟的其中一所小学。当时我想到的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来这所小学培训,距离成本不可谓不大。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半年后,这所学校的校长在朋友圈与我分享他们和教育公益联盟沪江网合作的新项目——微校联盟的网络课程。项目从乡村教育最薄弱的艺术教育入手,18所联盟学校统一艺术课时间,沪江网聘请优秀的艺术教师直播艺术课,展示6课时,各校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展艺术活动。其余15课时由联盟的优秀教师负责,一人上课,18所学校共享,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师培训结合在一起,提高乡村艺术课程质量。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基础设施和设备上,农村学校基本都实现了“班班通”和“校校通”。路铺设好了,平台上分享什么?一些互联网企业愿意在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资源重组上投入人力、物力,何乐而不为?

需求、技术和平台的联合,实现了课程的创新。

课程的多元与开放

观察、研究一些优秀的公立学校,他们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时,无不提供更丰富的可选择课程。

如今,许多学校从兴趣班到学生社团、选修课程,都有意识地组成“外聘专家+学校学科领袖”的选修课程教师指导团队,这背后其实是观念的改变。教师并不因为学生身体心智发展不成熟,就默认他们不具有作出选择的权利与必要。从幼儿园开始,给予儿童、青少年对课程的选择权,帮助他们通过选择和体验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遵从自己内心的感觉,调整和改变自己,这必然带来课程的日益开放和多元。

徐莉,湖北省武昌市实验小学。

陈纲

无边界的未来学校

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正逐渐失去在知识面前的优势,而慕课的出现,使学习者不再需要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统一的内容,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教与学关系的变革。那么,未来的发展是否不再需要学校和教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互联网无法替代学校中的群体交际,无法替代师生间的心灵沟通,但这不意味着学校要延续现有的模式,而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概念,构建无边界的未来学校。

学习内容无边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课程就应具有高选择性。体验个性化学习过程,形成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养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学习因自主选择而变得更有意义。因此,体现个性化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的教育,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开放性教育资源让学生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行极具个性化的多样选择。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利用这些数据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了现有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学生采取中速教学,造成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学习方式无边界。在未来学校中,因互联网的介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方式将变得更加灵活、多元。“线上课程+线下实践”的混合式学习,“玩学习”的游戏化学习,紧密联系生活的真实性学习,融合虚拟和现实的虚拟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都将因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成为适切可选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将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真实的研究主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合多学科领域,经历综合的学习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无边界学习方式将突破教室这种单一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使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完成创造情境、实践体验、交流共享,并最终引发反思的深度学习。

学习场域无边界。当学习内容由互联网提供时,就不再制约学生的学习地点。校园中,学生可以在教室学习,也可以在操场、图书馆学习,甚至可以在资源中心边学习边实践。学生还可以离开校园,到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其他场所学习。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发生学习。当学习场域无边界,学习的边界也随之被打破,整个世界都成为了学校,学习也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习资源无边界。借助互联网,教学将不再由教师独立完成,家长、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将成为导师,学习资源从学校拓展到家庭和社会,而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资源的使用者,也可以成为学习资源的创造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校企互动……互联网可以帮助学校汇聚多方力量,连接学校、家长和社会,为学生提供无边界的学习资源。

“互联网+”是学校进行变革的重要途径。有了互联网,学校将突破时间、空间、成长、人际、专业领域等边界,打造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教育,构建一所无边界的未来学校,培养具有强劲内驱力,能够适应社会、引领社会、创造和发展社会的未来公民。

陈纲,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本文整理自《中国教师报》2017214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