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校本教研中大家都遇到的这些问题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多误区,话题空泛、无的放矢、无法吸引教师主动参与、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等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你们学校存在吗?发现问题后怎么解决?你们学校的“法宝”是什么?欢迎和我们一起探讨。
问题有哪些?
1.“只抓大、不抓小”
校本教研管理有“重两头、轻中间”现象
学校较注重制度的建立,模式的探索,理念的创新,但缺乏扎实有效的具体做法;能重视对研究结果的考评,但常过于注重教师们的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而忽视了对校本教研过程的跟踪和管理。比如:学校教研制度是否符合老师的需求,是否是能吸引老师主动参与;教研的主导权是不是在老师手里,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指导等不能真正由他们自己决定等等。
2.“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
校本教研成果较为显著,但过程性资料不够充分
有的学校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但平时不注意及时总结,甚至没有留下过程性资料,以致校本教研只看到形式而看不到内容。有的学校计划、设计、过程和成果都比较全面,但在研究中缺少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致影响了相关论述的真实性。有的学校做了大量的实证数据统计,但缺少分析对比和对策研究,使校本教研缺少了以校为本的针对性。有的学校在校本教研中积累了大量的描述性资料,但不注意分类整理和梳理,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材料。
3.教研只是一副空壳?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能在制度下运行,但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不大
许多学校都有教研制度,每学期都有教研计划和进度安排。中国教育报在2015年对苏州10所学校调研后发现:98%的教师都参加教研活动,其中78%的教师反映教研活动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学科知识难点和教学管理,认为学校最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是听课评课的占68%,认为是集体备课的占72%,认为是合作交流的占24%;认为参加教研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师占38%,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占34%,为了改进教学并提高学生成绩的占28%;教师认为校本教研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在于教师课务重、工作量大的占42%,认为缺少专家指导的占24%,能力信心不足的占14%,认为对升学帮助不大、学校不重视以及评价制度不健全的分别占10%、6%和4%。
4.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选题不是好选题
选题空泛,缺乏针对性
某些校本教研的选题,缺乏针对性,研讨之后,无法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在研讨时,备课组长可能提出一些问题,但往往主要是改进教学的建议,问题分散、零星、肤浅,这与校本教研的问题有根本性区别。
5.问题研讨是“蜻蜓点水”还是“充分深入”?
缺乏对问题的充分研讨
有时在一些教研活动中,点评分散,缺乏对公开课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系统地研究问题出现的根源,更没有找到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6.研究成果拿去用了吗?
教研成果缺乏成效
校本教研之后,成果都用去改进教学了吗?应用到教学之后是否对学生学习带来效果?……校本教研在本质上属于应用研究,而把研究的结果束之高阁的做法不可取。而一些形式主义的教研活动,在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甚至形成了传统。这说明校本教研的成效不高,教师离科研型教师还差距甚远。
7.教师被“推”着做教研?
教师对校本教研有初步认识,但缺少引领、主动意识不强
(1)理论学习不足。由于多年来对教学研究强调不够,许多教师侧重学科知识的研究而忽略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
(2)教学反思迟缓。由于教研评价机制的单一,教师们教学任务的繁重,许多教师平时疏于教学反思,对工作中的问题常常视而不见,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同伴合作缺乏。由于校本教研评价机制,特别是教师群体教研评价机制的缺乏,导致教师间交往、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难以形成,同伴难以真正合作。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等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联系不多,主动帮助普通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意识不高。
如何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从校长层面看:
1.做正确的学校领导决策者
在学校调查和访谈中,学校领导普遍很重视教学的成绩,重视教师工作时间的投入,而忽视校本教研的研究过程。在教师访谈中,教师普遍反映,校长在各级会议和公众场合强调最多的是教学工作,很少强调教研工作;强调教研工作只是在课题申报、中期汇报和结题的几个环节上,平时大多无暇过问校本教研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校长的科研能力很强,想法很多,校本教研涉及的项目太多,出现一人负责多个项目、一人参与多个项目的现象,造成下属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们不堪重负。
在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中,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没有过程的检查和评价,或有检查和评价但仅仅是形式主义,导致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
学校领导必须是校本教研发展的决策者,有校本教研的理念,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教研机制,正确评价校本教研的过程和结果,并走在教师校本教研的前列,做教师的教师。
2.校长要有创新意识
校本教研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而且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学校一切事务和活动。在现实中,不少校长往往以上级行政部门的标准行使自己的职权,以规范的工作为指南,亦步亦趋,从不越雷池半步,以致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缺少了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忽略了以校为本的工作方向,继而丧失了学校发展的大好机遇,使学校的发展蒙受损失。
从教师层面来看: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研的素养。科学的教育理论可使我们掌握教育规律,加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为开展校本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成反思习惯,成为教研的主人。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美国学者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地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反思,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反思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之间的差距,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速度,成为有着深厚理论功底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密切同伴合作,提高教研的效率。教师之间的同伴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同时,密切同伴合作,打破教师之间的自我封闭状态,让不同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在合作中发生冲突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能有效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
校本教研要打好“三张牌”
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老师张道明认为,校本教研要打好“三张牌”:
打好“主题内容牌”
校本教研的关键在于找准相关的研讨主题。研讨内容应当从教师的自身问题出发,不能另起炉灶,离题太远;或者坐等上级行政部门和师训中心的“命题作文”。换言之,校本教研主题内容应具有现实针对性,围绕本校教师遇到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确定主题内容是校本教研成败的关键所在。
学校要了解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难题,有哪些困惑,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从中挑选重要的择定一两个主题作为校本教研内容。试想,当校本教研真正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让教师的工作更省力、更有效,他们肯定会心甘情愿地参与研究,而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走过场,效果自不待言。
打好“方法策略牌”
有了好的研讨内容,还需要科学的教研策略、方法或者路径。以“课例”为载体是当前不少校本教研的常规做法。很多学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要讨论公开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上课教师独立“磨课”后,未与年级组教师交流,也没有得教科室负责人的指导。
这样“孤军奋战”的缺陷是: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自己的思路,没有借鉴、参考、融合同伴的思想和智慧,难免失之于粗糙。还有部分教师,观课前没有“备课”,不了解教学内容,自然不能融入课堂,更缺乏深刻的思考,效果不好;也有的教师不参与评课或者不能有效评课,与他人思想没有碰撞,观点没有交锋,对执教者缺乏反馈。上课教师没有回顾反观自身教学,反思得失,总结优劣;观课教师不用文字梳理教学思考,以备日后教学借鉴参考之需,这样的教研活动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
校本教研之前应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教研方法。以“课例研究”为例,建议教师不妨注意下面程序:独立备课——提交年级组集体备课修改——教科室指导,反馈修改后定稿;听课老师课前了解教学内容——科学地观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培训,让大家了解掌握备课、集体备课、观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打好“分享成果牌”
教师若能体验到教研乐趣,自然会提升教研动力。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发布教研成果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让其获得成功体验,收获教研乐趣。
学校要多元化看待教研成果,只要跟教育教学有关的图像、视频、多媒体、文字都可以看作教研成果。鼓励教师把上述内容发在学校QQ群、网站,甚至投稿到县、市、省报刊杂志(或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同行观摩、学习、交流、讨论,以扩大交流范围。
同时,学校可定期组织教研成果发布会,分享教师的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期末除了评选最佳公开课奖之外,还可以评选最佳教育叙事奖、最佳教学反思奖、最佳教育随笔奖,等等。通过活动,让教研工作出色者崭露头角。教师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受到同伴的赞赏,得到同仁的支持或者专家的指导,受到编辑的青睐,自然能充分享受到教研的乐趣,继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爱上教研,多出成果。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报《校本教研,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