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转眼之间,工作室成立已经一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一年来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我和我的成员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有一个又一个共同的学习结合体,是一种促进;有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是一种促进;有一个追着你跑的使命感,是一种促进。一年来。我们有过困惑。也有过迷惘,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更多的是收获。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汇报一下“以学促教”金坛区高中语文宫春燕名教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情况。
一、坚守课堂,提升专业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要载体,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这一年里,我们认真研读关于课堂教学的专著,特别是 “本色语文”以及“高效课堂”方面的文章,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努力打造简单而实在的高效课堂。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路径,力争开创出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工作室共举行过两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开设两节研讨课,工作室成员余方霞、杨琳各开设一节,有效探究了国学经典阅读教学和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使与会的其他成员和前来观摩的升华中老师收获颇丰。另外,工作室还参加了两次金坛区研训中心组织的高一、高二教学研讨活动,聆听了金沙中学特级教师刘胜武老师的示范课《登高》,对刘老师扎实的功底、本真的教学佩服不已。
作为一名老师,我要求我的成员们一定要站好讲台,首先成为合格的“教书匠”,在课堂上找到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落脚点,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的风格。四中的两位老师于晶和虞春香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上获得了佳绩。
二、加强学习,促进理论水平。
工作室最初的宗旨即是“以学促教”,希望能够按照专习型、科研型教师所必备的综合素质结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提升各位成员的语文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在学科上形成自己鲜明的教育风格和教育艺术。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室做好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前沿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时刻关注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趋向,提高工作室成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这一年中,我们组织工作室成员阅读了朱永新的《我的阅读观》,钱理群先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钱穆先生的《中华文化十二讲》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并督促成员撰写了读书笔记。朱永新老师在文章中说:“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就算完成了。”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带头读书,作为金坛高中教师的工作室,我们更应该带好这个头。
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工作室坚持每月一次集中活动交流例会制度,每名成员准备好交流材料,每学期撰写至少两篇教育教学总结或论文,把工作室建成学科教师研究教学、切磋教艺的专业成长“家园”,并建立文档材料。迄今为止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篇。虽然文章的数量上还很少,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在路上;我们,还将努力走下去!”
三、积极交流,增进研究水平。
“以人教人,以人优人”,名师工作室注重发挥交流研讨的作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学上的困惑,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同时采用网络交流的方式,随时随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我们工作室建立了QQ群、微信群,平时加强随性交流,切实有效地用好工作室这一平台,集思广益,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切实提高各位成员的研究水平。由于本人工作失误,工作时未来得及申报课题,但我们工作室成员都参与了自己学校的课题研究,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本工作室的课题《高中写作教学内容研究》,力争下次申报成功。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充实与快乐,内心充满感激。感谢区教育局,为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搭建了更广阔的工作平台,使我有了更高远的奋斗目标;感谢区研训中心左粉梅老师的精心指点;更感谢我的成员们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带领我的成员们继续扎实地学习,反思、践行,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方向前行,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让改变成为一种习惯。实现工作室共同的愿望:展示语文工作室的风采,树立起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一面旗帜,发扬一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执著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