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现代化:如何从“表面”走向“本质”
褚宏启
近年来,“教育现代化”很“热”:从“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领衔教育板块的总标题,到如今正在研制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些都表明,推进教育现代化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理解教育现代化的本质, 思考如何找到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如何评价并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教育现代化。
离开了教育的现代性,教育现代化就成为没有实质的空壳、沒有内容的形式、没有灵魂的过程
对于教育现代化,可以有如下三种概念界定:第一,教育现代化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现代化;第二,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现代化;第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的现代化。但我认为,这三种界定都没有触及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只是对于教育现代化“教育”外延的分解。
那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教育现代化”是指“转变成现代教育”, 是指与教育形态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如教育的民主性、理性化等,是现代教育区别于非现代教育的本质属性。以此观之,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离开了教育的现代性,教育现代化就成为没有实质的空壳、没有内容的形式、没有灵魂的过程。
教育的现代性是通过教育形态表现出来的,但教育形态的变迁并不必然意味着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形态是指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存在状态和变化形式,主要指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与方法(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资源等方面。教育形态是表象,教育现代性则表明这种形态的性质和本质。
以此回顾教育现代化的历程,部分地方的“教育现代化”其实是在用一种反现代的方式推进教育现代化。例如用粗暴强制的手段,去达到某一个指标的数值。在某些地方所谓"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理性的设计,看不到利益相关者的表达与倾听,看不到普通人群的自由和尊严,看不到公共资源的投入是否增进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看不到受教者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状况的改进。
说到底,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的某种“理想形态”,是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融合。当我们把教育现代性的内涵界定为“教育的现代精神气质”“现代教育的若干本质特征”时,一般不会产生争议。但是,当列举其具体特征时,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就出现了,如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法治化、专业化、普及化、公平化、城乡一体化、优质化、终身化、信息化、开放性、多样化、生产性等,不一而足。但到底什么才是教育现代化最关键的特质?可能不是上面这些。我们办的教育是不是现代教育,关键看培养的人是不是现代人,看服务的社会是不是现代社会。
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现代性的内容框架是由人的现代性和社会的现代性所决定的。教育现代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否,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增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现代性发生、发展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传统人怯弱、畏缩、保守,是缺乏主体性的表现。而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意味着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自主性意味着能够独立思考, 有主见,不盲从;创造性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充满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并能通过创新性的行为改造世界一现代人的这些主体性有助于适应和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曾有学者批判大学教育,说大学培养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些毕业生聪明但功利,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事情就孜孜以求、乐此不疲,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就躲得远远的。这不是我们要培养的现代人,现代人应该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甘愿为他人、为建设现代社会而付出。学校教育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出来、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理性发展而努力时,这种教育才能称得上“现代教育”,这种追求相应目标实现的过程才能称得上“教育现代化”。
同时,社会现代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在此之下又包含了几个维度:首先,为了促进现代经济,现代教育必须具有鲜明而强大的经济功能。清朝末年列强打人中国,我们抵抗不住,与教育是有关系的。那时候培养的人都是文科人才,简单地说就是会写毛笔字,会写八股文,但是造不出坚船利炮,所以必然失败。而军事实力又是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为了建设现代政治,现代教育必须具有民主性,民主的教育和教育的民主是未来更好民主政治的基石。再次,为了满足人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为了满足复杂社会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要,为了促进现代文化的多样性,现代教育还必须具有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可贵,差异性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价值的活力之源,教育是保存、传承.延续和发展多样性文化的基本手段。现在有些学校搞特色,有些走偏,例如校长喜欢书法,全校都练书法;校长喜欢诗歌,全校都写诗。如果这所学校的孩子喜欢下国际象棋、弹钢琴.踢足球呢?他们就没有机会发展。所以,这不是孩子的特色,是校长的特色。一所学校哪怕再小,课外活动都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有选择才有自由发展,而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现代教育应该促进现代经济、现代政治、现代文化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应该在促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如何以教育现代性为逻辑起点评价教育现代化
我们怎么评价一所学校的现代化?看学校的楼漂亮不漂亮,设备新不新?这些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现代化评价的实质与核心是对于“教育现代性”的评价,就是看有没有现代教育精神。我们现在很多评价指标突出的共性问题是,不是严格根据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是以教育现代性为逻辑起点确定的。有些指标甚至与教育现代性没有内在联系。
由于教育现代性是一种抽象的属性或特征,只能通过教育形态表现出来,所以,教育现代化评价的切入点是教育形态,是对于教育管理、教育体系、课程与教学、教育资源等的评价,此外再加上对教育结果、成果的评价。
但是,如何评价这些方面的现代性,也就是如何评价它们是否具有现代教育精神?
比如说教育成果类指标,关键应该评价培养的人有没有现代精神,是不是现代人。因此,学生的民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法治素养等现代人的品质,应该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但是现在不少学校尤其是中学往往只看分数,“以分数论英雄”,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质量观在作祟。
培养人的过程(教育教学和管理)和提供的支持也要反映现代精神。因此,这些方面应该评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了科学设计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过程中,是否实现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教育决策理性化与民主化,等等。
我们看两组教育现代化指标,第一组指标: 公共教育经费;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留级生百分比;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小学净入学率;中学净人学率;大学毛人学率;预期的正规教育年数;每10万居民中大学生数;成人识字率。第二组指标: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学生可以自主发展;教育机会均等(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育决策理性化、程序化;教育中的权力受到制约;教育中的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教育体系中有“立交桥”;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
哪一个更能体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应该是第二个。但我们设立的评价指标往往过于强调第一组指标而轻视甚至忽视第二组指标。所以,对于教育现代化指标的制定,我们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内在的本质和精神。
方式^专变,教育现代化不可能实现
教育发展方式是处于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中间环节。要实现理想目标我们必须转变方式,方式不转变,目标不可能实现。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样如此。
当下,教育发展的现实结果存在突出问题: 人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从数量来看,中国培养的人总量很大,全世界第一,但是结构存在问题。我们缺两类人才:一是“手特别巧”的人,即“技能型人才”;二是“心特别灵”的人,即“尖端人才”或者说“英才”“拔尖创新人才”。根据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汇总的法人单位中,生产工人和第一线服务人员总数1.7亿人,中级及以上等级的技术工人只有2285万人,仅仅占13.5%。这个比例严重偏低,不适应我国未来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至于尖端人才的缺乏,“钱学森之问”一语道尽。
从质量维度看,学生片面发展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异化而不是人的解放。北京某名牌大学2011年对全体在校学生做过一次体测,结果男生体质优秀率只有0.05%!
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必须促进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教育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财力物力资源投人、时间投入(师生加班加点,牺牲身心健康)、强化考试技能(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转向主要依靠教育结构优化、培养方式改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研究支持、管理方式创新的轨道上来,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结构战略性的调整,特别是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学位)、英才教育的加强,是政府的责任,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需要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培养出数量足、结构好、质量高的各类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学生培养方式的改善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进一步解决课程知识繁难偏旧、空疏无用的问题。第二,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第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以信息化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我们曾经在发达地区做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一是同学之间讨论学习(即合作学习),二是教师提问题自己找答案(即自主学习)。而上课时完全听老师讲授的学生比例平均不到15%,这说明85%以上的中小学生都不喜欢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而且,孩子们学习方式的喜好,城乡几乎没有差异,城乡学生都不喜欢满堂灌。
这提示我们,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不是抽象的问题。举个例子,作业形式能不能发生变化?在针对一个大城市的小学调研中,我们特地调査了教师是怎么布置作业的。结果显示,作业最多的是预习和复习,第二是做练习题和卷子,第三是査阅资料,第四是阅读图书,而动手操作、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所占比例很低。这还是在发达地区,如果是在教育落后地区,可能形势更不容乐观。在小学阶段的这种作业形式与结构比例,对孩子自主成长、学会探究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与转变教学方式紧密联系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关键在于加强教育培训。通常的方式是教研。要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特别要加强学情分析。调研表明,校本教研中,教师们对于教学过程、教材内容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却远远不够。我认为,只有把学生、把学情研究透彻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
教育研究的支持非常重要。在国家层面, 要制定教育研究的战略规划,对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教育知识的存量和质量、国家发展和教育实践对于教育知识的需求等进行宏观战略分析,确定教育研究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要增加投人,进一步提高教育研究经费在政府教育支出中的比例,加大科研课题资助力度。通过教育知识的移植、创新和转化,尽快增加教育知识存量,縮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同时,还要大力改进研究方法。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势在必行。转变学生培育模式、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研究的必要性早为人知,国家和地方层面也出台了很多文件,实践层面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进展缓慢。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没有建立起长效的动力机制,或者说没有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提供动力和压力,引导各相关主体着力转变学生培养模式、强化教育培训和教育研究等。因此,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就成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关键部分,具体到学校就是转变“学、教、训、研、管”等五个方面。当然管理方式转变,不仅包括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也包括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真事:西部某市某区没有完成预定的在全市“保二争一”的“高考奋斗目标”,上线率降至全市第五。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文件,对区教育局进行通报批评:“责成区教育局逐级分析原因,追究责任……要严格兑现奖罚,如明年高考位次再不能前移,将按照今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奖惩办法,对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和相关学校校长作出相应的组织处理。”文件还要求,要发扬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层层加强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孩子就变成应试机器了。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培养现代人,而不是培养单面的“考试人”。在管理上,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质量观。真正的教育现代化,一定是超越分数的,体现在管理方式的改变上,就是过去是为考而管,甚至为考而教而学,将来政府和学校要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而管,而且必须上下一致,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健康发展。
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