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智对手机 慧在疏导
发布时间:2017-10-09 作者:无 浏览量:4944次

方婧

智能手机的问世使得手机不仅有通讯功能,而且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发现,现今高中生使用手机的人数逐年上升,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携带手机到校的习惯。手机管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在手机管理中,比起绝对的“堵”,适当的“导”会更加有效。

案例描述

我所执教的班级绝大部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校纪校规,不在龙门楼、工程楼等教学场所使用手机。但据观察发现,仍有一些学生会随身携带手机,不过进入教学场所后就启用静音或飞行模式。这类学生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1.手机游戏上瘾者

这类学生热衷于手机游戏,在游戏上耗费了非常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如A同学,她的父母曾提及她每月在手机上的花费高达数千元,大部分都投入在热门的手机游戏中,如“炉石传说”“阴阳师”。由于沉迷于游戏,她在课上心不在焉,课余时间也与同学探讨游戏情节,放学后更是躲在宿舍玩手机游戏。对于她的情况,我与她促膝长谈多次,帮助她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使她自己树立起戒掉手机瘾的决心。然而手机成瘾的症状很难一下子根除,必须家校联合,共同努力。因此,我和她的家长进行多次沟通,说服家长在家中通过一系列方法来加强手机管控,并将其每月的手机花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学校里,我也通过很多方法来劝导她将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学习上,从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作业,到她能给自己“加量”来查缺补漏,迎头赶上。我还会有意识地交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如为班级策划一次班会,为艺术节设计一个节目等,使她逐步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远离手机游戏虚拟世界的诱惑。

2.手机学习工具论者

这类学生将手机视为一个非常便捷的学习工具。他们的手机中经常装有“小猿搜题”等学习类APP。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自律,无须家长和教师的监管。如B同学经常会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使用手机都是出于正当理由,如上网查学习资料,使用词典APP查单词,通过微信或QQ与同学探讨问题等。然而,由于过分依赖“小猿搜题”来迅速得到答案,他忽略了自己解答和思考的过程,还降低了去询问教师的主动性;在与同学通过微信探讨题目的过程中,有时候不知不觉话题就偏到了学习之外,甚至出现讲题5分钟,闲聊半小时的情况。可是由于这层“正当理由”的外衣,B同学并没有意识到他行为的不妥之处,反而认为教师和家长不理解他。对于B同学,由于他确实是利用手机查阅学习资料,探讨学习问题,所以如果教师和家长直接盖棺定论,认为他就是在玩物丧志,恐怕他也会关闭心扉,无意多谈。因而,我没有武断地否定他使用手机的本意是为了学习这一观点。我在肯定他的同时,也向他提出了改进意见,如使用电子词典来替代手机,或者选择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热火朝天的探讨,而不是面对网络上冷冰冰的答案。我还让他打开微信聊天记录,统计闲谈的时间和真正讨论题目的时间,用切实的数据说话,让他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

案例分析

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为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便利。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因此,我们不能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而是要加以引导,趋利避害。

1.共同管理,遵守公约

奥地利学者劳伦兹曾提过“关键期”的概念,即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非常重要。班级中必须制定准确的、行之有效的手机管理公约,并附上相应的奖惩措施,促使学生具有契约精神。当然,在教育学生遵守手机管理条例时可以采用比较活泼的方式。比如,通过课前发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低头族”现象。再如,在主题班会课上播放系列图片或者表情包,让学生明白沉迷手机所带来的有害影响。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中形成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学生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对于寄宿的学生,尤其要发挥寝室长的作用。一般而言,学生不会在教室里玩手机,但是在寝室中则未必。因此,一个认真负责的寝室长对于寝室学习风气的营造至关重要。如果寝室学习氛围浓厚,玩手机的学生就会减少,并且很少出现学生在熄灯后偷偷玩手机的现象。

2.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教师要通过“明察暗访”了解班级中手机使用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对手机比较着迷,了解班级中学生一段时间内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摸清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心理成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案例中的A学生和B学生虽然都有沉迷手机的问题,但两者不尽相同,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A学生自身已经认识到沉迷游戏的错误,只是难以摆脱手机的诱惑。因此,需要家校共同监管,逐步减少她和手机的接触。教师可以发动她身边的班干部、寝室长和同学一起帮助她。教师还要对她多鼓励和肯定,只要她有任何进步就给予表扬,让她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而B同学则还未认识到自己对手机的依赖,而且B同学对自己的自律性非常有自信。因此,当务之急在于让B同学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而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B同学是有很强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去改正的。

3.灵活处理,软硬兼施

对学生进行手机管理方面的教育是准备工作。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当有一些学生违反了校规,将手机带入教学场所使用并被教职工发现时,班主任就要面临如何处理的问题,即怎样进行惩罚教育。俗话说: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教育学生改进自身缺点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处理此类事件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

首先要明确原则问题,即违纪必须受到批评,对手机进行没收,情况严重者将按照校规进行处理。不能对手机问题有所姑息,否则学生就会轻视这一条例,甚至会形成只要不过分教师就不管的错误印象,对手机管理有害无利。但是在没收手机时应当注意方法,最好不要当众没收。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发展具有其独特性,自尊心极度强烈。因此,教师在没收时最好不要采取当众喝令式的没收,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最好将之叫到一旁,告诉他违反了校规校纪,让他交出手机。学生一般而言都会感谢教师对他的尊重,会主动交出手机。有时候在没收手机时会遇到学生情绪失控现象,教师也要灵活处理。

中学生处于快速成长期,由于生理的逐渐成熟会给予他们心理也一并成熟的错觉,会以一种“小大人”的姿态来处理事情,比较叛逆,极端注重个性张扬和隐私空间。因此,在教育时要注意“软硬兼施”。从“软”的一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关心他各方面的情况,以平等的姿态推心置腹地与他谈心,让他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从“硬”的一面,根据校纪校规来进行奖惩,让他明白自己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以理性来约束个人行为。

4.后续教育,家校联系

在手机管理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对于一些重度依赖手机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逐步加大控制。比如,减少学生每个月在手机方面的金钱花费,变更网络套餐,让学生没有流量可以上网;控制他沉迷于手机的时间,可以让他玩一个小时,然后必须放下,做点其他的事情,以防他养成长时间刷机的习惯;定期检查手机应用,察看是否有过多的游戏APP,如案例中A同学的情况,必须要家校联合共同监管。而在教育B同学之前,我已经先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有效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否则若是家长不配合,反而无节制地满足子女要求,那么即使教师在学校里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恐怕也难有成效。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手机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权限。因此,和家长进行良好配合,对于班级手机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5.正向宣传,自我管控

教师可以通过班会课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并引导其正确使用手机。比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学习的应用,以取代手机中的游戏类应用;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或其他健康积极的活动,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满足,以减少对于网络社交圈的依赖性;支持学生使用手机的正面需求,给予其一定的个人空间,但建议学生记录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做手机的主人而非奴隶。

文章来源:《现代教学》20176A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