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所有教师的一致努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学校就需要建设良好的“教师文化”,使教师具有“教师味”的规范意识和价值观,在教师特有的范式性职业文化中工作和成长,拥有共同的教育愿景并为之付出努力。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
“教师文化”从属于学校文化。它是在特定的社会与学校中生成的具有“教师味”的规范意识与价值观,是教师所特有的范式性的职业文化。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以及“自我职业认识”的素养,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并不断推进“教师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管理者应当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课题。
一建设良好“教师文化”的初步实践
“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教师不断感受到自己浸润在学校文化之中,学校就要让他们成为这个氛围的参与者、造就者和展示者,要将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文化”的建立融为一体。
1.不断规范学校制度
“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制度建设开始。我校完善常规制度和专项制度体系。学校的制度规范参与者的行为,具有行为导向、监控激励、组织控制、关系协调等功能。学校的价值取向和教研文化,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同,就可以改变学校的人文环境、人际关系、教改氛围、教学质量等面貌。
为不断规范学校制度,我校采用教师发展性评价,不断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如在《教师专业成长手册》的评价上,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平等对话,形成合作互动的关系;在听课视导的反馈评价中,我们依据“即时性”与“激励性”原则,注重激发教师内部动机,激励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在教学常规考核中,我们采用多元评价模式,师与生、师与师、师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评价;在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技能、敬业精神、情感态度上,我们加强过程性评价。
2.给予人文关怀
没有良好的情绪就没有良好的自我要求。教师因为工作的原因,如上课、带班、组织活动等会发生众多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矛盾;教师个人也会有诸如健康、家庭、社区、赡养等突发事件的产生。这些问题是不可预测的因素,它们会因时、因事、因人而异,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这些不可预测的突发因素会牵制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给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校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化的“教师文化”建设的认知活动,如利用研修时间,推出“学有榜样”系列活动。两年多来,我校已有四十余位教师登上讲坛,分享彼此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修平台,积极倡导“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理念,进一步营造“学习、分享、合作、激励”的教学与研究氛围。在加强人文关怀方面,我们还注重日常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创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校的凝聚工程、联谊会、工作室、青年教师沙龙等都是化解不利因素,产生积极的教师发展动力的有效手段与载体。我校每学期还出版内容丰富的校刊《紫风铃》和《新闻集》,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
我校多角度地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举办“教师论坛”,进行“我的成长故事”“我的教育一得”主题交流活动。我校充分发挥中年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由他们担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把关教师、学科活动策划者;发挥中老年教师丰富的经历、阅历、经验的价值,让他们指导和带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好学上进,我校就多给他们锻炼的舞台,如我校举行的“五四”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等。总之,让学校中的每一名教师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与价值,这体现了对教师的关怀。
3.成长目标引领
我校通过《教师专业成长手册》的实施与推进,帮助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的三年规划,不断以目标为导向,增强教师职业文化建设,加强过程性的动态管理,引领中青年教师奋发进取。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是蓝本与载体,它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目标指向,它为教师的成长积累了“档案袋”式的成果。在《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中,记录了教师们的所思、所想、所悟,它是教师成长历程的缩影,它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评价。在整个《教师专业成长手册》实施和推进中,我们强化“成长”这一过程,关注在这一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注重量变的积淀,以促使教师达到领悟、蜕变的质性飞跃。
4.确立任务驱动
教师的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实践体验,任务驱动是一种适合的途径。近年来,我校开设主题式的校本培训:一是通过课改论坛、课例展示、课堂实录、公开教研等形式,加强教学工作的研究;二是倡导“问题即课题”的策略,形成市、区、校、组及个人多级层面的课题联动,通过科研带动教研;三是通过与骨干教师签订任务书和骨干结对等举措,让骨干教师任务驱动;四是细化文明班组建设细则,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表彰等形式,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及驱动力。
我校的每次活动都做到有方案、有任务、有目标、有评价、有成果。每次的活动成果都得到显现,我校通过“文化墙”“宣传栏”“校刊及校园公众号”“专题研讨”“成果交流”等师生交流学习形式,把教师的培训课程效益扩大,丰富成果资源。
5.推进专业成长
提升专业能力是教师文化建设的要素。我校运用骨干教师引领策略,成立“学校课堂教学听课视导团”。该团的主要职责:一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听诊号脉,出谋划策;二是每学年采用专业比武形式,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三是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听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形式,开拓教师专业视野;四是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学科知识点的梳理,课堂教学事件、教学案例的撰写,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五是组织“十佳教师”“十佳教学”“十佳好事”等的评选,树立优秀典型,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
6.共享阅读提升
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书相伴。因此,阅读应该是教师终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我校在校园中推进“读好书、明心智”“书香校园”等读书活动。一是我校图书馆定期向教师推荐好书。二是我们在行政会议上进行“思与行”“基于问题的案例交流”“管理随想”等交流活动,旨在引导干部养成勤读书、善反思的专业品质。三是我们在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会议上进行“班主任论坛”“阅读与思考”,引导更多骨干教师扩大阅读面,开启工作新思路。四是我们每年寒暑假给教师布置假期读书作业,并在教工大会上推出“分享与共鸣”专题,让教师来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五是我们适时进行教师读书征文评比,并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等。六是我们把教师的精彩读书心得汇编进校刊,营造浓浓书香氛围。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广泛的阅读、理性的思考加上反思与总结,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为显性能力,我校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生态。
二建设良好“教师文化”的动力机制
我们在进行良好“教师文化”建设中曾遇到种种阻力,在研究如何克服阻力的时候,发现了“教师文化”建设的特征和要素。我们将这些特征和要素联系起来,并经假定和验证,发现了动力机制关系,见图1。
“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与教师职业生涯过程同步。研究教师职前教育期、入门见习期、热情建构期、专业挫折期、稳定更新期及离岗消退期相应的文化特征,能帮助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干预与问题解决。
面对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无论处于哪个时期的在职教师都会碰到再学习、再提高的问题。激发教师内在发展需求的动力机制是首要的问题。
如何去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我校将“自我要求”“制度制约”和“人文关怀”假设为“动力三要素”,来促使教师的发展。我校在管理上满足“动力三要素”的实践如下。
“自我要求”的激发主要体现在目标引领、任务驱动、专业推进的过程中。我校以任务驱动、专业推进等作用方式,促进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对照”和“充实提升”。多元化测评体系的构建又使“成长手册”的使用更具客观性与科学性,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
“制度制约”有常规制度、专项制度,还有过程评价等制约。比如,评价包括教师的自评、教师之间的互评与学校学科专业委员会的评价与建议。每次面对面的反馈与激励,使教师们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改变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自我判断;二是增强了教师的教育自信;三是加深了教师对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感受。这些都有力地引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文关怀”,我校营造有利于教师文化发展的氛围。我校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学习研究的“工作氛围”,参与合作的“文化氛围”,互动共享的“交流氛围”,开放民主的“发展氛围”,示范引领的“群体氛围”,工作育人的“关怀氛围”。
“三要素”的满足,产生动力并运作,像一辆列车产生加速度一样,我校的文化不断积淀,出现良性循环后,我校的良好“教师文化”加速形成。
三研究结论及有关启示
通过“教师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教师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与学校中生成的,是教师群体所共享的价值取向、工作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教师们所特有的范式性的职业文化。
结论1:大量的“教师文化”活动,有力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校通过联谊会、工作室、青年教师沙龙、专题研讨、校刊《紫风铃》、校报《新闻集》等文化活动,以及大量的结对、研讨、展示等教研及科研活动,逐渐在校内建立起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思想观念,“学习、分享、合作、激励”的行为模式,“教”“学”“研”的工作方式以及“学有榜样”的价值取向,这对学校文化及教师规范性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2:大量的“教师文化”活动,揭示了师资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
我校“教师文化”建设的四个特征:(1)目标的全员性;(2)理念认可的潜在性;(3)教师行为的约束性;(4)教师个体的差异性。为此,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动力机制”必须满足“三要素”:个体的不同需求、行为的“制度制约”、过程的“人文关怀”。我校的教研活动、科研活动、研修活动、展示活动、评价活动等都满足这“四个特征”和“三要素”。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科学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启示1:建立良好的“教师文化”,有利于克服“职业倦怠”
事物从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不断代谢才有生命力。这种代谢的过程是吐故纳新的过程。作为教师工作也一样,没有吐故纳新的工作,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假如,加上其他负面压力,程度就会加大,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在低效率徘徊。这样,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失去生命的活力。
与此相反,学校引导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地努力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教育、教学工作边做,边总结,边反思,边改进,边研究,充满活力地努力,不断地吐故纳新,发挥教育的代谢功能,做到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这种积极向上的、优秀的“教师文化”影响下,教师的工作作风、工作状态也是积极的,职业倦怠就会容易得到克服。
启示2:建立良好的“教师文化”,学校的管理与引导是关键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师文化”,需要时间,需要研究,更需要实践,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管理者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四坚持”:(1)时间的坚持,一学年、两学年,甚至更长;(2)研究的坚持,它是系统工程,碰到问题会很多,都需要一个个解决,这就需要研究的韧性;(3)实践的坚持,研究必须实践,没有实践的研究,没有研究的实践,都是低效或无效的;(4)全员的坚持,少数几个人成不了气候,一定要全体教师一起努力,形成一定的校风。
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到教研组、备课组,再到教师个人的努力目标,只有方向一致、努力一致、作风一致,才会形成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取向的一致,一个学校特定的、良好的“教师文化”自然就会形成。
程核红: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
文章来源:《现代教学》2017年3A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