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课堂提问学生不回应的尴尬?
编译 | 王诗语
提问和对话是促进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然而大部分课堂提问是伪装成「对话」的「教师独白」,只是为了让课堂「流畅地往下进行」,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果效,不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分析、评估、创造能高阶认知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精心准备,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文探讨课堂提问的类型与层次,如何准备课堂提问,如何回应学生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课堂提问「冷场」。
1、提问的类型与层次
课堂提问需要结合学习目标,服务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要评估提问的类型和语言组织,是否能够真正发展他所期望学生掌握的思维方式。
布鲁姆曾提出「学习目标层次」,作为一个学习理论框架,阐明了不同阶层的思维技巧,可以作为教师准备课堂提问的参考工具。其中六个学习层次由低阶到高阶排列,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其中前三者被视为「初阶认知技能」,后三者被视为「高阶认知技能」。
▲ 布鲁姆目标分类
来源:Vanderbilt Center for Teaching
教师可以先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在备课和课后反思的过程中,考虑课堂提问是否帮助培养了和学习目标相应的思维能力。
低阶问题通常适用于:评估学生的课前准备与内容理解,判断学生的实力和弱点,以及复习和总结学习内容。
高阶问题针对分析、评估和创造这三种能力,适用于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和批判性的思考,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在表层学习、深层学习和概念建构方面都有进展,教师应在一节课中设置不同种类的问题以促进各个学习目标的达成。
2、如何准备课堂提问
关于有效课堂提问,最重要的建议就是提前准备,把课堂提问视作促进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于多数教师而言,相比于课堂现场随意发挥,精心准备与预先评估过的问题,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准备问题的指导性建议。
1.确立关于提问的目标(例如,这个问题是针对哪种思维能力的?),由此决定使用哪种类型的问题。
2.选择提问的内容:在何处设置问题?这个问题的内容是否非常重要,还是属于本堂课不太重要的内容?
3.尽量避免简单的是非题,多提一些需要学生给出具体学习内容的问题。
4.教师在刚开始准备提问时,可以先写下主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课堂的逻辑顺序依次排列。这种做法能够提醒新手教师哪些问题比较重要(必须要问),并方便在课后回忆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回应,反思提问的效果、语言组织等方面。
5.提问必须简洁明了,而不应出现赘述、意义含糊。比如,「上节课我们说了关于化学键的什么」显得宽泛和含糊,学生可能会无从作答,不如直接问「化学键有哪些特点?」
6.问题中不应带有隐含答案,避免类似反问的无效问题。
7.在准备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预先考虑学生可能会有哪些回答,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容易混淆的概念点、检查自己的提问语言组织是否明确、提问是否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在确定课堂问题后,从目标、内容、类型和语言等方面对问题进行自我评估,以下是一些用于「问题评估」的参考问题:
1.有哪些概念上的误解或是不清晰会导致学生的错误回答?
2.这个提问是开放式的还是封闭式的?
3.我期待学生给出怎样的回应?是一个定义,例子,或是解决方案?
4.我会接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吗?还是我需要教科书上的统一术语?或是我自己的话?
5.要是学生给出错误回答,我会怎么做?
6.要是学生没有回应,我会怎么做?
3、如何回应学生的提问
相比于被动回答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更加能够促进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课堂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回应,避免教师主导的课堂对话关系。
以下是如何回应学生提问的参考建议。
1.教师自己直接回答;
2.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抛给全班,鼓励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3.帮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例如通过提示问题激活学生先前的学习内容和经验、促进学生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等。
4.课后和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提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或是凭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简单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5.如果这个问题和今后的学习目标相关,将这个问题保留到以后再来解答。
6.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个超出教师知识范畴或未曾思考过的问题,要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或说明需要课后做一些准备才能回答。
4、学生没有回应怎么办?
无论教师如何用心良苦,课堂「冷场」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便是点名问到具体的同学,对方也可能沉默不语,或者直接说「我不知道」。
转问:请另一位学生尝试作出回应,或是评论之前学生的回应。这种方法适用于当一个学生作出回应,但教师需要更多、更广或更深入的答案时。例子:
小英,你同意小知的看法吗,为什么? 小英,你能就小知刚才说的概念举一个例子吗?
改述:换另一种方式询问,例如以更清晰的语言,或者把一个大问题拆成几个步骤。适用于学生给出一个错误答案或是没有回应时。
例子:
教师:球下落3秒后,离地面有多远?
学生:我不知道。
教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是如何测量距离的呢?
等待: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马上请人回答。
研究表明,当教师将给学生用于思考的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提高至3-5秒时,学生学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无法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学生的回应时间增长,有更多学生参与回应,学生提问的数量增多等等。
当等待时间增加时,教师出错的几率(包括对学生不恰当或不符合逻辑的评价)也大大减小了。然而,过长的等待时间(超过20秒)也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惩罚行为。教师应根据问题的类型和难度来相应的调整等待时间,以达到更理想的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成效。
课堂情况千变万化,难以有普遍适用的教学设计准则,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处境性的思考与尝试。不论如何,精心准备,从容应对,持续反思与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水平,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品质。
▍参考资料
https://citl.illinois.edu/citl-101/teaching-learning/resources/teaching-strategies/questioning-strategies?src=cte-migration-map&url=%2Fresources%2Ftopics%2Fmethods%2Fstrateg.html
王诗语: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本科在读,幼儿教育和第二语言研究双专业。本文根据作者教学实习学习内容编译整理,原载于「英知黑板报」公众号(微信号:Ensights)。
文章来源:“第一教育”2017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