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他山之石>> 文章
课题《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成果公报
发布时间:2018-01-15 作者:无 浏览量:5018次

本文来源于国家考试中心,该课题研究对不分文理科后的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概况了将来新高考的趋势,值得我们学习。

改革进行了研究课题批准号:GFA 111006

  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

  成果公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

  课题批准号:GFA 111006

  课题级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教育心理

  课题鉴定时间:2016年

  课题负责人:任子朝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主要成员:柳博、张开、陈昂、单旭峰、程力、赵静宇、李勇、巫阳朔、史辰羲

  • 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其自身的改革不断进行,逐渐发展为较为科学、基本准确测量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标准化考试。但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其中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措施有:“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和“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这些改革措施都是高考历史上首次提出来的。高考的定位与考试的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对内容改革与能力考查进行创新研究。

  目前,国内没有同类的研究,需要课题组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课题组总结以往高考内容改革的成果,借鉴国外能力考查的经验,全面研究分类考试后高考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的学科内容结构、清晰明确的能力考查目标,研究实现能力考查的手段和题型,如何确定改革后的试卷结构等核心问题。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

  1. 能力框架研究

  (1)学科能力研究具体包括:学科能力的构成;不同学科能力的建构;学科能力的特点。

  (2)根据高考的能力目标和结构,确定高考能力考查的原则和策略。

  2. 学科内容研究

  (1)“探索全国统考不分文理科”是本次高考改革关于科目设置的重要改革。课题研究要根据不分文理科的全国统一高考的要求,重新构建学科考试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数学科的知识体系。

  (2)充分考虑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衔接,按照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学习负担,处理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习内容的关系。按照各学科的知识体系,整合各学科的内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减轻学生负担。

  3. 试卷、试题创新性研究

  (1)研究试卷长度与考试时间的关系,基本题型与综合题型的匹配,能力考查深度与教学实际的相关程度,试题难度和考生水平的关系,形成较为合理的试卷结构,发挥试卷的整体效应。

  (2)题型是实现考试目的的手段,题型要服务于考试性质和考试内容的要求。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能力考查的加强,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题型,满足考试要求。

  (3)进行试题的创新性设计,研究在理论与问题之间介入一个更真实、开放的情境,模拟生活中会遇到的场景;提供更多丰富的、带有不确定性的试题素材资源,为考生自由思考创造条件。

  4. 评分方案研究

  评分细则是高考试题评价考生的标尺,其本身是否科学关系到主观性试题评分是否客观、公正。数学解答题题型丰富,形式多样,通常包括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等题型,从试题的考查目标、能力要求、知识内容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制定评分方案。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假设检验、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并举,将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分类考试的框架、本科院校的招生考试要求、高考命题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力求得出符合规律的科学结论。研究方法具体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文献法。课题组广泛收集并研究国内外有关高考内容改革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外认知评价目标和能力考查理论的相关文献,提出各学科能力框架。研究高校招生要求,研究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和内容范围,对现有高考试题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提出相关观点;

  2. 访谈法。走访大学,了解不同高校、院系的入学要求;深入中学,了解中学的教学情况和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访谈高考、研究生考试、成人的各学科的命题教师,了解各学科对高校入学新生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3. 调查法。对高考语文和数学考试的试卷结构、题型设计、能力考查等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座谈研讨和测量学意义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大学新生的高考成绩、联考成绩及大学一年级基础课成绩的相关研究,得出定量分析结果。

  4. 试测法。开发新的题型,特别是应用题、开放题和探究题等,在贵州、河南、浙江抽取4000多名考生为被试,对课题组研制的高考新题型进行试测。通过试测、统计结果数量分析,检测各种试题的考查效果,探索考查学生能力的命题技术和命题规律。

  • 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本课题对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各阶段内容改革和能力考查的特点,各阶段的命题原则。在总结高考内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以下四方面研究成果。

  1. 提出并论证语文、数学科的能力考查方案

  (1)高考语文、数学科能力考查框架

  课题根据语文和数学科的学科功能、特点和在高考中的定位,制定了语文、数学科的能力考查框架。能力考查框架是高考语文和数学构建统一的考试体系的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确定的能力考查框架突出了语文和数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通用性,为两个学科考试内容的确定、考试方案和试卷结构的确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语文科从三个维度设计高考语文科考试的能力目标体系,即从交流工具的层面考查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从思维工具的层面考查辨析、定义、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认知工具的层面考查理解、分析、概括、综合、应用等学习能力,从文化素养层面考查鉴赏审美、价值判断等能力。

  数学科将原来考试大纲中的五种能力、两种意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能力结构,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与应用意识。数学科应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高考语文、数学科能力考查方法

  (i)拓展试题选材范围,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建设成就,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ii)在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点设计试题,突出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素养,注重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和多学科的融合,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iii)创新试题设计,通过提供数据、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iv)增加应用型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与科学研究,使用真实数据、现实事件设计试题,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学科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原理融合于试题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更新和确定考试内容

  在对高考内容改革的历史、中外考试比较、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高考改革的方向,确定了语文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基础知识三位一体的内容结构。内容设定和形式设计既体现评价学生特长,又体现中学课程改革精神和学科发展方向。能充分发挥高考的评价功能,促进和引导素质教育,满足不同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

  (1)数学考试内容根据本科院校的招生要求和不分文理科的考试要求,在现行理科内容的基础上,删除数学归纳法、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知识是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重点学习的,在中学教学中所占比重不大,删除这部分内容知识,不影响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减轻中学学生负担。

  与现行文科内容相比,增加空间向量、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等内容。空间向量是用代数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增加这部分内容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养成,有利于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的分布是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内容。统计与概率是研究现实社会中必然与或然现象的重要知识,还是进入高校学习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增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随机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相关专业。

  改革后的《考试大纲》中不再设置选考内容,所有内容为必考内容。将现行《考试大纲》选考内容中的“不等式选讲”列为必考内容,其他两部分内容“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再列为考试内容。

  (2)语文科考试内容去除对字音、字形等死记硬背的内容要求,降低了程式化的语法运用考查比重,突出语文读写核心素养,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

  语文和数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确定的考试内容突出了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的重要作用,符合学科特点和课程改革的趋势,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方向,为实现高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将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3. 优化和创新考试方法

  (1)确定改革后的语文、数学科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是对考试内容、各种题型和难度试题比例的规定,是命题的设计蓝图,是发挥单题综合、协同效益的保证。课题组研制的试卷结构综合平衡各种因素,能够综合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使整张试卷整体实现对人才的选拔功能,发挥对中学教学积极的导向作用。

  语文试卷分为阅读与表达两部分。阅读包括文化常识、古代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5部分,共19题,80分。表达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分析性写作2部分,共4题,70分。

  数学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逻辑推断填空题、数学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数据处理题、举例题、开放题等22题,共150分。

  (2)研发新的题型拓展能力考查方法,使对新能力的考查成为可能,试测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语文科开发的6种新题型分别是:

  (i)情境化的默写题填空题。改变给出上句,要求考生填写下句的简单记忆性默写考查,设置一个可供考生理解、使用古诗文的情境,考生在理解情境的基础上填写句子。

  (ii)传统文化素养选择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中选取内容,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

  (iii)言语逻辑题选择题。通过短小材料营造生活、学习的情境,考查学生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的过程。

  (iv)混合型材料阅读题。拓展试题材料来源,主要考查对多元化的文字材料、信息图表的阅读理解和信息加工处理。

  (v)实用性写作题。写如书信、通知、消息等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章。

  (vi)分析性写作题。写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文章。

  数学科开发的5种新题型分别是:

  (i)多选题: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ii)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iii)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自己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iv)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是具体实例。

  (v)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答案并不唯一,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课题研究试题的创新性设计,打破过去封闭的试题呈现方式,根据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的更新,创新命题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理论与问题之间介入一个更真实、开放的情境,模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拓展试题材料的领域和范围,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内容,增加表格、图片、统计数据、文字表述等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为能力考查和素质展现提供充分的情境和背景,为考生自由思考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独立思考,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提出高考评价细则制定方法

  以高考数学科考试为突破,针对试卷中不同的题型,研究确定了不同的评价细则制定方法。

  (1)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的试题更适合采用等级描述型评价法来制定评价细则。可以分为4个等级:1. 能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2. 能对数据进行估值或近似计算;3. 能寻找、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4. 能准确得出结果。

  (2)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重点考查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这类试题评价细则采用基本要素分析型评价法制定。

  (3)考查数据处理能力是实施课程标准后新增加的能力要求,对其进行考查的试题主要依托于统计与概率知识。对于这类试题,在制定评价细则时可以采用多重计分评价法。

  (4)考查创新应用意识的试题既对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又注重考查考生在解答过程中反映出的思维品质,因此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来制定评价细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试题评价细则时,并不是一道试题只能使用一种评价细则,而是可以根据试题设计的不同,使用两种甚至多种评价细则。

  (二)政策建议

  建立全国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相配套的考试体系,满足不同水平高校招生、选材的需要。高考应该根据本科院校的招生要求,构建高考文理不分科的统一考试体系,突出通用性和基础性,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性、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统一高考主要侧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其他学科要求和对学生学习性向的考查,可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学校自主考试来解决。

  • 成果与影响

  课题组共发表论文34篇。负责人任子朝在课题研究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6篇发表于CSSCI期刊。任子朝、张开、陈昂等撰写的《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研究》发表于2015第12期《中国高教研究》,任子朝、陈昂撰写的《高中文理科学生数学水平比较研究》发表于2015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法》,任子朝、佟威、陈昂撰写的《高考数学与PISA数学考试目标与考查效果对比研究》发表于2014年第4期《全球教育展望》,任子朝、陈昂撰写的《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10期《课程•教材•教法》。

  陈昂、单旭峰、任子朝撰写的《我国高考命题的范式和范式转换研究》发表于2015第3期《中国高教研究》,单旭峰撰写的《对高中课程标准中有机化学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发表于2014 年第2 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程力撰写的《新课程高考物理能力的特点和考查方法的研究》发表于2014年第2期《课程•教材•教法》。

  另外,课题组成员撰写多篇文章在《语文学习》、《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物理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

  2015年一些研究的结论已经在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 在研究本科院校对新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的基础上,根据高考内容改革的思路,制定了语文和数学科考试改革方案。使高考内容改革有了可操作执行的规划,实现了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实现高考考查目的提供了保证。

  2. 基于能力框架的评分细则已用于指导阅卷。能力的考查一方面在于命题环节对试题的设计,另一方面更需要在阅卷环节才能实现。基于能力框架的评分细则可以规范阅卷评分,使考生的能力水平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保证高考能力考查的效果。

  • 改进与完善

  (一)本研究的不足

  1. 我国正在进行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理念。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时,所具备的与个体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有关的关键性能力和人格特征的结合表现”。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对这些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同时研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高考中对学科核心素养测量的方法和手段。

  2. 本研究比较了文理科考生数学水平的差异,这是在文理分科教学时得出的结论。在文理科按照统一的要求、使用相同的教材进行教学和学习时,考生的水平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层次分别呈现什么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考语文和数学科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但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听取意见,并在命题和考试实践中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更为切合实际的方案。

  2. 本研究中测试了课题研制的新题型,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试卷进行测试。应进一步命制完整的试卷,在模拟的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研究这些新题型的实际考查效果。

  3.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考试领域的发展,现在计算机化考试成为全球考试方式的未来趋势,应进一步研究在机考环境中能力考查的特点和规律,机考对能力考查的方法和优势,以满足部分考试项目的部分学科探索实现计算机化考试的需求。

  4. 语文和数学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都设置的学科,在两类考试中,学科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重要的研究内容。准确把握两者的定位,理清两者的考试侧重,统筹考虑学生的负担,将有利于两类考试在评价选拔学生和引导中学素质教育等方面更好的发挥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