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推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空间?——从核心素养看学校设计
当我们把未来的学习方式更多定位于一种「生产者学习」的时候,那么空间与教育技术一方面将助力于这样的「生产过程」,并显现出更为强大的支持性能量,空间与技术本身也会因带着教育意图和目的而成为学习者所生产的「产品」。教育是面对未来的一个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必须去设想对于「未来社会人才胜任力」的展望。
胜任力在英文中是「Competency」,我觉得它有两个角度来翻译:对社会来讲它是胜任力;对个人来讲它是核心竞争力。
对比一下几个主要国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对「未来核心素养」提出的一些观点:
这是「2020年未来工作技能」。
这是「2013年发布的软技能」。有人说,今天的软技能已经和专业技能同样重要,甚至超过了专业技能。
这是美国「macpa」发布的
这是「美国国家科技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能力」。
从为工业时代大批量专业化人才需要,到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核心素养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在70年代之前,我们学校教授知识;在70年代到90年代,我们教授的是技能;到今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社会带来如此大变革的时候,我们教授的,应该是学习体验。
从甲骨文记事,一直到富媒体的时代,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信息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放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特别相信的一句话是「生产力的变革是因为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在这里面,所有这些方式方法带来的巨大变革的作用是什么?其实就是用来「记录和阅读世界」。
从甲骨文也好,从富媒体也好,只不过是让我们的记录手段变得更加丰富。
所以从多媒体的角度来讲,今天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用多媒体的方式来记录这个世界」。
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说,知识和技能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知识和技能是互生互长的」,拥有知识可以促进技能的发展,掌握熟练的技能为获取知识提供良好的工具。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们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是「知识渊博」。那么这个阶段我们的评价是放在知识的模块中。
70年代到90年代,我们评价这个人会用「能力很强」。是因为他在单位的时间内,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
对应到我们教育发展的角度,如果把这些划分一个区间,在70年代之前,我们学校教授知识;在70年代到90年代,我们学校教授的是技能;到今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社会带来如此大变革的时候,我们教授的,应该是「学习体验」。
所以这些也是我们对于学校的一个再思考。
那么在这里,还是那个问题,「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技能的评价方式,实际上应该是从知识的准确度向熟练度在过渡。
所以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我们今天经常讲,「教学设计应该面向学生为中心」。
但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教学设计应该是面向活动」,因为只有有经验的人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活动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取什么样的技能。
这个是美国21世纪教育科学院给出的,通过「解决问题、协同解决问题、数字网络学习」完成相应能力的获取。
重新设想学校:我们的学校应该提供什么?
「学校的优势」在于,学校是人群的聚集地,以及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聚集地,提供了学习氛围和专有教学场所。
学校「提供」什么?
提供结构化的学习体验:这种学习体验不像今天看到的培养方案仅仅局限于知识,它包含了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包含了许多我们认为对学生成长的技能培养有益的学习体验。
提供整合式学习体验
提供丰富的教学互动
提供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在最近,我们听到很多碎片化学习的言论。对于学生,我并不觉得这样很好。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他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专注,他需要大块的时间去完成这件事情,这个时候他才更有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成为专家型学习者:这个是很关键的。专家型学习者他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娱乐的体验。什么是专家型学习者?他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和学习场景,有很好的自控力。所以对于学校来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学习环境的设计为他们提供支持。
帮助学生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今天的信息获取变得异常容易,我们会发现保存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弱。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最主要的知识管理机构——图书馆,从公共图书馆向个人图书馆去转变。
提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认证。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是有它独特的「模型和特色」,这是我们必须去考虑的。
比如说,中国人多,我们的教学资源相对而言是比较稀缺的,所以我们基本上是大班教学。
这些也就导致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比较困难:
教师不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思维框架:二十一世纪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技能,思维技能其实它是一种框架,它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够习得这样的框架,而这个时候需要更高思维能力的人去指导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是不足以胜任这样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很多中学招来中科院、北京大学教授级的老师来指导学生,比如北京十一学校、三十五中,可以很快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
班级规模大,小班教学难。
教室的面积有限,设施阻碍教学方法变革。
服务人员比例低,无法给教师有效的支持。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它的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和学生比例要么是1:1,要么是1:2。也就是1个行政人员服务1到2个学生,这个时候所有的分工才能更加细化,老师才能专注于教学和教学模式的探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课堂改革相对而言是比较难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和教师是学习空间的使用主体,管理者是学习空间的主导者。
所有学习空间的建设都是「管理者相关」的,这就决定了很多教学改革能否很顺利的进行下去。 能否消除管理者对于空间使用的担心决定了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环境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决定教师是否使用这个技术。 学习空间的管理、维护成本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者是否能够给老师提供更好的服务
「学习空间建设目标」:
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
促进学生进行生成性学习
空间的促进学生进行表达
空间的建设帮助教师进行行为引导和监督
空间的建设帮助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
空间的建设帮助能够使的知识评价转向能力评价
现在「空间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学习空间阻碍教学方法变革
学习空间的电子设备增多,学习成本高昂
学习空间的连接节点增多,故障率高
学习空间的故障出现后,诊断复杂
教学要求迅速解决故障,但更换设备手段麻烦,影响教学
空间种类多,管理维护复杂,寻找可用空间困难
空间预约流程复杂,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空间使用情况不透明,造成空间浪费
空间服务不及时,服务情况及记录难以追踪
不能够及时监测环境情况,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空间管理不够人性化,实用性较差,选位划位困难
认识「技术所扮演的角色」:
技术是参与管理的工具
技术是参与表达的工具
技术是参与创作的工具
技术是参与记录的工具
技术是参与评价的工具
他不是参与社交的工具,社交需要学生面对面的交谈才能够习得。
我理解的「学习空间建设目标」是:
能够随时随地让学生和老师互动分享数字化成果和分享思维学习空间
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面对面讨论而满足各种讨论形式空间
能够让学生更多参与以团队为形式的竞技活动的空间
能够平衡传统的惯性和未来学习的学习空间
向实体空间无限制逼近虚拟空间
提供标准化计算环境的虚拟空间
能够消除管理者担心的学习空间管理能力
能够降低管理者管理维护成本的学习空间
在学习方式快速迭代的今天,学校空间与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包括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数智校园的逐渐普及,应时的课程设计等),环境设计更加关注教育的使命: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动力。未来学校的空间环境,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我们对空间的思考
教育公共空间
今天我们为孩子们设计的不仅是校园基本功能,还要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提供可能,好让他们适应这个社会与未来的工作。
「学校建筑设计从封闭的格子型学习空间,逐渐转型为适应学生习惯的多元组合开放空间,通过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打开空间的局限」,空间重组带动资源的链接。学生可以在教室以外的开放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一切学习资源,学习才会无处不在。
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rofessor Mimi Ito所提出的连接式学习,就是讲个人兴趣,通过一些现实中的平台,资源得以延伸发展,并获得职业,学术上的成就和机会。
「将原本的交通空间的单一功能得以改善,同时我们也考虑空间带来什么样的学习资源,从学习资源出发来设计校园空间环境,将资源内容、学习方式与空间设置紧密结合」,是打造学习生态系统必备条件。资源内容的空间情境化,极大程度上会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培养,并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在这里我们将大胆的开放学校场馆,学校即为“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打破资源链接的障碍,让各种资源与校园融为一体,在真实的情境中得以促进师生的学习力和审美力。例如学科步道、博物馆长廊、主题化的架空层艺术馆……使得学生从校园开始认识世界,将全世界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
创建学习社区
建筑设计如何有助于将在线学习等教育技术与传统校园相结合?我们如何设计学习环境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和学习最新观念?「个人化、学生导向教育、边做边学、跨学科教育、情感和社交教育」等等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的不断提出,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法,然后采用满足他们学习方法的方式去教授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就需要一种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共享学习空间,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型「学习社区」。
如今,「个性化与跨学科学习」成为很多建筑师常常遇到的需求,然而,到底学习空间应该如何支持个性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在我看来,如今的教育系统是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化导致过去教育也基本上如同工厂生产产品,学生都在用统一的学习方式学习一样的东西。然而近年来,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建筑设计师都开始认识到,「学校设计不能够基于工业化。现在我们不应该仅仅思索如何去教,而是应该着重思索学生的学习,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充分利用非正式学习空间
「在学习中,参与是关键。」教学模式从传统“一对多”的说教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题为基础、侧重小组学习的“多对多”的互动,不仅让教室内的“正式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也让教室外的“非正式学习”超越了正式学习陪衬的角色。
「非正式学习空间」,如咖啡馆和公共学习场所已经成为很对学校课堂之外的学习互动空间。现有的学校模型需要将这些空间看作教室的延伸 :而不仅仅是充满“时髦”家具的场所。
如今,更多非正式学习行为与传统教室里的授业解惑等量齐观,借助实体与虚拟环境的整合,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知识的产生、交换和分享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或许可以说,教育中不论是正式或非正式学习,学习方法的获取远比知识本身的获取更为重要」。
面对当代的极速变化,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知识自我构筑的非正式学习模式正在被提升到势在必行的拐点。而「学习,已经超越了教室的边界」。
为了设计有效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建筑师就需要对细微之处进行反复思考,如良好的声学环境和流线焦点,以及对课堂环境中学生群体动态学习行为的理解。
澳大利亚学习与教学委员会(ALTC)的一项研究发现,考虑所有可用的空间,以提供学习或交流的机会,成为很多学校的共同选择。例如,公共区域,具有联接功能的走廊和大厅,可以提供点对点的学习交流机会。这意味着「学校可以从其所有的空间中提取教育价值,而不仅仅是教学可用面积(UFA)的传统观念」。
重塑设计流程
如果我们正在建一所新学校,「常规流程不外乎」:从用地规划到建筑设计、室内景观、再到校园文化装饰和办学理念,最后是课程,我们给学生上什么样的课?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然而这样设计的新校园,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备受诟病。
要打造面向未来的学习生态系统,我们需要这样的流程:「学校规划前置:让学校使用者(老师与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到学校设计中;课程规划及校园文化设计:从使用需求与教学方法匹配空间设计概念;建筑空间打造」。这样的流程设计才能促进“建构学习的内容,优化学习的状态,重塑学习的逻辑,对接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这些也是必达亚洲历届峰会持续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