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推荐|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国家教育政策,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开展艺术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是当前艺术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抽样调查或访谈。经过对调查结果和访谈材料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艺术教育 德育 一体化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部也己启动立德树人工程,以增强科学性、立足民族性、体现世界性为导向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课程一体化建设。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组,为了了解当前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情况,特进行本次调査活动。调查内容包括:艺术学科实施的难易程度;师生对艺术学科的满意度;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公民人格、文化自信等维度,了解当前学生艺术教育的德育建设的基本情况;课内、课外、校外艺术教育的德育建设策略和方法;艺术学科德育一体化和艺术学科教学的环境: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等。
一、调查对象
本次教师问卷调查共收交问卷27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53份,无效问卷为24份(主要是非艺术类学科教师所填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91.3%。本次调查学生的样本数为10869份,其中10681份为有效,有效问卷比例为98.3%。参与本次访谈的教师有140名。
二、抽样方法与实施
1.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设立样本,先将调查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组,然后以群组为单位随机抽样。同时,整群抽样时按照总体具有的区域特征,把总体分为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然后从各区域中随机抽取若千个体组成样本。抽样原则是:层内差异要小,同质性要高;层间差异要大,同质性要低。确立各层样本数的比例主要采用混合分配方法,既考虑到各层的样本数,又考虑到各层的离散程度。
2.调查实施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的对象是艺术课程教师和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选取一定量的教师和分管校长进行访谈。本次调査主要采用网络调查。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教材以及教学等问题的基本认识
1.艺术教材内容的难度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艺术教师认为当前艺术教材内容难的比例为24.5%,容易的为6.3%。从中反映出当前艺术教师中认为教材难的比例远髙于认为教材容易的教师。经卡方检验,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429),说明不同职称的教师对教材难易度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从比例来看,中学高级教师认为教材内容难的比例最髙(37.0%),其他类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难的比例最低(14.6%)。
2.艺术课(含艺术、音乐和美术)被占用的情况
根据当前艺术课的基本现状,从没有被占用的比例为36.4%,这说明艺术课被占用的比例较高,约为73.6%,其中经常被占用和总是被占用的比例之和为13.2%。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艺术课从来没被占用的比例更高些,小学艺术课从来没被占用的比例最低。
3.艺术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从调查结果看(图1),当前艺术教师认为艺术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排列前三的为:活动资金不够(53.4%),教学班人数过多(48.6%),缺乏家长支持(43.5%)。其中活动资金不够成为最主要的困难。
图1 艺术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4.艺术教育专用教室情况
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从调查结果可知,艺术教师认为所任教学校的艺术教育专用教室缺乏的占19.0%, —般的为28.9%,比较充足和非常充足的和为52.2%,约占整体的一半,因此艺术教育的专用教室使用情况并不令人感到乐观,应该引起学校的注意和重视。
(二)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情感、态度等调查结果
1.学生喜欢艺术学科的理由
总体上来看,学生喜欢艺术课的理由中认为能缓解学习压力的最高(69.0%),其次为提升了人文素养(56.2%)。然而,从各个学段的比较来看,尽管第一位是缓解学习压力没有变化,但是比例则是中学生高些,小学生把展现自身的艺术才能列为第二位,中学生则把提升人文素养列为第二位。
2.学生不喜欢艺术学科的理由
总体上来看(图2),学生不喜欢艺术课的理由中认为教师讲课枯燥的为42.6%,其次为教学内容太难,占36.2%。然而,从各个学段的比较来看,初中学生认为第一位为教材内容太难,至于其他理由如学习副课浪费宝贵学习时间、教材内容过时、其他学科教师说艺术课不重要这几个选项的比例要低些。这说明学生仍然认为教师教学不够生动是导致其不喜欢艺术课的主要缘由。
图2 学生不喜欢艺术学科的理由(%)
3.学生去校外艺术场馆的机会
从总体上看,当前学生最近一学年去校外艺术场馆(比如剧院、美术馆等)的次数一次都没有的比例为31.0%, 1至2次的比例为37.2%,三次及以上的比例为31.8%。最近一学年,有近1/3比例的学生没有去校外艺术场馆(比如剧院、美术馆等)。
(三)艺术教师工作量、师资队伍及工资等调查结果
1.艺术教师的工作量
当前艺术教师有25.3%认为工作量超负荷,自认为偏少的约有7.5%,认为满工作量的比例为67.2%。从中反映出当前艺术教师中大多数满工作量,工作量超负荷的比例要高于工作量偏少的。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63),但从比例来看,中学二级(含小学一级)职称的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比例(37.7%)最高,高出平均比例约为12.4%。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可知,艺术教师在校的工作量之所以超负荷,是这样一种状态:绩效层面反映并没有超负荷,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工作量往往会超负荷,因为学校的艺术活动、艺术比赛以及参与市区等的艺术展演等都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但是并没作为其绩效工作量核定时间。
2.艺术教师对工资待遇的基本态度
艺术教师们对工资待遇基本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从调查结果可知,总体来看,当前艺术教师对工资待遇情况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达到了79.2%,而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仅为19.0%,从中反映出艺术教师们对工资待遇基本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不同职称教师之间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4),职称越高,其对工资待遇的满意度越低。
3.学生对艺术教师讲课水平的认可度
总的来说,艺术教师的讲课水平被学生认为高的比例为74.0%,约有5.0%的学生认为艺术教师讲课水平低。各学段的基本趋势一样,但是对教师讲课水平的判定还存在不同,其中初中生认为低的比例最多(7.0%),高中生认为一般的比例最多(28.0%),小学生认为高的比例最多(81.7%)。
(四)关于艺术教育的德育渗透的调查结果
1.艺术教育中渗透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国家意识养成、公民人格培养、文化自信建立等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当前艺术教师对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国家意识养成、公民人格培养、文化自信建立等都处于认可状态。艺术教师对于以上情况的回答选择“很差”和“比较差”的比例不超过5.0%,选择“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接近50%。通过对不同职称教师的卡方计算,发现对于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树立美好品德、渗透审美情感和自强合作精神等,不同职称的教师其选择有显著差异。
2.学校艺术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调查结果可知,当前艺术教师认为学校艺术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活动是“围绕学校的人和事展幵的个性化校园艺术活动”,在各项选择中这一选项占到了32.0%,其次为“艺术类课程”,比例为25.7%,排列第三的是“举办集体性的艺术类赛事(如合唱比赛等)”这一比例为19.0%。经卡方检验,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678)。
3.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肓中的德育渗透处于认可状态
从调查结果可知,总体来看,当前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认同度一般的比例为54.9%,认同度比较高和非常高的比例和为36.7%,认同度较低的比例为8.3%,这反映出教师们对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认同度较高。不同职称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553)。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内外联动性不够”(56.9%)和“教材系统性不强”(48.6%)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建设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不同职称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高级教师认为“教材系统性不强”(55.6%)为第一位问题,其他级别的教师均认为“校内外联动性不够”是第一位问题。总体来看,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在校内外联动性方面教师们认为一般及以上的比例为90.1%,其中比较好和非常好的比例和为37.5%,这反映出教师基本认可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在校内外具有联动性。不同职称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110)。
(六)对教师访谈的质性分析结果
1.整体分析结果
通过对教师访谈的内容分析,共提取参考点数值最高的10条,它们分别为师资培训、需要学校重视、教材衔接和系统性、德育渗透、“应试教育”影响、教材内容不够丰富、设备配置不足、工作量大、师资配备和多走出校园参观等。首先涉及教师的师资培训的数值最高,可见艺术教师对德育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自身得到培训的渴望;其次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这也反映出教师觉得当前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实施的主导力量是学校领导,其重视与否非常关键;第三涉及课程和教材,其衔接和系统性的一体化是实现德育一体化的基础,所以教师也给予了关注;第四涉及教育教学,教师们认识到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主要在于实施,德育的实施要润物细无声,重在体验和渗透,不在于说教。在前10条中只有家长这个树节点没有体现,说明艺术教师们认为家长对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的影响最弱,而教师类独占三条,分别为师资培训、工作量大和师资配备,可见艺术教师认为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中,自身的负担比较重,对自身是否具备承担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的能力也存在担忧。
2.不同学段教师的分析结果
小学教师访谈的前10条内容中首条就是教学,他们认为德育\’渗透是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中重要的因素,目前这一做法还不够好,其次是得到学校重视,第三就是家长重视,这明显区别于其他学段。这反映了小学教师对小学生这个群体的基本认识,小学生的德育应该是渗透性的,不要讲道理,同时他们受家长的影响非常大,所以需要家长重视,家校结合进行教育。初中教师访谈的前10条中首条也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然后谈到了师资配备问题,认为目前初中阶段艺术教师配备不足影响着艺术教育的德育建设,同时还谈到了教材衔接和系统性问题。在初中艺术教师看来,师资力量不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此外教材衔接问题也是初中艺术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在高中教师访谈前10条中,学校重视排在首位,接着是师资培训和“应试教育”影响。从中我们看到,在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中,学校领导的重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或许是高中综合艺术教材的原因,使得教师对自身培训的需求较高,最后是高考这个指挥棒让高中艺术教师的教学受到了较大影响,当然也影响了其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实施。
四、关于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一)科学核定艺术教师的工作量,激发艺术教师育德的内在动机
调查发现,艺术教师普遍认为目前艺术学科教师不能得到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待遇,课时经费核定量较低。艺术教师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需要处理与学校艺术活动有关的工作较多,导致工作超负荷,而这部分工作量通常不能作为课时经费,使得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出现有些区域中小学艺术教育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为此希望相关决策部门能科学核定艺术教师的工作量,将艺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工作计入工作量,提高艺术教师的工作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艺术教师能全心投入到指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艺术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硬件环境建设,为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提供设备保障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中硬件环境配备方面差异较大,较多学校存在着艺术教育活动专用教室缺乏或其设施不足、不能提供学生开展艺术展演的场馆等问题,也存在着艺术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所需的器材配备和电脑配套设施等不能满足的情况。为此,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开展和实施,对于学校和一线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配备艺术教育所需的专用教室、器材等,对一些功能落后的专用教室要进行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条件,提供艺术活动所用的资源、场所和艺术展演的场馆。总之,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学校和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创设硬件条件,提供设备保障。
(三)对不同学段的艺术课程教材进行一体化的整体设计
调查发现,中小学艺术学科的内容不具有系统性,也缺乏整体的衔接,不同年段之间的教学内容会重复出现,各学段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很难控制。艺术课程配套的备课资料包不完整,配套材料种类不多,有时上课没合适的材料,教材内容不够丰富,设置不太合理。为此,围绕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工作,需要对艺术课程和教材,特别是配套资料包等方面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如在艺术学科的纵向层面,从内容上保持连贯性和衔接性;在不同艺术学科表现形式(如音乐与美术)方面,做好横向的比较和贯通,使得学科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
(四)为做好艺术教育的德育一体化,加强艺术教师的培养力度
首先,提升艺术教育教师的育德能力。加强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活动中增设艺术育德的培训模块,就艺术教师育德的路径和方法、艺术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的关系、艺术教师育德的评价等进行专题培训,从而提高艺术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水平。其次,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7X平,为艺术教师的培养搭建舞台。学校为艺术教师的学历提高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艺术教师获得高一层次学历,同时选送艺术教师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术培训或者艺术实训基地进行长周期在职培训,为艺术教师提供提高学历的机会。第三,建立健全艺术教育师资互动交流机制,提升艺术教师专业境界。根据不同地区艺术教师的现状和条件,采用分层次、多阶段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方式,让艺术教师在城乡间、省市间、中小学和高校之间多交流和互动,为艺术教育师资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艺术教育师资互动交流机制,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境界。
(五)落实艺术教育信息化,加强艺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己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其对教育的影响作用已形成共识,艺术教育活动应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活动的推介、艺术教育活动的展示以及艺术人才的宣传等。除此之外,针对目前的艺术教育德育一体化中教育资源不足、学科建设不能有效衔接等现象,建议开发区域性艺术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艺术资源库(如书库、画库、音库、戏库等),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资源共享提供必要的支撑,创建艺术智慧馆、数字艺术库、信息化艺术中心,基于网络开展艺术论坛等。艺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既有利于中小学优秀艺术作品的存储,也有利于发挥优秀艺术作品的辐射作用,还有利于各地区基于网络艺术资源平台开展交流互动,扩大其影响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c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nil,2017.
[2]赵其坤.以美立德,培育树人恨基[J].现代教学,2015(2).
[3]唐军.读懂学生——基于2600名学生描述语句的质性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唐 军、赵其坤|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