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发展>>教育视野>> 文章
局长推荐|我们对挫折教育的理解太狭隘了!
发布时间:2018-06-12 作者:本站 浏览量:5770次

1962年,美国心理学家Victor Goertzel和妻子Mildred针对400位活跃于20世纪的名人,对他们的童年开展研究。

这些名人都对社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每个人至少有两本关于他们的传记,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Louis Armstrong(爵士乐灵魂人物)、Frida Kahlo(女权主义画家)、Marie Curie(居里夫人)、Eleanor Roosevelt(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罗斯福总统妻子)、Henry Ford(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John D. Rockefelloer(洛克菲勒家族开创者)。

研究的结果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400名研究对象中,只有15%的人成长于条件优越的原生家庭;有10%的人,家庭环境马马虎虎还过得去;剩下的75%,也就是占绝对多数的300名研究对象,都生长在有严重问题的家庭,包括贫穷、单亲、暴力、酗酒、疾病等各式各样的困扰。

以至于在作为研究成果的出版物《Cradles of Eminence(卓越的摇篮)》中,Goertzel写下这样的话:太过正常的人不可能跻身名人

更有意思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发现当年这项研究的结果并非偶然,而是在其后的时间里,找到越来越多的例证,如Oprah Winfrey(脱口秀女王)、Howard Schultz(星巴克创办人)、LeBron James(NBA明星运动员)、Sonia Sotomayor(美国历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

对此,我们可以用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论述加以佐证: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比拥有一个惨淡的童年更糟糕,那就是拥有一个过于幸福的童年。(There’s only one thing that’s worse than having an unhappy childhood, and that’s having a too-happy childhood.)

Cradles of Eminence》,作者Victor Goertzel,亚马逊网站评分五颗星

挫折教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从这项调查研究中,我们很容易得出当下教育的一个时髦词汇:挫折教育。

现世生活的安逸,让挫折教育变得流行,有人甚至人为地制造一些挫折,家长一开始躲在幕后,任孩子自己折腾,等到实在“玩”不下去了,再跳出来指点一番,然后程式化地总结:孩子,面对困难,一定要乐观哦。

毫无疑问,在所有绝处逢生、逆境中求生存的励志故事里面,乐观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看看牛津英语词典对于“乐观(resilience)”一词的解释:原义为弹性;引申为能够迅速地从逆境、伤痛、威胁和其他重大的压力中得以恢复。

因此,在通常的理解中,乐观的人往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就像是一根橡皮筋,折而不弯,伸缩自如,而且压力愈大,弹性愈强,快速地回到原来的位置。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以上对乐观的定义,似乎更适合于短期的困难,比如一次考试失利、失恋、遭到好友背叛等,这些校园剧中经常出现的镜头,也构成了我们对于挫折教育的普遍认识。

但是在Goertzel所做的调查中,大部分人的童年阴影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性事件,而是长期的压力,比如暴力、冷漠、失亲,成瘾,或者其他身心问题,即便内心再强大的人,也需要长时间地舔舐伤口,恢复元气,才可能走出阴霾。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一类挫折既是残酷的事实,又不能保证全身而退,能够战胜它,或者即便碰不上,也能够从内心深处培养起战胜它所需要的品质,才是乐观精神——也就是挫折教育的真谛!

从这个意义上说,战胜挫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战胜挫折所依赖的乐观精神也要比我们理解的深刻许多!

乐观不是在被压迫后迅速归于原位,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而是一项持续的战斗,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

真正的乐观,是永不言败的信念

生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术语:fight or flight,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战斗还是逃跑,指的是生物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大脑会扣动机制,释放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由此带来心跳加快,血液流向肌肉等生理指征,个体据此迅速做出判断,是留下来战斗,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人作为高级动物,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人类发展到今天,面对生死一线的机会已经大大地减少,更多的是面对挫折时候的态度。因此,生理学上的fight or flight,应用到日常生活,就多了一层心理学的含义。

在对战胜童年逆境并获得人生成功的人群的深度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fight(战斗),这里的战斗不是肢体上的打架,而是发自内心的强烈的信念:拒绝承认自己不行。

跟踪研究表明,这些生活中的强者,终其一生都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人。

“我是一个斗士——无论什么都不能撼动我的决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我做任何事情,在放弃之前,一定会付出100%的努力。”

“我不是那种逃避现实的人,无论面对的问题有多困难。”

“我从来不会让困难主宰我,而是要成为困难的主宰者,最多是从头再来,我可以不断地从头再来。”

以上是那些突围原生家庭,获得人生成功的人士的心得。而在零碎的人生经验背后,还有实验的支撑。

2010年,牛津大学对81名东德时期被关押的政治犯的近况进行研究。在关押期间,他们无一例外地遭受到身体和心灵的蹂躏,包括殴打、威胁、关黑屋等。在被释放的数十年后,三分之二的人或多或少地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但有三分之一的人完全没有。

面对人生重挫,为什么有的人得以平稳度过,有的人却扛不住?

调查发现,相较于遭受打击的大小区别,他们内心中不服输、战斗到底的信念的强弱,更加起到决定性作用。

那些自怜自艾,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也不再关心未来的人,更容易在其后的岁月中遭遇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反,那些内心始终抗拒,拒绝认命,即便是表面上低头认罪的人,会更好地度过困苦岁月。

“我拒绝接受现实。”一位幸存者如此叙述心得。

正确的挫折教育,应该这样打开

我们都知道,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变得强壮。人的内心也是如此,是在一次又一次同挫折的较量中,逐渐变得坚韧。

早在春秋时期,孟子就曾感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现代医学更是为此提供了科学的论证。

当我们把压力源看作是挑战(challenge),而不是威胁(threat)的时候,人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让我们精力充沛,更加专注地解决问题;反之,我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会提高,抑制免疫系统,让我们更容易遭到疾病的侵袭。

而且,因为有了良好的返回,会促使个体不断地寻找新的挑战和战胜挑战的体验,由此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愈挫愈勇不是武侠小说桥段,而是真实的生理和心理写照。借用尼采的话,在进化的过程中,那些没有杀死我们的,最终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不是因为我是个乐天派,不担心坏事情会发生,而是因为我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克服任何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觉得自己身经百战,非常勇敢。”一位走出童年阴霾的成功人士总结。

那么,回到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我们应当如何教会孩子,接受挫折的洗礼,养成不服输的乐观主义精神呢?

1、学会把压力化为挑战

就像前文所说的,面对挫折,或者至少是困难和压力的时候,把它们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挑战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使人斗志昂扬;威胁则会导致负面情绪,让人焦虑不安。

现在的大部分孩子,平时面临的最实际的压力来自于学习。为了迎合社会竞争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学这学那,从琴棋书画,到体育运动,再到英语奥数作文,早早地背负沉重的压力。

既然社会大趋势不能改变,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那么就从改变内心做起吧!

在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引导他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这样的认同:把学习一样新的知识,或者是高难度的东西,看作是对身体和智力的挑战。这么做会大大降低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以及对结果的患得患失,从而轻装上阵,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面。

2、学会寻求帮助

乐观是从内心深处培养起来的永不言败的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拒绝他人的帮助。乐观的人往往独立自信,但不会排斥他人的帮助;恰恰相反,还会积极地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家庭、朋友和老师。

既然真实的困难往往是长期的,那么解决和克服困难也不是一蹴而就。所以,和孩子一起审视一下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一个切实的计划,督促并帮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要知道,点滴的、持续的进步,会在不经意间坚定我们的内心。

3、学会体验成功

为什么挫折带来的心理阴影,会长久地盘踞在心头?

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fight or flight。在人类的进化史上,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两条通路,一条是由前额叶主导的“深思熟虑”环路,面对外界刺激,反应缜密理性同时相对迟缓;另外一条是由边缘系统主导的“直觉”通路,反应迅速却注定不够周全。

边缘系统对行为的操控像是一种本能,它可以成功绕过高级认知中枢的监管,没等大脑深思熟虑,便已经驱使机体迅速做出反应,是战(fight)还是逃(flight)?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捷径,在远古时代,这条捷径在人类的存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万事富足的现代社会,这条捷径却依旧在不合时宜地尽职尽责,些许不适、偶发的小概率事件都有可能被我们的边缘系统解读为生死攸关的重大危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讲,很多时候,心理障碍或者心身疾病最初很可能是源于一次偶发的小概率事件,而边缘系统很擅长从这一小概率事件中嗅出危险的气息,并出于本能地启动,脱离皮层控制。

因此,比起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正面事情,人们似乎更善于记住那些负面事件,并在大脑中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时不时地和他一起回忆那些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令人骄傲的过往。很多时候,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

作者:天音

文章来源:第一教育2017年12月15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