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文章
芬兰的学前教育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18 作者:阅读分享 浏览量:4065次

提到芬兰教育,一直被全世界关注。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的PISA测试中,芬兰的表现始终位列前茅。因此,芬兰教育有什么秘诀?也一直是小编好奇的话题。
    10
月底,“芬兰学前教育中国路演”在上海青浦区世界外国语幼儿园举行,小编观摩了3堂由芬兰教师现场演示的学前教育课程,发现不少有意思的看点!


给小朋友上课,3个细节上下功夫

当天参加课程展示的,分别是来自芬兰HEISchool,凯撒卡里奥学院和KIDEScience的三堂学前教育课,小朋友们要在课上学习英语、数学、运动、科学等知识和技能。

现场上课的老师来自芬兰,对象是青浦世外幼儿园的小朋友。师生之间事先没有见过面,不过却一见如故,配合默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1)重情绪调动

小朋友们,一会儿音乐响起,大家跟着跳舞;音乐停下来,听指令,站到对应的位置。”
    明明是一节教孩子认识图形的课,怎么变成了小编小时候玩过的“抢位子”游戏?不,还有音乐和舞蹈助兴,比小编当年玩的高级多了!

小编看到,教室的地板上,散落着五颜六色的小纸片,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有菱形的,还有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在动感十足的音乐中,小朋友们踩着纸片,手舞足蹈。 

此时,音乐骤停,老师喊:“方(square)”,小朋友们立刻“重新洗牌”,机灵的就近找到方形纸片,站在上面;反应慢的,兜一大圈,找到还没被占领的方形纸片,也赶紧跳上去。 

还好,和“抢位子”游戏不同,纸片的数量足够多,每个孩子最终都可以找到落脚点,没有人会被尴尬地“踢出局”,因此,每个小朋友都很放松,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又舞动起来,自由发挥。 

在这堂由芬兰HEISchool带来的《孩子如何通过音乐与活动来进行英语数学学习》课上,孩子们跳舞跳得尽兴;到了下一堂课,就更夸张了,小朋友们脱了鞋子,套上长筒袜,在预先铺设好的“光滑垫子”上故意“滑倒”,不停地“摔跤”,“摔”成一团。 

原来,北京冬奥会快要举行了,冬奥会上有哪些项目?怎么玩?来自凯撒卡里奥学院的老师正在带孩子做模拟演练。 

滑冰(skating)、滑雪(skiing)、冰壶(curling)、高台滑雪(skijumping)……在冰雪上做运动,免不了滑倒。摔跤是什么滋味?摔跤也可以很有趣!于是,依靠长筒袜和垫子之间的摩擦力,孩子们一边跟着老师练习规范动作,一边享受摔跤带来的刺激和欢乐。摔倒了,爬起来,越摔越勇! 

说实话,起初小编有些担心,一群56岁的孩子,又是跳舞,又是摔跤,会不会乱成一团?不过,芬兰的老师控场能力很强。 

事实上,音乐、舞蹈、摔跤等大尺度的手段,让孩子们的情绪“燃”起来,非但没有影响纪律,反而提升了他们的配合度,专注地听老师指令,开动脑筋,回答提问——“地上的纸片,为什么没有三角形,怎么变出来?”
      “老师,把正方形的纸一折二,就有两个三角形了。”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轻松地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2)重情境设计

芬兰的老师个个都是“戏精”!

KIDEScience展示的《科学课—‘氖夫人’的派对》课上,前一秒,Emilia老师还在嘻嘻哈哈地和小朋友们话家常;下一秒,上课铃声响起,Emilia老师背过身子,等转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披上白大褂,带上厚重的黑框眼镜,变身为一本正经的女科学家。 

与此同时,孩子们也穿上白大褂,带上护目镜,别上小名牌,一脸严肃地当上了小小科学家。 

这时候,机器人“小美”给小朋友们捎来一封信,希望他们帮助解决问题:如何不用肺,吹出100个气球?”“小美”语音温柔,就像是从外太空来的使者,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对她的请求格外上心。 

小编注意到,之前观摩的课堂,同样是由故事引入的。比如,在《神奇的袜子神奇的力量》的课上,北京冬奥会是背景故事,长筒袜和光滑垫子提供了道具和场景。而在《孩子如何通过音乐与活动来进行英语数学学习》的课上,老师的手上自始至终套着布偶,是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原来老师是通过布偶和孩子们对话。布偶个子小,但是身形灵活,“上蹿下跳”;布偶说起话来,语音语调惟妙惟肖,孩子们最爱听布偶发出的指令。布偶说“预备-开始,大家来跳舞”,孩子们不敢懈怠;布偶喊“停-站到方形纸片上”,孩子们马上各就各位。 

芬兰老师告诉小编,芬兰的学前教育课堂,一般都是从虚构的故事开场的,并且在故事的演进中推进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扮演角色,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活。
      当孩子感受到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气氛,他们会变得非常投入和配合,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也就自然能够控制全场,收放自如了。


3)重探索体验

STEAM教育火遍全球的当下,在幼儿园开展STEAM课程,还处于“吃螃蟹”的阶段,往往受制于幼儿园里没有足够的设备,学习环境不充分,教师自我感觉无法胜任等障碍。
而与此同时,儿童天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提的大部分问题与科学相关。 如何开展学前STEAM教育?芬兰老师在《科学课-‘氖夫人’的派对》课上,展示了基于玩耍的幼儿STEAM学习,以及对幼儿总结、解释、预测、沟通、观察、测量、分类的科学技能的培养。 小编观察到,课堂上的实验设备很简单:

一个玻璃杯,盛放着透明的液体(白醋);

一个碟子,里面是一堆白色的粉末(小苏打粉);

此外,还有滴管、勺子、信封、玻璃瓶和气球。

高大上的STEAM课程,道具一点不花哨,全是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小朋友们再熟悉不过,使用起来也不费劲。
     Emilia
老师介绍,芬兰的学前教育STEAM课程,鼓励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开发实验设备,用最简单的工具,设计最有意思的活动。 同时,从始至终,老师只是引导者,只在合适的时机“提问”,指导孩子做下一步的尝试。 “闻一闻,杯子里的透明液体是什么?”
     “
你们手头有白醋和小苏打,怎么变出气体?” “气体有了,如何进入到气球里呢?”

此外,实验结束以后,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回到座位上,交流实验经过,分享实验经验,自我反馈,得出结论。


image.png

来自芬兰的“现象式教学”

201412月,芬兰国家教委会发布全新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提出“每所学校每一学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模块,即现象式教学(teachingby topic)”,被国内外媒体报道为“颠覆性的改革”。 

现象式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把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比如,在同一模块中囊括经济、历史、地理等各门知识,以主题贯穿学习,实现跨学科教学。

类似的教学方式,在其他国家也有开展,比如项目制学习(PBL)、主题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等,都是对21世纪核心技能的探索和尝试。相比之下,“现象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日常所能接触到的“现象”,通过生活化和情景化的设计,帮助学生体认和理解,培养综合能力。 

虽然“新大纲”主要针对的是芬兰1-9年级的基础教育,但是“现象式教学”在芬兰早就不是新名词,而且一路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正如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科学参赞Mari-AnnaSUURMUNNE博士在本次活动的专家演讲中介绍,芬兰的学前教育,注重从孩子整体、好奇心和创造力、玩中学、积极参与、社会和情绪能力、信任感等维度出发。因此,在课堂展示上,虽然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比如,认识几何图形、学会相关英文表达,锻炼身体稳定技能、位移技能、物体控制技能,使用实验设备、了解科学规律,但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是在相互交流合作和全科学习中展开的

芬兰课堂重视情绪调动,是因为情绪与学习状态相关联,并且影响以后的学习动机与学业表现;重视情境设计,是为了建立环境,让学生获得探索新知识的信心、兴趣和技能;重视探索体验,是传承了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理念,在杜威看来,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image.png

芬方发言人: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科学参赞Mari-AnnaSUURMUNNE 博士

image.png

中方发言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瞿佳杰

上海学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现象式教学”是芬兰教育的特色,而近年来,上海的学前教育也形成了自己的做法与思考,和芬兰有殊途同归的地方。 目前,上海在幼儿园积极推动“课程游戏化”,幼儿园的一天包含四个版块,分别是生活、游戏、运动、学习,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并且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大。活动现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瞿佳杰表示,当前上海学前教育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有: 

1)人口发展趋势与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
2
)家长不单有入园需求,更希望上优质的幼儿园;
3
)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养需要同时得到提升。

         作为同样在PISA中拔得头筹的两个地区,上海和芬兰之间互相借鉴的地方,也从基础教育往前延伸到学前教育,未来还将在更多领域开展学习与合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