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文章
指引学习迈向2030,OECD发布《学习罗盘2030》
发布时间:2019-12-26 作者:阅读分享 浏览量:8747次

当前,一些全球性的大趋势,如数字化、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的进步等,正促使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发生根本性变革。世界各国无一不正感受着这些变革趋势所带来的强烈冲击。面对时代变革,个人和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天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在2030年健康成长并主动构建属于他们的未来世界?教学系统如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这些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为回答这些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5年启动了“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项目”(Future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Project),该项目通过两条线展开——第一条线是研制“面向2030的学习框架”(LearningFramework for2030),达成全球对于塑造面向2030的未来人类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共识;第二条线是对全球课程进行分析,构建课程知识库,指导全球的教学设计。

image.png


20184月,OECD发布了由各国政府代表、伙伴团体(包括智库领袖、专家、学校网络、教师、学生、青年团体、家长、大学、地方机构和社会伙伴等)合作完成的《OECD2030学习框架》(OECD2030 LearningFramework)初稿,并全面征求意见。20195月,OECD发布《学习罗盘2030》终稿——《OECD学习罗盘2030》(OECDLearning Compass2030),聚焦包容性学生发展,旨在驱动全球教育系统和更大的生态系统的变革。OECD强调,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框架(EvolvingFramework),《学习罗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修订,并将根据各国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学习罗盘2030》不再采用以往的惯用方式去细化特定知识和技能,而是将学习框架比作“罗盘”,旨在强调:如何利用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在陌生环境中的自定航向(NavigatingOneself)”。


《学习罗盘2030》的主要内涵


(一)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集合

《学习罗盘2030》将“能力”(Competency)作为一个包含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概念提出,强调能力的内涵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充分利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应对复杂的需求(见图1)。

image.png

1《学习罗盘2030》的主要内涵

学生要为2030做好准备并能胜任2030新环境,必须能够使用他们拥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以连贯的、负责任的方式采取行动去创造更好的未来。能力与学科知识既不相互竞争也不相互排斥。学生需要核心知识作为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学生也可以基于知识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使用不断发展的能力更新和应用他们的知识并拓宽理解。

对于知识,OECD强调为未来做好准备的学生同时需要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当前学科知识将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新知识产生的原材料,能够确保跨学科思考和连接各个知识点的能力的培养。另外,经验和程序知识也非常重要。

而学生要将知识应用于不了解和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必须具备各种技能,如认知及元认知技能(如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学会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与情感技能(如同理心、自我效能与合作);实践及身体技能(如使用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设施等)。

此外,广泛知识与技能的使用经过态度与价值观(如动机、信任、尊重多样化与美德等)得以中和。这些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在个体、地方、社会及全球层面得到体现。

(二)“建构学生主体性,实现人生的自我导航”是面向2030学习的核心

面对着充满变革且不稳定的新未来,《学习罗盘2030》不再采用以往的惯用方式去细化特定知识和技能,而是将学习框架比作“罗盘”,旨在强调:如何利用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在陌生环境中的自定航向(NavigatingOneself)”,找到应对不确定性的正确办法,最终实现自身、社会和全球的福祉。《学习罗盘2030》强调每个个体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学习罗盘”。学生以前的知识、学习经历和性情、家庭环境都不同,因此学生实现福祉的学习路径和速度都将不同。

《学习罗盘2030》提出了建构“学生主体性”(Student Agency)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它作为面向2030学习的核心,其内涵是为了实现“幸福2030”,必须让学生从教育中完成蜕变,成为有目标、有反思意识的主体,积极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以实现自身理解和认可的目标,而不是简单从教师那里接受固定的教学或者指导。学生主体性既可以看做是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做是预期目标。主体性代表学生参与世界的责任感,并能通过参与世界积极影响人类、事件及环境。为未来做好准备的学生需要在他们的教育历程以及整个一生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主体性,全球的教育者不仅必须承认学习者的个性,还必须承认各种关系,包括学生与教师、与同辈、与家庭和社区的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就是OECD的《学习罗盘2030》的另外一个基本概念——“协作主体性”(Co-agency),也就是帮助学习者实现目标的各种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关系总和,这个概念强调将所有人,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和社区,都看做是一名学习者。

OECD的《学习罗盘2030》特别强调两个因素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建构。首先是支持和激发每名学生释放热情,并在不同学习体验及机会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项目并与他人合作推进项目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其次是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尤其强调读写及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数字变革时代,随着大数据出现,数字化素养(DigitalLiteracy)和数据素养(DataLiteracy)变得与身体健康及心理幸福一样重要。

(三)“面向2030的变革能力”是当前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

在《学习罗盘2030》中,OECD强调如果期望学生在所有生活领域都发挥积极作用,必须确保学生能够驾驭不确定性并实现各种跨越: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空间(家庭、社区、区域、国家和世界)及数字空间,还需要学生与自然界建立联系,认识自然界的脆弱、复杂与价值。基于OECD的关键能力框架(OECDKey Competencies),OECD学习框架中特别强调“变革能力”(TransformativeCompetencies)是当前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变革能力是指变革社会和塑造未来的各项能力,包括创造新价值、协调矛盾困境、承担责任这三项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反思、期望和行动的顺序过程习得。

1.创造新价值CreatingNew Value

OECD《学习罗盘2030》强调,要为2030做好准备,人们必须能够创造性思考,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新的就业岗位、新流程与工艺、新思维和生活方式、新企业及部门,以及新的商业和社会模式,等等。“创造新价值”这一变革能力可被解读为适应性/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创造性思维,好奇心,全球意识,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操作技能,与艺术、手工、音乐、体育相关的操作技能,开放性,等等。

2.协调矛盾与困境ReconcilingTensions and Dilemmas

OECD《学习罗盘2030》强调,要为2030做好准备,个体必须学会以更加全面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从短期和长远的视角考虑冲突或者相互矛盾的观点、逻辑和立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联系。换句话说,他们必须学会成为“系统思考者”(SystemsThinkers)。这一变革能力包括解决冲突、共鸣、参与度/沟通技能/协作技能、观点取舍和认知灵活、适应性/抗压性、信任(自我、他人、机构)等。

3.承担责任TakingResponsibility

这项变革能力是上述两项变革能力的前提。应对新奇事物、变革、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需要个体自行思考并与他人合作。而创造性和问题解决需要学生有能力考虑自己的行动产生的后果,评估风险与收益并承担责任。这项变革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管理,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效能、责任感、问题解决与适应性,还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元学习技能、专注、问题解决能力、责任感和风险管理等。

学习如何去创造新价值,如何承担和分担责任,如何协调争端与解决冲突,这一切都涉及到学习了解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解释和判断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这些变革能力非常复杂,需要丰富的教育内容和体验学习的机会,才能促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四)“幸福2030”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长期以来,人们谈论教育大多围绕“知识经济”展开,也就是专注于培养学生具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知识与技能。然而今天,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视角已经远远无法匹配社会发展的步伐,亟须一个新视角,跳出单纯的经济增长,帮助重新建设能够为个人、社会和环境发展创造更好未来的国家或地区。

OECD始终致力于将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转向包容性增长,而这个新视角就是将“福祉(Well-being)”置于发展核心位置。在《学习罗盘2030》中,OECD为全球设定了2030教育的新愿景——迈向我们所追求的未来:个体和集体的福祉。OECD的“福祉”概念不仅仅与获得物质资源(如收入与财富,工作与工资和住房)的机会相关,还与生活的质量(包括健康、公民参与、社会联系、安全、生活满意度及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OECD从工作、收入、住房、公民参与、健康、环境、社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11个维度对个人和社会的福祉进行了界定,并将它们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联系(见表1),强调个人福祉有助于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提高,反之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也将回馈并增强个人幸福。以上11个维度的公平获得才能巩固包容性增长的基础。

image.png

为实现新的教育愿景,《学习罗盘2030》提出了“未来教育的使命”(见表2)。

image.png


《学习罗盘2030》与PISA评估与分析框架的区别


OECD明确《学习罗盘2030》不是一个评估框架,未来也不会作为评估框架使用。因为该框架特别关注目前不能被众多测试工具评估的学生学习结果,例如“发挥主体性”(ExercisingAgency)、“承担责任”(TakingResponsibility)和“表现出同理心”(ShowingEmpathy)等,特别强调这些没有被评估到的学习结果也应该得到珍视。

《学习罗盘2030》特别将自身与PISA的评估与分析框架加以区别,指出两者之间有三点差异:

首先,前者关注学习,而后者关注评估。换句话说,前者的目的是回答“学生要影响并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需要何种素养”的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澄清通过PISA能够评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被评估的素养”取决于PISA管理委员会成员及专家的看法。

其次,《学习罗盘2030》涵盖的范围比PISA评估与分析框架的范围更广。前者用全面的视角看待学生未来需要学习什么,而后者聚焦一些非常重要并且能够进行可靠评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学习罗盘2030》为学生应该走向哪里提供了一张地图,而PISA评估提供了今天的学生离特定领域的一些目标有多近或多远的相关信息。

最后,两者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尽管《学习罗盘2030》的目的是使用该框架作为共同语言,帮助各国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反思本国的课程体系,但它不是一个课程框架。它认识到正式课程大纲和教学策略之外的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学生多层面、多方向学习的重要性,包括在学校、在家和在他们归属的社区的学习。而尽管PISA并不基于课程进行评估,但它建立在对于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的预期基础上,因此在设计中考虑了学生有机会通过课程学习到什么。

image.png

《学习罗盘2030》与《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的比较


OECD的《学习罗盘2030》与《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PISAGlobal CompetenceFramework)之间彼此存在联系但并非完全相同;更重要的是,两者不是服务于相同目的的。《学习罗盘2030》提出了面向2030的教育愿景以及指导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它聚焦面向2030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幸福,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愿景。它的目的是显示学生需要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才能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确保政策制订者将这些嵌入现有的课程大纲中而不是创造一些新的学科领域。

而《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是一个评估框架,聚焦一个特定的评估领域,明确了评估的基本原理,提供了该领域将如何进行评估的方向。在PISA2018测评中,“全球胜任力”被界定为一个多维度能力,包含研究全球性及跨文化问题的能力,理解和欣赏不同观点和视角的能力,与其他人进行成功并相互尊重的沟通的能力,采取行动实现可持续的集体幸福的能力。这些维度与OECD的《学习罗盘2030》中包含的一些概念存在交叉,例如换位思考、开放性、承担责任,但《学习罗盘2030》的站位更高,内涵也更丰富。

为确保新的学习框架具有可操作性,OECD“教育与技能2030”项目组正与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将“变革能力”和其他关键概念进行细分(如创造性、批判思维、责任感、韧性和合作等),确保教师和学校领导能够更好地将它们融入课程。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本文作者:唐科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9年第3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