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热点看中小学教育攀登精神
2019年9月,国庆节前夕,国产电影《攀登者》上映,其所传达出的攀登精神,或可谓是我国2019年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象征。攀登,努力向上前进的状态,这也是2019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中小学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坚持中小学教育正确方向、提高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提升中小学教育育人水平与营造中小学教育良好社会氛围四方面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攀登不止。
正方向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为谁培养人”是更为根本性的存在;在学生、教师、校长及其他身份中,唯有“中国人”这一身份是最不可磨灭的印记。2019年,在国内外复杂环境背景下,明确教育方向尤为重要。中小学教育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要求、完善体系。
热点1:三科统编教材实现全国全覆盖。今年秋季学期,2017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实现全国全覆盖。普通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也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重大工程。三科统编教材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突出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好教材与课程的政治关、思想关和质量关,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
热点2: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新成效。11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印发。它充分吸收了1994年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各有关方面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结合新时代特征加以丰富和发展。根据《纲要》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要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推出爱国主义精品出版物、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等举措,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热点3:劳动教育开始系统化“升级”。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我国劳动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顶层设计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应有地位,为劳动教育落地落实提供了具体和可操作的内容与抓手。2019年,北京等地已开始探索将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参考。这将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产生深远影响。
促发展
底部攻坚与优质均衡并重
在木桶原理中,我们常常认为,短板决定了木桶的承载量,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只要长板够长,未必不能承载更多的水。这一年来,中小学教育不仅在“补短板”上不断发力,而且在“促长板”上取得显著成效。
热点4:全国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新进展。2019年是控辍保学的深化之年,控辍保学力度空前。为深化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国家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制定印发了《2019年秋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控辍保学任务书》,并确定374个控辍保学重点监测县,一县一案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截至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控辍保学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2020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提供了坚实保证。
热点5:PISA测试成绩重返世界第一。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和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数学、科学)参测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名,总分数也重返世界第一,高水平学生数量总数居于前列,标志着我国多年来教学与教学改革成果取得实效。当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中学生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幸福感偏低;中国学生学习时间较长,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减轻学习过重负担仍需要继续下功夫。
提质量
教育面向现代化有了“施工图”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出炉。同时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今后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重点任务,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制定了基础的行动计划、绘制了“施工图”。
热点6:义务教育呈现改革发展新局面。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等方面,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擘画了改革蓝图、提供了重要抓手。
热点7: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迈向新台阶。今年6月,《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明确,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在即将普及前夕,吹响了迈向新台阶的号角。
热点8:教师队伍建设开启加速发展新模式。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围绕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10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从加强配备管理、提升素质能力、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完善政策举措。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2020年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作为督导检查重点,为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开启了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
抓规范
依法治教营造良好氛围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019年,中小学教育领域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推动了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热点9:在线教育专项整治取得新突破。在线教育行业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部分。2019年,国家就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发展出台一系列文件。1月,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9月,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是在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进行部署。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意见》发布以来,各地集中整治,措施有力,在线教育规范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热点10:教育惩戒权有法可依。今年11月,《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为中小学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破除教育惩戒“滥用”与“不用”困境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其中,明确授权学校制定校规对“教育惩戒”的问题进行细化,有利于中小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智慧,真正用好手中的“戒尺”,进而促进依法治教工作开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2019年,这些政策和事件的发布与发生,为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点亮了一盏盏星灯,指引前行之路;2020年,我国中小学教育也将会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
本文作者:田凤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25日第5版。(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