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文章
沈红旗:让语文永远鲜活生猛
发布时间:2020-05-27 作者:阅读分享 浏览量:3617次

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之间的45分钟,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45分钟,它更应是一个插满了芳香、音响、意图和气氛的花瓶。

语文老师该如何读书?怎样教学生写作?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怎样塑造自我形象?

上海市第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沈红旗写下了这样一篇自述文章,回顾自己入职30年的往事,总结一路成长的感触和经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一位特级教师是如何修炼的吧!

image.png


蓦然回首,入职竟然已过30年。盘点往事,是一段无悔的青春岁月。


一路行走,不敢愧对师长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选择了自己最大的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我热爱教育,因而走进了师范之门,我热爱语文,因而当上了语文教师。

我是幸运的,在我教学的征程上,遇上了多位出色的导师,遇上了开明大气的盛雅萍校长和谦谦学者卢起升校长。我跟华东师大特别有缘,丽娃河畔勾起我串串难忘的回忆。作为不倦的求学者,难忘为人低调、严谨细致的专业导师倪文锦先生;作为高考的调研者,难忘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周宏教授和霍敏、董梅蓉先生;作为教材的撰稿人,难忘推荐者金志浩先生和主编王铁仙、郑桂华两位教授;作为命题的研究者,我得以近距离接触巢宗祺等一代语文教育大家。

后来,在名师基地,我师从德高望重的恩师徐崇文先生、才华横溢的陈军先生等人。接触报刊,我又有幸遇见了杨云棠、沈祖芸和陶继新等生命中的贵人。

跟大师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前瞻性目光,对事业的热爱与执著,对学科理论举重若轻的把握,以及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感染、影响和鞭策着我。这些人生的坐标,促使我不断进取,永不停步。 


磨出包浆,不断再读经典

我对古典文学研究情有独钟,曾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社会科学争鸣大系?语言文学艺术卷》撰写过《司汤达与〈红与黑〉》《批判现实主义的总体特征》等长文,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名师教你读名著》撰写过评介契诃夫的《走进普通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我独立编著了《唐诗三百首》《新课标初中必备古诗词》两书,两书均以华美的译文和精致的点评得到读者的肯定,已多次重印。在《新课标初中必备古诗词》中,我努力追求视界融合,衡定文本的真价值。“古诗今译”是现代汉语对古典诗词的一次交流与撞击。我的译文努力保留原诗的建筑美(诗行的匀齐)、绘画美(繁丰的词藻)和音乐美(基本的韵脚、内在的节奏),并适当注意词语的推敲。

如将《关雎》诗中的四处“窈窕淑女”分别译成“美丽少女,优雅娴静”“美丽少女,身姿婀娜”,先译“善心为窈”后译“善容为窕”,可以见出先人重视内善甚于外美,同时交错出现更有回环复沓之美。

拓展链接”旨在打通古今,中外印证,努力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感悟诗境,并将知识联成一片,从而提高修养,以读促写。

《陌上桑》的“拓展链接”是这样写的:“美丽泼辣的罗敷姑娘巧拒太守的场景,令人想到许多喜剧故事,如博马舍喜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荒唐淫逸的伯爵当众出丑,又如莎士比亚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众大娘对风流粗俗的福斯塔夫的戏弄,都充满着轻松的谐谑气氛。而在新的时代,妇女早已不是男人的附庸,在恋爱之中,也应具有独立的品格,请读当代女诗人舒婷《致橡树》中的女性宣言。”


追求创新,钟情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研究一直是我主要的学术兴奋点,有多部论著和多篇论文。每部著作,我都努力写出新意,绝不简单地重复自我。《高考写作全程指导》一书明确地提出写作教学的理念,即推崇华丽风格——流光溢彩之文,倡导立体作文——厚重扎实之质,努力引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60分钟中学生快速作文精讲与训练》一书则提出了“快餐作文”的全新观念。它注重渔鱼并授,即同时传授方法与素材,区别于一般的快速作文。

该书的特点:

一是以鸟瞰式的图示与最简要的点评,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文史哲的历史框架与基本意义;

二是以8个层次32个角度的不断追问,试图穷尽命题的思考范围;

三是以4个方面32个模式的简明图示,清晰介绍基本的结构方式。

之后写作的《40分钟小学生快速作文精讲与训练》则与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高中语文学习潜能开发(写作篇)》则是我在报刊上开设的专栏“向媒体学写作”的一次初步结集。

在《高中写作导航》一书中,我尝试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三个维度,全面地引爆学生的写作激情,作为自然人的“我”,我们要唤醒自尊,珍惜和热爱只有一次的生命;作为社会人的“我”,我们要学会沟通,努力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人们;作为文化人的“我”,我们要学会创造,积极继承和发展更为璀璨的文化。

我的思考虽然不能网罗所有的题目,但应囊括所有的方面。而在每个方面,我都用悖论的两极最大限度地展开思维的广度。

例如在“自然我”的思考中,“自卑与超越——提升镜中的自我”是自我生理定位的全程思考,“崇高与卑鄙——透视人性的优劣”是探索人性奥秘的全程思考,“青春与衰老——品味岁月的魅力”是生命展开过程的全程思考,“瞬间与永恒——直面生命的两极”则是对生存与毁灭两个极端的思考。

《唤醒生命的作文教学》是我的教学思考,全书以唤醒师生双方的生命潜能为主线,探寻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

我首先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独特理解并反思了作文与生命的内在联系;

接着分别从两个维度探讨了作文目标和创作密码;

然后引导学生在准备写作前要储蓄生命的能量,在应对题目前要建构生命的地图,在掌握写作模式时要破译生命的结构;

最后呼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生命的双赢。


共同努力,构建理想课堂

何为理想课堂?这是每位教师都要时时面对的永恒的问题。我以为:

首先,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确认身份的成人仪式。语文学习是为了给每位学生锻造一张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证。这里有最为深沉的历史、地域、文化和心理等的民族认同。我们的学生应该对深不可测的汉字由衷敬畏,对浩瀚博大的汉语由衷热爱。同时,语文学习还要为每位学生打开面向世界的胸怀,让他们充分地吸取不同民族文化的滋养,成为胸怀宽广的世界公民。

其次,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满张力的双向运动。师生既要进入文本的语言深处,深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入当时历史的特定场景,深入作者设计的美学迷宫,又要追问文本的终极思考,师生携手超越平庸的现实,飞翔于理想的天空。师生不跪着读书,既敢于大胆质疑,又能真诚地学习。

第三,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对弈的成长空间。语文学习不是为了印证雷同的经验,而是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的快感、发现的惊喜和精神的震撼。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方法,要能冲破僵化的藩篱,寻找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要有效地聚焦教学重点,将学生的兴奋点引向作者,引向文本,引向生活;要自然地安排教学流程。

例如我在教学《一碗阳春面》时,采用了四环节的教学步骤:

1)初读,了解故事;

2)细读,品味细节;

3)理读,把握关系;

4)深读,体会物哀。

教学流程连贯递进,富有个性。要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一个巧妙的问题,如同一片锋利的刀刃,能够刺激学生日渐迟钝的语言感觉。要从文本的空白点、可能的疑惑点、学生的生长点上切入,设计具有更高价值的问题,要明了问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情思,是为了引发高质量的对话。

最后,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期待的激情磁场。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之间的45分钟,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45分钟,它更应是一个插满了芳香、音响、意图和气氛的花瓶。面对文本,隔岸观火的心态只能导向隔靴搔痒的解读。内互文对读让我们在更为丰富的文本对比中读出课文的深义,外互文对读让我们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件印证文本的内涵。当然,互文阅读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在对名作不断地重读中不断收获新的感悟。


狮子搏象,锤炼自我形象

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形象,应是魅力四射的。热爱教育的不懈追求,引发其奔放不羁的激情;渊深海阔的人文底蕴,铸就其儒雅谦和的性格。他本色,总对文学的语言敏感异常;他创造,能让平凡的课堂生机溢荡。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但我愿尽一生努力去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大致而言,教师的表率作用表现在生活态度和学科水平两个方面。教师要热爱生活。勇猛精进的入世精神,宽容豁达的潇洒情怀,有助于养成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要热爱学习。科学艺术的触类旁通,中外语言的异同比较,有助于激发学生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教师要热爱母语。引用经典的左右逢源,遣词造句的审慎推敲,有助于唤醒学生灵魂深处的爱国情感。

一个语文教师要时刻反思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之上。当你展示一本细圈密点的名著时,当你写出一手潇洒奔放的板书时,当你熟背一段艰深拗口的古文时,当你手捧一叠归类细致的剪报时,你就不用告诉学生书要怎么读、字要怎么写、文章要怎么背、剪报要怎么做了。当你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之后,当你激情澎湃地即兴演讲之后,你就根本不用说明什么样的朗读能再现历史的现场感、什么样的演讲能点燃人们的兴奋点了。

我坚信,语文完全能够凭借自身的魅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每一位学生:“你能行!”

我将进行永无休止的修炼,每天拥抱新的太阳。


沈红旗: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工程基地主持人,上海市第八中学教科研室主任。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杂志  20201B刊“修炼”专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