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学校概况>>校友风采>> 文章
79届校友王叶舟:红房子传来读书声 ——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滨湖新校区
发布时间:2021-04-19 作者:党政办公室 浏览量:7683次

1

如果重返高中,让我选一门最喜欢的课,我肯定选数学,特别喜欢平面几何;让我选一门最不喜欢的课,我肯定选语文,特别怕背书。哪知道进入社会,数学用得深,语文用得广,作文不好吃尽苦头。为领导写文稿,搜肠刮肚,胸无点墨缺词汇;当上老板,为自己撰演讲稿,抓耳挠腮,嘴尖皮厚腹中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老王啊!明天下午重返你的母校,三点半在校门口集中。喂!王兄,母校是指华罗庚中学滨湖新校区,你肯定没去过吧!参观团大约10人,你的校友徐彤、尹国定也去。别迟到哦!”4月3日晚上,接了老贺一个电话,我愣了半晌。

我这才想起来,母校2月25日已搬到新校区了。那儿有美丽的钱资湖,碧波荡漾、芦苇摇曳、水鸟栖息。夏天去游泳时,感觉水很深、鱼很多、湖很宽,一个猛子扎不到底,一根竹竿钓鱼装半篓,一个千米游到不了头……华罗庚中学、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等一股脑儿往那里迁,南面还要建河海大学。高铁凌空飞架,学校遍地开花,小区平地而拔,学区房成时尚,房价蹭蹭飞涨,要不是政府限价,房价越涨越疯狂。

老贺大学毕业,分配到华罗庚中学任教,后调任行政部门工作。他感慨道,经历了多个政府部门,最难忘、最留念、最有感情、最有成就感的,还是在华罗庚中学工作的那段美好时光。初为人师,激情燃烧;寒来暑往,壮志凌云;呕心沥血,桃李芬芳。名师出高徒,门生遍金坛,现任校长谭瑞军就是他的学生。老贺的电话,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了79届高中毕业时,我最尊敬的语文老师曹锁元,还有我最崇拜的男神邹亚光、女神虞冠华。

我是79届华中高中毕业生,当时十二个班,1~7班是应届班,高中二年制;8~12班是选优班,高中读三年,据说是为老三届高考让路而多读一年。徐彤和尹国定在十二班,我在高二(6)班。六班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李勇,语文老师就是曹锁元。1993年曹锁元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足见其语文教学功力之深厚。

说来难为情,到现在为止,我仅记得语文老师曹锁元教的两首诗词——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它的都忘了,实在愧对曹老师的谆谆教诲。不过,曹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同学们,无任干什么工作,你都别忘了文学梦,作家是写出来了,不是读出来的,你一定要多写!”

第二天下午三点半,在新校区大门前,谭瑞军校长早早在等着我们,几辆车子一溜烟开了进去。我见到了参观团的10位成员,大部分是企业老板,还有徐彤、尹国定两位校友。我们一行下了车,在校园内漫步,全程参观校容,聆听着谭校长充满自豪的介绍。华中新校区,位于金坛滨湖新城核心地段,占地262亩,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6.5亿元。2017年12月28日开工,2020年10月竣工,2021年2月25日揭牌,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办学规模为18轨54班,计划招生2700人。

清华同衡景观设计的建筑风格,鉴英国红砖学校风尚,寓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意,融华中百年校史,展江南园林风格,凝书香雅气古韵。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打造一座红房子式的建筑,让少年们在知识的红色森林间尽情奔跑。红色的砖墙,红色的跑道,红色的校服,红色的少年,红色的国旗……粱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所以,毛泽东也说,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少年发愤为雄,少年代表未来,少年像征红色,今日红色少年,明天红色栋梁。红色像征热情,红色像征青春,红色像征阳光明媚。教书育人如阳光明媚,静待鲜花盛开,花开蝴蝶自来。而静待鲜花盛开,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精心的培育,需要实践的检验,才能硕果累累,才能英才辈出,才能铸造辉煌。


1 新校区俯瞰.jpeg

俯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湖滨新校区


2

进入华罗庚中学大门,穿过校区花园,首先来到校训广场。映入眼帘的是校训石,以及数学家华罗庚的白铜雕像。数学家华罗庚是学校的品牌,华中的骄傲,校友的荣耀,少年的偶像。校训石上刻着数学公式,还有聂荣臻元帅的题词——向华罗庚同志学习!精勤不倦,自强不息,立志事业,献身祖国。

老贺问我,“你知道华罗庚中学的校训吗?”我说,“不太清楚!”老贺说,“华中校训四个字——发愤为雄!”

发愤为雄!这是学校创始人韩大受提出的,华罗庚的亲传弟子数学家王元书写的。1922年,韩大受接受孙中山进步思想,变卖家产,创办金坛县立初中中学,后更名为金坛县中学。他创作的校歌唱曰:“……愿各同学发愤为雄,甄陶今古,发扬文化,进步永无穷。”

发愤为雄!铿锵有力的四个大字,这是华罗庚中学的百年校训,这是多难兴邦的呐喊,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这是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发愤为雄!这刻骨铭心的四个大字,早已深深印入华中学子的脑海中,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

发愤为雄!这则校训,激励着这所江南小城的学校,不断进取,锐意创新,铸造辉煌。走出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走出汤定元、孙枢、周远院士,走出了两弹一星功勋钱骥、军旅科学家虞以新、化学家仲冬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十万华中学子。

进入学校,如同进入红色森林,一栋栋红房子,高大气派,赫然屹立。想到她的四周,即将矗起一座座火柴盒子般的居民楼,在钢筋水泥森林的包围中,显得格外突兀的红色建筑,犹如森林中的一抹阳光,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未来。当少年同学们,走进宽敞明亮的红房子,犹如进入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园,那种兴奋和激动无以言表。当红房子传来琅琅读书声,那种自然和谐,那种抑扬顿挫,那种似水如歌,犹如天籁之音,成为城市美妙的交响曲,沁入人们的心灵。

老贺告诉我一段往事。2006年金坛华罗庚纪念馆落成时,我代表家乡,去北京接华老骨灰回坛。王元等六位华老亲传弟子、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亲自护送华老骨灰回家。“我们一起送老师回家!”王元说完,众弟子潸然泪下,师生情深似海,那场景至今想起来,让人感动,令人唏嘘。

我说,“老贺,我比你幸运,我见过华老本人!”华罗庚曾三次回母校,1980年5月21日最后一次回母校时,我恰好参加了欢迎仪式。在当时的金坛县中学大礼堂,亲聆华老的讲话,今天回想起来,仍如沐春风。华老说: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像我这样的年龄,是很容易松下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年纪轻的人就不会松呀!年轻人如果要松起来,对不起,我就要以老学长的资格打他的手心啦!总之,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

老校友、老学长平易近人、语重心长的讲话,我们少年学生听得如醉如痴。那个时候,我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了两段座右铭。一段是叶剑英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还有一段就是华罗庚的名言——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

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当时华老住县第一招待所,时任华中校长的蔡志成,带华老上街转转。从司马坊开始走,到县府路、公园巷,再到中山路、东门大街,用地道的本地话和路人搭讪。在公园巷一户人家门口,他看到一个妇女在晾晒黄豆,就问她:

“格个黄豆是泥自瓜种的阀?”(注:这个黄豆是你自家种的吧?)

那个妇女没听懂(南下干部家属,山东人),他就跟老蔡说:

“格个宁弗是金坛宁!”(注:这个人不是金坛人)

蔡校长曾托人,顺道捎给华老二斤茅山茶叶,华老收到后回信。在信中深情地写道:“香,香不过故乡茶;亲,亲不过故乡人!”华老的这句名言,后来竟成为金坛茅麓茶叶的广告词。

……

“哈哈,我以为只有我会讲金坛本地话,老王还是一口本地话。”老贺乐呵呵道,旁边的校友尹国定插上来说:“偶阿是金坛本地宁喔!”(注:我还是金坛本地人哦),令我吃了一惊。小尹军人出身,我印象中,是一口地道的北京普通话。他解释说:“平时讲普通话,是在外头拽兮兮的哦,回家都讲本地话。”原来尹国定是金坛河头人,老贺和我是金坛五叶人。“哈、哈、哈”,三个金坛东边本地佬凑一起了,“嗲瓜、嗲瓜……”(注:什么、什么),土话聊了一箩筐。

“还有俺山东人……”冯网大同学牵着青岛媳妇的手也凑了过来。他的青岛媳妇,听金坛本地话常常感到云里雾里,只能听懂一点点。网大在青岛银行工作,这次清明回金坛扫墓,带媳妇来看看江苏大名鼎鼎的华罗庚中学。

网大对谭校长说,常州和青岛还真有源渊,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已升任江苏省副省长),2015年在青岛市崂山区当区委书记,我是青岛银行崂山支行行长,工作上有交集,算得上有源渊了吧!

“欢迎金坛的青岛媳妇!”老贺鼓掌道,“青岛姑娘水灵、豪爽,据说善饮酒,都是海量哦!晚上俺们也学学山东人,用大茶缸喝酒!网大要一醉方休,必须的!”老贺忙着布置晚上“任务”了。


2谭瑞军、尹国定(79届校友).jpeg

谭瑞军、尹国定(79届校友)


2冯网大同学和他的青岛媳妇.jpeg

冯网大同学(79届校友)和他的青岛媳妇


3

谭校长带我们进入校园运动区,这里有4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体育场,还有体育馆、五人足球场、网球场、蓝球场、排球场,体育设施非常完善。“大伙看哦,这草坪现在牛逼得很!这绿茵场不是天然草坪,而是仿真草坪。”老贺感叹道。这草坪草丝柔软度高,弹性好,踩踏舒适轻盈,触感安全舒适,还阻燃抗氧化,打理维护也方便。

老贺指着那高高矗立的红色钟楼,对我说:“叶舟,你看看,两面的钟是圆的,另两面的孔是方的,你知道啥意思吗?”我脱口而说:“外圆内方!”学生们走上社会,如同人在江湖,要学会外圆内方。老贺听罢哈哈大笑,“你又瞎扯啦!这是清华大学的设计理念,用圆和方两种几何图案,寓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谭校长,我说的对不对?”,“贺老师说得对!”谭校长笑道。

我暗想,这各国文化差异的确很大,中国人建钟楼,这方圆之几何造型,寓意多重,如时间就是金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美国人在这儿建一个标志,弄不好竖一个自由女神像,俄罗斯人可能雕一个彼得大帝像,比利时人可能立一尊儿童撒尿铜雕。中国的农垦文明,和欧美的海洋文明、中东的游牧文明,还是区别很大。

中国文化讲秩序、守规矩,天地君亲师,仕农工商,师道尊严的儒家文明,已传承了二千多年。现在,疫情防控、美欧围攻、冷战暗起的形势下,更要守规矩。守规矩最重要的是信念过硬,守规矩最根本的是政治过硬,守规矩最关键的是责任过硬,守规矩最迫切的是能力过硬,守规矩最核心的是作风过硬。

红色的塑胶跑道上,体育老师正在训练学生百米赛跑,高三的学生要考体院,百米冲刺的速度有要求。高考体育100米评分标准,男生:满分11秒54,及格13秒04;女生:满分13秒04,及格16秒24。看着跑道上,如离弦之箭的运动员百米冲刺,我想起了,79届的男神邹亚光同学。我回头问校友徐彤,“不知你们79届8~12班的男神和女神是谁?”在我心目中,我们1~7班的男神就是邹亚光,女神就是虞冠华。

邹亚光当年是校田径场上的飞毛腿,百米赛跑11秒30。我在六班算跑得快了,拿出吃奶的劲才跑出13秒。那是一次体育课上,和杨金南一齐跑的,杨的鞋还跑掉了。跑进13秒时,感觉气喘如牛,心跳如鼓,腿如风轮,脚尖蹬风,两耳呼呼,两臂猛甩,风驰电掣……跑完了喘半天,这小心脏扑通扑通受不了。乖乖,真剌激,全靠爆发力,可见百米冲刺多快,邹亚光在女生眼里多牛。

我记得,79年时大学录取率超低,大概只有2%,男孩出路,大多当兵、当工人、务农。而当解放军,穿上两片红领章的军装,仍是许多男孩的愿望。特别当上空军飞行员,正是七十年代,男孩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那时叫招飞。邹亚光体育很好,人长得帅,身体超棒,被特招为飞行员,引起轰动。整个华罗庚中学,就两人体检和考核合格,被招为空军飞行员,还有一位是十二班的。在男生羡慕的目光中,邹亚光一时风光无限,成为1~7班女生眼中的男神。邹亚光参军后,曾任空军某师副参谋长(副师职),2003年10月任云南省测绘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彤说,“我们十二班的男女学霸很多,不胜枚举。”男神竞争尤其激烈,参观团里的帅哥尹国定,就是她们十二班的男神之一,高大魁梧,白面书生,喝酒海量。小尹79年考入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在称陆军工程大学),96年回校读博士,毕业后在总参搞军工,三十多岁就是正师职、大校军衔,2008年转业北京市科委。

十二班厉害的大牛很多,搞军工的不少,仅大校军衔就有六人。例如,造辽宁号航母的大牛,他叫钱建平。93年西北工业大学鱼雷专业硕士,历任705所所长、西安船舶及华雷机械总经理等职,2016年11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北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参与辽宁号航母建造。2018年10月,央企军工南船北船合并,成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钱建平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我说:“尹大校!透露点军事秘密撒!”尹国定笑道,想不到老王还是军迷啊!咱这么说吧,西北的核试验基地,那旮旯废弃后,搞新概念武器,咱这块比鹰酱强一点。航母、战轰等常规武器,暂时还不如鹰酱,我们正在奋起直追,争取弯道超车。


3参观团游览华罗庚中学.jpeg

参观团游览华罗庚中学


3贺进军、徐彤(79届校友)、谭瑞军.jpeg

贺进军、徐彤(79届校友)、谭瑞军


4

谭校长带我们来到一间教室。哦哟!老贺惊讶道:这条件牛拜,鸟枪换炮了,这桌椅真靓,这讲台气派,这黑板真棒,老师不用常年吃粉笔灰了。站在讲台上,往下望去,可以看到一排排摆得整整齐齐的桌椅,倒立在桌子上的椅腿,如同学们齐刷刷举起的双手,向老师抢着提问。那椅凳上,淡淡的苹果绿,散发着青涩的光芒,如同十八岁的青春,三年的芳华在这里炫丽绽放。

教学区由四栋教学楼组成,分别是玉裁楼、培经楼、可吾楼、维克楼,单独成栋,互不干扰。每栋四层,总计36间教室,12间走班教室,3个录播教室。各教室配置触控一体机,健康照明、电子班排俱全,教学走向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站在讲台上,望着黑板上,老贺快捷而熟练的板书,我又想起了语文老师曹锁元,给我们六班上语文课的情景。仿佛拾起了片片记忆,似定格的画面恍然出现在眼前。

他那神采飞扬的眸子,生动有趣的建昌普通话,像磁铁一样把我们牢牢地吸住了;他那端正如勾的板书,瘦金书的字体,像艺术品一般让我们惊叹;他那老镜片后面,闪着慈爱的智慧光芒,严厉的目光又让我们望而生威;他背着双手,挺直腰板,像千年老学究,迈着四方步。他带我们,朗读着古文——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六班同学齐声朗读声中,那一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特别激昂宏亮,仿佛冲锋在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给男同学强烈冲击,印象深刻。抑扬顿挫的朗读,琅琅上口的节奏,摇头晃脑的陶醉,原来古文可以这样读。在古文的琅琅读书声中,卫国戊边,精忠报国,马革裹尸还……英雄主义精神,悄然无声溶入同学们的思想。

毕业后,全班竟然有六位同学参军,其中张建强、倪永卫还考入军校。1984年10月1日,张建强同学代表郑州炮校参加天安门阅兵,接受了邓小平同志的检阅。在一片“同志们好!”、“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声中,身着八四式军装的帅哥张建强,晋升连指导员,成为六班女生心目中的男一号。

老贺问我,“刚才说你们79届的男神是邹亚光,那么女神是谁?”“女神是虞冠华,高二(7)班的学覇”,我肯定地回答。记得某夏天夜自修,我从校团委书记、数学老师钟向东办公室走出来,突见一位美女穿着连衣裙,像花蝴蝶飘然而至。钟向东说这是校学生会主席、七班的虞冠华同学!虞冠华的名字如雷灌耳,虽夜色朦胧,没看太清楚,但已惊为天人,这是第一次握手。没过多久,语文老师曹锁元布置写命题作文《水》,虞冠华的作文写得文彩飞扬。曹锁元老师大加褒奖,赞不绝口,并将她这篇《水》,作为范文抄在黑板上。时隔四十年后,我仍然能背诵第一段:

“水,有时浩淼无垠,碧波荡漾;有时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有时冰冻三尺,晶莹剔透。尽管水像奔腾的野马难以驾驭,但她却是世界上最好的溶剂......”

1979年高考,虞冠华以高分考入南京大学生物系,后来参军,从事反生化武器研究,再后来去了国外。再次见到她时,已经是三十年后的2012年,刚从国外回来。气质已无青涩,举止更显雍荣,学霸风范尚存,谈吐依然优雅,这是第二次握手。79届七个班的女同学中,参军装的女生,仅虞冠华和杨宇两人,都是七班的,羡慕煞全年级的女生。现在学校成绩前两名的称学霸,那时还没有这个词,虞冠华集学覇与美貌与一身,故被男生们暗喻为女神。当时七班出了陆庭卫、虞冠华两个女学霸,79年应届班高考全年级排名,陆第一,虞第二,力压群雄。既生瑜又生亮,双双考入南大,陆是天文系,毕业后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79年的时候,六班男生大都十六岁,刚发育,嫩头青,懵懂少年。尽管朦胧,我们心目中仍有崇拜的男神,更有青睐的女神。毕业后方知同窗情,结婚后方知女生美;男生可以称兄弟,女生也许能牵手。在社会上饱经风霜,历经世故,想起了母校的无私奉献,怀念起同窗的纯真善良。才有了毕业30周年、40周年聚会。网络名句曰:

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叶散的时候,才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才明白青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重回教室,重回少年,纯真的笑容又回脸上。.jpeg

重回教室,重回少年,纯真的笑容又回脸上。(作者:王叶舟)


4 79届高二(7)班考入军校的杨宇.jpeg

79届高二(7)班考入军校的杨宇


479届高二(6)班参军的五位同学,这是毕业四十周年联谊会登台演唱《咱当兵的人》。.jpeg

79届高二(6)班参军的五位同学,这是毕业四十周年联谊会登台演唱《咱当兵的人》。


62019年5月18日于默元大酒店,79年届华罗庚中学高中二(6)班毕业40周年联谊会上,六班女生表演舞蹈《芳华》。.jpg

2019年5月18日于默元大酒店,79年届华罗庚中学高中二(6)班毕业40周年联谊会上,六班女生表演舞蹈《芳华》。



62008年4月30日曹锁元老师在九九宾馆,参加79届华罗庚中学高二(6)班毕业30周年聚会,礼仪小姐为他佩带纪念章。.jpg

2008年4月30日曹锁元老师在九九宾馆,参加79届华罗庚中学高二(6)班毕业30周年聚会,礼仪小姐为他佩带纪念章。


6 1979年届华罗庚中学高中二(6)班毕业照.jpeg

1979年届华罗庚中学高中二(6)班毕业照


5

学生生活区由三栋学生公寓楼,一幢国际交流中心,以及食堂、图书馆组成,江南园林风格。和教学区的红砖墙、红房子截然不同,学生生活区的建筑,大多青砖墙、仿古房,加上大片的竹林,古朴若拙明清味;曲径通幽草木葱,小桥流水园林风。故曰:素朴更添粗野拙,奇绝,金光万点透玲珑;金粟飘香观翠挂,如画,乱珠如雨泻长空;墙壁参差凹凸砌,精细,归真返璞竞神工。

在学生生活区,男女公寓独立,可容纳1000名学生寄宿。三栋住宿楼,6人房56间,4人房17间,能容纳1212名学生寄宿。淋浴房、卫生间居北,卧室朝南,有独立阳台,这条件和大学生公寓已无区别了。

在学生公寓旁边,有一条河流贯穿校园,河水清澈,波光粼粼。谭校长说,2月27日下午,高三的学生举办高考百日誓师活动,同学们每人手捧一碗锦鲤鱼苗,钻过鱼跃龙门,在河里放养了千条锦鲤。预祝六月高考好成绩,来个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穿过长廊,进入食堂区域,青砖的墙壁,饭菜的飘香,让我感觉又回到了七十年代的老县中,这里能容纳1600人就餐。这教学区和生活区,乃两种建筑风格,和谐共处,别具一格。教学区红砖外墙,类似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时,英国的红砖大学风格;这生活区青砖外墙,类似19世纪前明清园林风格,曲径通幽,竹影婆娑,风中簌簌。让人想起郑板桥的诗《竹石》,琅琅颂读,有勉励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正能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听老贺讲,华罗庚中学在文革前,数学水平特别高。当时有四位数学老师,号称四大台柱:储跋的解析几何,徐敏之的代数,吕去痴的三角,袁石松的平面几何。四大数学台柱联合教学,使华中高考数学成绩,在全省高考中独占鳌头,储跋文革前还是全国高考数学出卷命题老师。

据说,1960年~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华罗庚中学的校风,历史上最好;华罗庚中学的高考成绩,历史上最棒。师生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耕地种菜,脱坯制砖,砌房造屋,克服了三年饥荒。令人惊奇的是,1960~1962年连续三年,高考录取率100%,在那个年代,真有点惊天地泣鬼神了。

穿过食堂,登上台阶,西边是社团活动场地,圆形构造,中间是草地。同学们,以草地作床,以云彩作衣,躺卧草坪数星星,捧着书本背英语。周围是台阶式环形座位,开展文娱表演、社团活动、游戏,非常方便。每幢大楼间,走廊相连,可以避免雨淋。看着学生们,面少笑容,步履沉重,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模样,我就哑然失笑。都是应试教育惹得祸,希望学生们课余放松,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提高学习效率,不要做拖拉机。高三鸭梨山大,高考竞争激烈,前有省常中,后有省溧中、前黄中学,还有牛烘烘的衡水中学。俗话说,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快乐。我也不认为,以后买菜会用上勾股定理。但是,它却可以决定你,今后是买菜还是卖菜。说句俗的,生在中国,在应试教育中成绩真的是一切。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知道那边的风景有多美。

学校后面有一条河流,有一股淡淡的污泥味飘来,需要清淤疏浚,环境治理还得重视。谭校长说,学校后面那块空地,不久,规划中的一所初中将拔地而起,南面还有河海大学附中。谭校长说,他担忧今后的生源,华中仅有1600名在校学生,高三只有11个班,即全校11轨33班。原计划18轨54班,招收2700名学生,现在看来有点难度。金坛生源最多时,参加高考约12000余人,现在仅剩3000余人。随着房价高企,家庭更不愿生二胎,房价成了最好的避孕药,生源争夺会更趋激烈。根据区卫健局透露,2020年全区出生人口3172人(二胎占15%),人口自然增长率负-2.9‰,人口负增长是个新问题。


5月洞廊厅.jpeg


6  2021年4月4日参观团在华罗庚中学合影.jpeg

2021年4月4日参观团在华罗庚中学合影



6

我们一行来到会议室,宽大的落地窗,明媚的阳光透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在会议室大屏上,我们观看了电视片《华罗庚中学在前进》,引起了参观团的热烈讨论。陈老板说,我看到了华罗庚中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在邻近小区买了学区房,希望华中明天更好。尽管江苏省常州中学每年招收25名最优秀的生源,但是谭校长说,这两年华中的高考升学率已逐渐回升,去年位列常州第四。2月27日下午,高三年级11个班,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他们的誓言是:

“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珍惜一百天,让智慧闪光;拼搏一百天,让斗志昂扬;苦战一百天,让血泪埋葬;奋斗一百天,让梦想飞扬。行健不息,自信自强;全力以赴,不弃不放。让每一缕清风传遍我必胜的信念;让六月的天空铭刻我们的辉煌。请老师放心,我们壮志凌云,我们书写华章!”

当我走出校门,回眸校园,红色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一切都富有生命力,让我看到了母校的未来和希望,心中无限感慨。母校,你是我一生的情结。到毕业五十周年时,我还会再来看你,相信到那时你依然年轻。

我回想起,曹锁元教师在79届高二(6)班三十周年聚会上的赠言:

同学们,你们的成才,你们的成功,你们的业绩,雄辩地证明了“青出于蓝而甚于蓝”,“长江后浪超前浪”,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在你们的求学成才之途上,我们老师仅起到了“引进门”的作用,付出了一点绵薄之力。你们的成才、成功、幸福,主要靠了你们的先天聪明的基因;靠了你们的后天强烈的进取、不断的努力、不屈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大胆的探索……

今天,我们分享了你们成功的喜悦。那时,我们年轻,才尚疏,学尚浅,倘若你们碰上了学问更深,知识更渊博的大儒名师,那么,今天的你们,倘若是锦缎,或许上面要添上许多团花;倘若是猛虎,或许背上要长出翅膀;倘若是雄鹰,或许展开的是大鹏的羽翼。

……

华中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同学们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光阴似箭,一转眼睛,三年的同窗生涯将成为过去。红房子里,还回响着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你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红房子、草坪、跑道、河流、廓亭,是你们和我们全体校友,永远依恋的精神家园。

2022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华罗庚中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百年校庆,所有校友都为之振奋自豪!百年洗礼,所有奋斗拼搏,都铸就卓越精神;百年砥砺,所有成长壮大,都打磨成熟健康;百年同舟,所有耕耘不辍,都为了桃李芬芳。

校友们不会忘记,母校给了我们最灿烂的青春、最美好的憧憬、最浪漫的情怀、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我们已经远行,感谢的话不想说太多,只想祝福母校明天更加辉煌 !祝愿母校站在新的平台上,展望未来,迎接挑战,开启华罗庚学校的教育新篇章,明天会更好!

抚今追昔,放飞希望;风雨兼程,春华秋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谭校长向我们挥手道别,希望校友们,明年建校100周年,重回母校看看。

离开华罗庚中学滨湖校区时,我回头望了一眼母校,那美丽的红房子,在晚霞中,红得似火,粉得象霞,黄得胜金。我仿佛听到,红房子传来读书声!


6老板们的讨论.jpeg


6学校会议厅.jpeg

学校会议室

(全文完)

(本文完稿于2021年4月15日上午11:00,地址金坛区体育馆,苹果8Plaus拍摄)


注:本篇图文转自79届校友王叶舟美篇

附:作者简介

    王叶舟,1963年9月7日生,1979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华罗庚中学,1980年12月金坛农业银行工作,1982年12月金坛计划生育局(现卫健局)任宣传科长,1987年7月常州工学院经管学院大专毕业,1991年7月江苏省委党校外贸专业本科毕业,1993年6月下海经商,任常州市金坛区金铁龙电力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210418175008.jpg

作者自拍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