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六载求学路,浓浓华中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2年,华罗庚中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我有幸在华中读了六年书,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少年时代,回想起这段美好时光,对母校充满了浓浓的感激之情。欣喜激动之余,在华中学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
一、多才多艺的初中老师—杜跃华
1983年9月,我们这些实验、常胜、金城中心、朝阳等小学的毕业生经过选拔,幸运地走进了全县当时的最高学府,当时初一年级共有四个班,在老图书馆北面的两排平房里上课,当时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杜跃华老师那时二十多岁,年轻而又帅气。初一年级他教我们美术,画的素描十分有功底,课堂上他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素描原理并给我们作示范。杜老师多才多艺,不仅水粉画、水彩画画得很专业,还是小有名气的摄影爱好者。我们升入初二后杜老师又教我们物理,当时有些教具都是老师们自制的。为锻炼我们的科研动手能力,杜老师、赵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制作电磁圈小马达的竞赛,我们十余位获奖同学在行政楼前还照了张彩色的合影,在那个年代彩照可珍贵了。与当时艰苦的硬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师们的敬业爱岗和同学们课堂内比学赶超,课堂外团结互助。初中三年,汤才春老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汤老师教我们语文,朗读课文富有情感,语音抑扬顿挫。讲古文他妙趣横生,讲写作他旁征博引。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是赶在我们早自习之前,第一个到学校。我们从汤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有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我于1986年初中毕业,是学校更名华中后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
二、教授风范的高中班主任—朱家训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华中高中部。华中作为全县唯一的重点高中,那时候能考上华中是莫大的光荣,都是各初级中学的精英。我还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当时分班名单用毛笔字书写贴在教学楼的墙上,我挤在人群中间寻找墙上的名字,看了好几遍才找到自己的名字。我被分到高一(5)班,班主任是陈英老师。上了高二我们开始文理科分班,全年级分成五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我选择了文科班,担任我们班主任的是朱家训老师。朱老师是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音域宽广浑厚,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声唱法的魅力。朱老师教我们地理,颇有大学教授风范,他讲课循循善诱,课堂上经常妙趣横生,激发了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班上的同学虽然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区,还有少数来自其他城市,但同学之间的友情很纯真,同学们相互帮扶相互提高。朱老师还是个热心人,他关心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只要有困难找他,他都会竭力帮助解决。在华中,学校和老师们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生活丰富多彩,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歌咏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览,一项接着一项。读高一时我获得了全校硬笔书法比赛一等奖,后来我就开始参与编写学校的黑板报,使我受益匪浅。1989年我们班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共有6位同学上了本科线,我也有幸成为金坛为数不多的文科类本科生。
东方风来满眼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深圳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各地人才,我放弃了大学毕业分配去北京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去深圳的央企工作。1993年的暑假,朱家训老师组织了我们班部分同学在母校图书馆开展了一次聚会,不少同学已踏入社会,大家的心情都很喜悦。第二天,我便踏上了开往南方的列车,来到向往的深圳,开启了在这座城市的奋斗征程。
虽然从华中毕业已三十多年,但这段求学经历却弥足珍贵,值得一生铭记。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明天更辉煌!
作者简介:
洪隽, 1989届高三(4)班毕业生,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正高级经济师,现任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副局级)。长期从事市场监管工作,先后参与深圳特区价格改革、大部制机构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工作。2014年荣获第六届(中国)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专著类),2017年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2020年先后荣记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