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快递>> 文章
让青春通过努力焕发光彩:与俞敏洪对话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03 作者:党政办公室 浏览量:86次

4月2日,新东方创始人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敏洪先生来我校交流讲学。特邀嘉宾、区领导、教育系统相关领导、我校师生及兄弟学校师生代表总计三千余人,共赴这场春日讲学。


16(1).jpg


下午15:00,讲学正式开始。俞敏洪老师从我校杰出校友华罗庚先生谈起,“能够进入华罗庚中学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俞敏洪说。他对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精神面貌给予肯定,同时向现场抛出一个值得深思、并贯穿演讲的中心话题——“考上好大学能够代表成功的人生吗?”俞老师指出,同学们的人生不应被好大学定义,倘若仅以大学为目标,那么通过高考进入新的求学阶段后,便会发现自己迷茫不已——没有兴趣爱好、没有对未来人生发展的清晰规划。因此,俞老师期望同学们有对知识与生命的追求热情,更要有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


9(1).jpg

6(1).jpg


俞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以清晰自我定义、不懈奋斗精神、坚韧意志品质获取成功人生的最有力印证。三战高考,是因为明白改革开放之初上大学是改变他农村户口唯一办法。钻研语言,是在进入大学后找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留在北大当教师,是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的最初规划,同样也满足他希望能够拥有时间阅读的需求。出走北大创业,更是对于自我人生发展形势的审时度势。21年新东方开拓农产品销售业务,是俞老师对自己农民出身的念念不忘,也是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一次主动求变、正确应变。俞老师通过对自己人生各阶段的解读剖析,向同学们证明——人生的自我定义与兴趣爱好在成功人生中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webwxgetmsgimg(1).jpg


紧接着,俞敏洪为现场带来了三个颇具价值的观点。

观点一:奋斗不是与他人攀比,而是与自己比,这才是自我奋斗的意义。

观点二:人生成长于克服困难与挫折后获得成就感的瞬间。

观点三:学会慢慢打开人生的书页,只有喜欢才能带来属于自我的人生故事。


8(1).jpg


现场互动环节,五位学生代表提出了中学生关于未来的思考与现阶段面临的困惑。俞老师表示,人生需要一再坚持,也要学会及时拐弯;坚持兴趣爱好,也要聚焦高考以前往更广阔的平台;理想是生命扩张的动力,不论是具体志向还是模糊理想,都要保持永远为之奋斗的热情……俞老师的回答切合实际又给同学以更高的引领,赢得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回应。


15(1).jpg

12(1).jpg

7(1).jpg


俞老师今天的讲话让我印象深刻,但最难忘的还是那段他在北大求学的经历。他说自己来自农村,成绩攀比便是唯一维系自尊心的支撑。“攀比成绩”这四个字让我这个只会攀比物质的普通人感到不可思议。父母也经常会说:“你什么时候会跟别人比比成绩,那就是真的好了。”原来会比成绩的人也会有比成绩的烦恼,当俞老师因过度学习,患了肺结核住院一年,他学会了与自己和解,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不再那么在意成绩,“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感受到了学习真正的乐趣。我感到无论攀比的是什么,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才是真理!(高一2班 王欢)


俞老师告诉我们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考上名牌大学并不等于有好的生活,重要的是自己满足。同时不争不抢,淡泊名利地生活,不要攀比,读书不要被生活琐事拖累,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读书,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拐弯的时候拐弯。从俞老师个人的经历分享,我明白了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像他这样优秀的人也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我们需要一定的抗压能力。人生就是在不断挑战中成长,我们不必与他人比较,我们不一定要有和别人一样的人生,要过有自己选择的人生。(高一2班 王希)


俞老师的讲学点醒了我:迷茫并不可怕,即使我们不知道一生最想追求什么,也不必焦虑。追逐所爱,山海可平。他讲述的故事中,有人热爱旅行而节衣缩食,有人为了梦想坚持到底,他们都在追逐所爱的路上,坚持初心,不轻言放弃。这让我明白,人生不是一场必须立刻找到答案的考试,而是一场需要不断探索的旅程。(高二5班 黄艳滔)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管理登录

邮编:213200 电话:0519-82884106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大道666号

苏ICP备05002779号-1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