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三科核心素养,引领备考新赛道——我校举办高三语数外复习研讨活动
七月的骄阳,点燃奋进的激情;盛夏的清风,送来智慧的芬芳。7月28日至29日,我校携手杭州铭师堂,举办了高三语数外复习研讨活动。
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名校一线骨干莅临指导,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常熟中学、浙江省长兴中学、江苏省运河中学、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以及本地区兄弟学校等十多所高中的语数外教师们济济一堂,立足高考形势,结合高考试题,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应对策略,为新一届高三的语数外复习贡献智慧、探讨策略。
语数外三个学科分不同的会场进行专家讲座与研讨交流
(一)语文学科
28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中学语文教研员金瑞奇老师,作了语文学科的专题讲座——《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及教学启示》。金老师站位于考试院的高考命题要求,结合具体丰富的高考真题,客观地评价众多试题的命题意图,研判新高考以来的命题变化趋势,给26届高三备考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他宏大的视野,带领着老师们跳出就题论题的局限思维;他严谨的分析,启示着老师们如何将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每堂课、每份试卷中去。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太短暂,高屋建瓴的发言引领教师们走向“最高层”,得以一窥“浮云”后的山峰。
29日上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付永丰副校长作了《看河南——精准施策,专注前行2026高考备考》的报告,付校长介绍了林州一中依托“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写作、无私奉献”,历年来取得卓越的高考成绩,特别是语文方面更是令人瞩目。他详细介绍了该校的一些做法,对三轮复习计划的时间安排和达成要求都做了详细展示。付校长的报告不仅为在座教师提供了实用的备考策略,更激发了大家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精准施策不仅是提升成绩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随后是各个学校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老师们围绕2025年的高考经验或2026年的备考思路谈了本校的一些颇有成效的做法,如写作主题的方向选择、教考衔接理念下对教材的开发利用、高分作文的批改和升格、化整为零的微写作实践、专题阅读讲义的编写……都是非常有思考和实效的实践经验。
(二)数学学科
28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教科院院长李现勇老师就2025年数学试卷分析及2026年备考思路进行了交流,他指出,教育不是单向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考命题应注重主干知识、素质培养,强调创新、应?能?,以及题型的多样性。教学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高考趋势,缩?学生与高考要求之间的差距。
29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沈新权老师就高三复习策略进行了讲座,他指出,高三备课应当加强纵向研究的多角度考量,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需求;从学科角度出发,考虑学科特点;从高考角度出发,考虑高考要求。要加强教育实施与深度学习,分阶段实施,逐步提高。重视教育规律,避免盲目拔高或低层次训练;学生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深度学习,教师应以身作则。
最后,与会的学校代表就本校2025年高考的成功做法和2026年复习备考的策略进行了交流。
(三)英语学科
28日下午,南通市英语教研员黄利萍老师结合高考英语命题规律与一线教学实际,以“基于高考英语的高三英语复习建议”为题,从“精深分析考情、精准突破瓶颈、精心选练试题”三个维度,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一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复习备考方案。整场讲座紧扣“高考导向、学生主体、实效优先”的原则,将考情分析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既解答了教师复习什么的困惑,又给出了怎么复习的具体方法,让复习从盲目刷题转向精准施策,从知识灌输转向素养培育。
29日上午,江苏省如皋中学袁晓琳老师以“科学规划,智慧加持,精准提分——高三英语复习备考建议”为题,结合2025年高考试题特点与教学实际,从“试题评析、教材利用、一轮复习策略”三个维度,为高三英语教师呈现了一套逻辑清晰、务实管用的复习方案,既立足高考导向,又贴合学生实际,为后期备考指明了方向。
最后,与会学校代表就2026年高考一轮和二轮的备课复习方案进行了交流。老师们就2025年高考考点和2026年考向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启迪、力量的凝聚。老师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与对学生未来的深切期许,以空杯的心态、专注的精神,用心聆听,积极互动,相互探讨。这场研讨,必将转化为大家日后工作中更精准的施策、更高效的课堂、更温暖的陪伴,最终助力26届学生在明年六月,乘风破浪,实现梦想!(供稿:李杏珠、张铭、陈佩、曹慧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