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改革无法触动教育,技术会触动它
精彩导读:在印度进行教育实验的学者苏迦特说了一句话: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不再需要语文,不再需要数学,大家需要哪三项技能?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这三种能力是将来你们的孩子必备的技能。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今天我也见到了久违的设计学校的代表者。
有两件事情要先说。最近写了一本新书,叫《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实际上这本书不是写教育的,至少不是写基础教育的书。促使我写这个书的很大的动力是2011年我去美国之前,去了一次石家庄,我同班同学的女儿在衡水中学自杀了,我认识到我们的目标教育、工具教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一定要推翻它们。
这本书我写到第五篇文章的时候,接到一个80岁的老先生的电话,他说:“我叫刘道玉,你要继续写,当整个世界的改革无法触动它的时候,技术会触动它。”今天我们就看到了。这件事情让我想起800年前,朱熹和陆九渊同台对峙,起因也是技术革命。
今天我有必要介绍一下我自己,实际上也是赔个不是。我除了这本书之外还有一件比较出名的事,就是连续六篇的《质疑北京十一学校模式》,那是我写的。实际上我这个人到现在没有什么仇人,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其实我所写的观点不一定代表我的观点,是代表这个社会需要的观点。
我以为很多人会来反对我,但今天我见到的情形可能不一定是这么回事。刊登我文章的杂志社没有被封,我也没有接收到任何负面或者不让我发言的声音。我记得我去上海教委的会议室时,还迎来了一片掌声。
我就发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了,如果放在10年以前,一定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那我们再想一个问题,从什么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变成这样的单向思维?
知识:走向云端的教育
好,我们说第一件事,知识和教育。
技术来了以后,教育三个最重要的部分变成了知识、技能、思想。那么我在想,传统的教育,兴盛于工业化时代,学校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和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教案、教材和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
这种教育标准化地制造了大量配套工业化的结构化人才:以数理为基础,以标准化为诉求,以等级秩序和结构稳定为必然条件,以牺牲小我实现系统目标为导向。
在这样一个系统化、结构化、工业化的时代里头,人被塑造成螺丝钉,标准一定是一致的,两个人说不一样的话,一定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因此就出来这样的教育。
那么我们现在进入什么样的时代了呢?回顾教育的历史可知,数据一直是教育革命的“演员”,技术革命则是“导演”,无论是最早的石刻和青铜铭文、竹简,还是到后来的草纸以及再往后的印刷术,每次技术的革命,都会带来信息载体改变之后的教育革命。
那再看我们今天面临什么样的时代。我在苹果公司门口看到,一个小女孩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第二句话是“妈妈”,第三句话是“要iPad”。可见技术从穿孔机时代进化到了平板时代,孩子们掌握学习工具也从25岁提前到了9个月。
刚才有人讲到一件事情,他们在说孩子是学会的,还是教会的?那么最近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又证明了另外一件事情:事实上孩子是本来就会的。所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教育是过度教育。
那么如果是信息社会,看看教育的变革,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简单的结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3000年来的所有变革,没有任何新鲜内容,而信息载体的成本和主流需求,是影响教育思想变革的关键因素。
那么信息化是什么呢?信息化的本质是解决排队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程度不同的孩子都要在大课上排着队睡着觉去听大课教师的“专家门诊”?课堂和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物流系统”,那么,信息化如何解放这个被捆住手脚的“物流园区”呢?教师要学会怎么传递得更有效,这件事情很重要。
那么我在想,失去知识垄断的学校,将剩下什么呢?是教堂?厅堂?弄堂?还是食堂?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学校会成为创新的阻碍力量。在这场教育革命中,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教育资源,而也许是很多毫无进步的教师还在认认真真地误人子弟。
新时代、新技术、新趋势使未来教育的学习资源极为丰富,以视频为载体,学生不再以年龄划分,而是按需学习,终身学习,翻转课堂将成为常态。
我给大家看两张梵蒂冈广场的不同年份的照片。一张庄严肃穆,一张手机林立。从2005年的教宗登位,到2013年老教宗退位,新教宗登场,宗教的力量尚不能让年轻一代回到过去,我们有什么理由还以师道尊严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呢?
技能:回到社区的学习
我们的教育分为三种:面向过去的教育、面向现在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
那这里不妨说一下什么叫面向过去的教育。孔子教育明显是面向过去的教育,孔子在那个年代就想恢复周礼。杜威的教育是典型的面向现在的教育,实用主义。什么叫作面向未来的教育呢?1970年,未来学者托夫勒,就是写《第三次浪潮》的这个人,写了一本书叫《未来的冲击》,中间有一章是讲未来的教育,他已经完全无误地预见到了今天的所有情况,比如翻转课堂。
我们今天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建设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不是知识,我认为,知识将来一定会被技术取代。你们做英语老师的,你觉得能够跟新东方比吗?能够跟沪江网比吗?
我们说第二个重要的部分是技能。美国著名的教授都去开办在线教育网站了,让斯坦福、哈佛和麻省理工联合促成了edX的MOOC平台;在中国,给再多的劳动模范称号,传统电视台也阻挡不了著名主持人投奔网站;当大学的外语老师还纠结于发几篇论文可以评教授的时候,新东方的英语教师赚了钱去生产“镰刀手机”了;当全国几百所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长为升本而入驻驻京办的时候,一个农民工技校的校长操着主席似的口音向世界宣告:挖掘机技术找蓝翔……
如果说,知识不再被学校垄断,技能从来不是书生们的特长,那么我们的学校,如何搭建一个学生体验的天堂呢?课堂又如何从传统的“篮球场”,变成灯光幻影般用新技术武装的“主场”?
我自己在这里想象,学生为什么会留在校园?想明白了,这件事情就好办了——你的学校有什么是吸引他的东西?这种时候,你会发现真正吸引眼球的,不是你有多大的权威,也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有多大的创造力。
人类文明经过了以等级和集权化为诉求的权力社会、以等价物和GDP 为诉求的金钱社会,进入了体现个性和生命张力的创造社会。最近20年长大的“网络土著”相对于作为教师的“网络移民”来说,是另外一个物种:他们动力极其简单,发烧友般聚集自己的资源系统,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指向明确却不断变化的圈子。
需要或者自我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渠道,喜爱分享而不是被教训,自学而不是去上课,实践而不是去做题……学校只有顺应甚至抛弃由于社交媒体进步而冲击传统教育的“浅阅读模式”,让位于网络,而专心致志于本应擅长的“深学习模式”,方为教育正途。
现在有人在统计美国20年来最具创新精神者的共同特质,我想你们只要把学生培养成这些人的样子,你的学校就成功了。你能想到比尔•盖茨等等这些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他们具有资源系统,具有一个指向明确的不断变化的圈子,具有需要获得自我实现的渴望,具有创造与发展的权力和渠道,他们喜爱分享……各位,学校只有顺应,甚至抛弃国民社交媒体的禁锢,让位于网络,专心致志于新的模式,方为教育的正事。
那我们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东方和蓝翔技校从学校的功能里面剥离,这并不是坏事,这让学校可以更加集中在“原味世界”: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网络;越来越少的教室,越来越多的咖啡厅和厨房;越来越少的讲授,越来越多的交互;越来越少的办公室,越来越多的实验室……
体验:被技术解放的真、趣、美
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学习知识来说,“新东方模式”将取代筛选式教育;从技能训练来讲,蓝翔技校将取代功利化校园。而仅剩的体验功能,又将如何让学校凤凰涅槃呢?
被技术解放的环境,将还校园一个教育模式语言的博物馆:色彩、图腾、雕塑、空间、装修、价值诠释……
被技术解放的课堂,将使传统课堂发生静悄悄的革命:支架走向网络,信息走向聚合;传统走向现代,配置走向集约;师生走向互动,虚实走向结合;记录走向电子,实训走向真实。就是说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自动化的技术,把学生的行为都记录下来。
被技术解放的时空,将彻底改变实验室冷冰冰的形象,学生本应在实验室长大而不应在教室端坐,大量基于虚拟、远程、物联、门禁、开放、智能、聚合、协作的技术手段,实现实验室的24小时开放、预约、排课、创新,学生从被监控和管理的对象,逐渐走向实验室的主人。
被技术改变的学习,将把每个孩子原本就存在的天分激发出来,而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将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年龄的翻转、时间的翻转、观念的翻转、师生的翻转。教师不再是教师,是教练;学生不再是学生,是学者。
年轻人没有爱会发狂,大V没有粉丝会失眠,天分没有正向的反馈不会被激发,被技术改变的学习将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的、自组织的、协作的、可视的、轻松快乐的和可控的行为。
被技术解放的管理,使得校园的管理发生悄悄的变革。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管理,将使得疲于奔命的管理员成为彬彬有礼的服务员,校园的管理成为一种服务,一种评价,一种决策,一种助力,一种流程。
那么大数据时代带来什么呢?我们更需要什么呢?在印度进行教育实验的学者苏迦特说了一句话: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不再需要语文,不再需要数学,大家需要哪三项技能?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这三种能力是将来你们的孩子必备的技能。可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阅读、搜索和辨别真伪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任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将根本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与学校将被重新定位。技术的进步,使得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能够充分体会信息体验与环境之美、七维感受与可视之美、尊重生命与人性之美,通过个性化与人性化的美丽体验,为每一个孩子留下20 年心灵的归宿,少为社会送出带裂痕的“顽石”。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我就问大家,面向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现代化?我最后就写了一句话,呼吁我们的局长、校长、建筑师,给孩子留下一个更美好的校园。
大家一直在想为什么国外最好的建筑是校园?因为在那里你少建2 平方米的操场就不行,少3平方米的教室就不行,一个班里15个孩子变成45个就不行……在我们中国,古代有“凿壁偷光”的故事,为什么要偷光?是因为教室有灯,家里没灯。但今天我们很容易反过来,家里比学校好多了。
那么我在这里就写了最后一段话: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了最纯真的憧憬,最朦胧的心动,最坦率的合作,最美好的青春,最强壮的体格,最激情的年代。可是,我们的校园,厕所没有手纸,教室没有色彩,这里又如何唤起学生的终身自豪感?他们满怀激情走向社会,又该按照什么样的模板去改造什么样的世界?
好,谢谢各位!
魏忠: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未来教育学者, 博士。
(本文为作者在蒲公英教育智库首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