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学期第一周国旗下讲话——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再过两天,9月3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我们国家用最隆重的国家仪式,纪念一个永载史册的伟大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八十载光阴流转,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那段用血与火铸就的悲壮岁月,那段关乎民族存亡的艰苦抗争,早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精神烙印。
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我们不会忘记,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淞沪会战到太原会战,从南京保卫战到台儿庄大捷,从武汉会战到百团大战……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我们不会忘记,张自忠将军“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赤胆忠心。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无数华中前辈为母校、为民族埋下的铮铮忠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生会组织开展社会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9月,学校成立童子军团,番号为“中国童子军三二九团”。1937年9月,日军轰炸金坛,韩大受校长将全校师生组成募捐、慰劳、宣传、歌咏和看护五个组,参与到抗日救亡工作中。1937年12月,金坛沦陷,学校被迫停办。1940年1月,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在社头镇张村重新挂牌,不久,学校迁至溧阳县樊庄村,1941年11月,又迁至溧阳歌歧村,后又迁至溧阳泓口、湾溪一带。文脉不灭,薪火相传,1946年2月,金坛县立初级中学经历了九年的动荡漂泊,终于回归故乡,在金坛文昌宫复课。
其间,大批校友和师生投入抗战洪流。1936年7月,旅外校友华罗庚、李寿慈、王时风、钱闻等在母校举办暑期补习班,为学生补习文化,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9年,校友许瑞森在社头镇牺牲、校友吴甲寅在皖南地区牺牲;还有校友李昇,1940年牺牲于直溪镇,校友甘爽1941年牺牲于苏州市蠡口镇,校友万海鳌1942年牺牲于溧阳县……无数师生在抗战的硝烟中坚守一张课桌,无数校友放下心爱的课本奔赴抗战前线……正如电影《无问东西》中的青年喊出:“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危亡了,我们要去当兵。”无数华中前辈、亿万中华儿女,用他们的牺牲与奋斗,汇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学们,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但历史的启示弥足珍贵。今年暑期上映的主旋律电影《南京照相馆》在网络上遭到一些人的抵制,我们知道,别有用心的人,一直试图掩盖历史的真相。我们铭记历史、纪念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我们重温那段悲壮历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防的巩固,是我们走向复兴的坚实根基。
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片深情的土地,是倾洒过烈士鲜血的土地;这方厚重的校园,书写着三万多校友奋斗和奉献的青春,我们怎能不热爱她!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